萧云漪长叹一声,闭眼缓缓点头。
宋衍一愣,想起去年他第一次面圣的情景。
那时的庆宣帝面色红润,精神爽朗,一点都看不出重病在身的迹象。
他猜测道:“郡主,是不是和圣上服用的那些丹药有关?”
萧云漪摇头:“有,但关系不大,圣上只服用了三四次的丹药,再者我曾听李太医说过,这些丹药都让太医院的人检查过几遍。”
而庆宣帝第一次斥责太子,恰好是在他查出身体不适后的几个月。
或许正是因为太子在贪墨案上表现得过于仁善,庆宣帝才苦心孤诣地设一年多的局,甚至不惜搭上另一个儿子,也一定要太子早日改掉身上的稚嫩。
萧云漪又叹了口气。
见她愁容满面,宋衍也跟着皱起眉头,但生老病死,人之常情,连诸多太医都束手无策,他就更没有办法了,只好转移话题。
“郡主,这是您送给属下的平安符。”他小心翼翼地从怀里掏出一个荷包,“现在属下已经平安回来,这平安符该还给您了,愿您平安康健。”
虽然不舍,但宋衍更希望这枚平安符可以带在萧云漪的身上。
萧云漪伸手接住荷包,轻声道:“接下来的日子,务必要打起十二分精神,要比之前更谨慎更小心。”
宋衍心中一凛,沉重点头:“属下明白。”
*
三日后,官衙开笔,朝中各衙门的官吏开始当值。
即使有些同僚久久不见人影,这些官吏也一个字都不多问,全都安静得像鹌鹑。
至于那些消息灵通的官吏,早早地就在暗中疏通关系,生怕被人诬陷跟信王有关系。
而此刻的乾清宫异常安静,宛如暴雨将至前的天空,压抑沉闷,令人窒息。
萧云漪的目光轻轻扫过站在下首的众多朝臣,亲自奉上一盏温水:“皇伯父。”
庆宣帝轻抿几口,语气平静地开口:“信王谋逆的证据……你们都看过了,朕的处置也写在上面了,有什么不赞同的,尽管说出来。”
谋逆大罪,撇清关系都来不及,哪里还有人敢为信王说情。
首辅站在最前方,转身回看其他大臣,个个都低头盯着地面,一言不发。
他往前一步:“陛下,信王谋反,大逆不道,不忠不孝,落得如此下场,也是他咎由自取,陛下此举圣明。”
庆宣帝直接朝首辅摆摆手,“行了,这些客套话不用再说了,内阁遵照旨意去办吧,别拖到正月过了都没办好。”
首辅拱手应道:“臣谨遵圣谕。”
等朝臣们一走,萧云漪立即说:“皇伯父,我扶您回去休息。”
庆宣帝虚弱地笑笑,搭着她的手往里间走,问:“永宁,你觉得朕对信王的处置重吗?”
萧云漪迟疑一瞬,答非所问:“皇伯父,您愿意留信王妃等人一命,已是心善。”
历朝历代谋反失败的皇子从来没有好下场。
从信王带兵闯进乾清宫的那一刻起,信王的结局只有死亡二字,信王府的其他人自然同罪。
现在信王被判斩首,信王妃、信王世子及信王府的小郡主被废为庶人,永世圈禁。
虽不及往日风光,但还是留住了性命。
其他人就得不到庆宣帝的善心了。
凡是与谋逆有关的朝臣世家革职革爵,斩首流放,牵涉最深的一律夷三族。
即便是宗室,也不例外。
“信王妃递进来的消息有些出入,但大体不差,也算给了我们准备的时间。”庆宣帝挨着软枕坐下,感慨道,“只是可惜了,当年竟然将她许配给了信王。”
想起与信王妃的两次短暂见面,萧云漪叹道:“信王妃做这么多,都是为了保全一双儿女。”
“为母则刚,当年母后为了朕和阿弟,也不得不对那个人委曲求全,伏低做小。”庆宣帝半阖着眼,“母后年轻时吃了很多苦,朕还想孝顺她老人家,但留给朕的时间不多了。”
萧云漪心中一酸,勉强挤出一丝笑:“皇伯父,您好好养病,等您身体好了,自然还能陪伴孝顺皇祖母。”
庆宣帝摇头失笑:“永宁,再给朕念一念逍遥游吧。”
*
信王谋逆一案处置的人很多,京城里每天都有人消失,各府全都大门紧闭,既不办宴,也不访客,家里那些不懂事的小辈也都拘起来,生怕惹火上身。
直到出了正月,身着铠甲的兵士到处抓人的现象才渐渐少了。
可朝堂上下仍是乌云压顶。
庆宣帝卧病在床已有半个多月,大小朝会都没有露面,接见朝臣不过短短片刻钟,连政事都慢慢移交给太子处理。
萧云漪合上经书,看向躺在床上的庆宣帝。
天子面容瘦削,唇色和脸色一样苍白,呼吸清浅,锦被微微起伏。
耳边忽然响起一阵轻微的脚步声,她立即转头去看。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小说推荐:【书包中文网】《赛博朋克:2075》《我有一本进化图鉴[御兽]》《回到仙尊少年时[穿书]》《一个俗人的诸天影视之旅》《我在法兰西当王太子》《古代农家养娃种田日常》《灵境行者》《修仙:我在现代留过学》《被首座抛弃之后》
白鹤看书【baiheks.com】第一时间更新《望云端》最新章节。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