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 第 26 章 内鬼
“下官今早先去了一趟值房,发现那户部册子昨夜不知被何人盗走,如今不见踪迹了。”
听了这句话,沈郁险些一头栽倒。
“为何不先说这事……”她话问到一半,又闷闷闭上了嘴。
这件事看起来确实是比前一桩事更为急迫,但在忠君爱国之人心中,有人私制兵器、意图谋反,确实比那账本册子要紧要多了。
这可真是福无双至、祸不单行。
沈郁幽幽叹了口气,听见周忱在一旁问道,“这册子如此重要,杨大人为何不好生看管?”
杨申似是猜到会得此一问,坦然回答,“正是因为此物重要,随身携带进出皇宫反倒惹人注目。因而自沈大人交待了户部事宜与我后,我便从未与他人言明有此册子存在,只独自在值房内研读。”
见沈郁点头,周忱也不再提出异议,她又言道,“册子虽丢了,但下官认为二位大人也不必太过担心。”
周忱皱了皱眉问道,“杨大人已有线索了?”
杨申沉吟片刻,隐晦说道,“下官没有丝毫证据,但却隐隐有一点猜测,只是不知是否正确。”
说完她看向面前的沈郁。
沈郁其实也隐隐有了猜测。
册子在东宫内凭空被盗,加之先前的谣言将她在东宫内苑起居时的细节都能道出一二,两件事已足以证明东宫内部是有内鬼的。
然而东宫内部本身错综复杂,以李詹事为首的能臣派本就与前朝重臣牵连甚广,世家派虽然大多数都另谋出路,但兴许东宫内部还有一二余党。
尽管如此,那时在鹤鸣楼听到谣言内容时,她就对东宫内部人员起了些许疑心,后来通过询问陆沅,将范围锁定在了几人之内。
这要从凤临朝的官员制度说起,宫中的朝臣分为几种。
这第一类,是仅需要早晨入宫的,要么是参与半月一次的大朝会后便回到自己衙门当值的京中官员,要么是只有散职并无实权的,诸如各部尚书以下小官,或是宁国公这等仅有爵位的官员。这类官员往往进宫按例与女帝道个安、进行一些例行公事便可离开了。
第二类是因事入宫觐见、或被女帝召见的臣子,她们入宫时间不定,大部分时候都在所属的衙门内办公,或是地方官员来汇报一二后返回任职地。
第三类便是在皇城内当值的官员。例如内阁、东宫,这类官员处理的均是国务机要,卯时结束朝会后,便需回到岗位上直到未时方可离去。但每个宫内衙门都需派上一二官员,在宫门酉时落锁后仍留在宫内进行值夜。
既是能将谣言传得有鼻子有眼,那沈郁入住东宫这几日,这传谣之人只能是宫中内侍,或是在宫内值过夜的官员。
沈郁想到这里,侧头看了看周忱值房内的日晷,将右手抬起开始掐指。
杨申一时纳罕,这怎么就突然开始算了?
周忱也是无言,方才推理得太过专注,他险些忘了这沈郁的老本行了。
于是二人静静等待沈郁凝神掐指,不多片刻方听她舒了口气道,“大安。”
周忱见她第一日时,便是如此一技为陈笙断了个“赤口”卦,后来又听陈笙说回家时果然如国师所言险些遇了车马之祸,故而对此深信不疑。于是开口问道,“此卦何解?”
沈郁得了这卦道也不如方才烦闷,眉头微松、不疾不徐道,“大安本就有吉祥之意,诀曰:大安事事昌,求谋在东方,失物去不远,宅舍保安康。我方才所求便是失物,看来应当如我所猜测那样,是东宫之人所为,且这册子现今也未去得太远。”
说罢她淡淡看了一眼周忱,又补充道,“户部册子失窃一事倒小,如今东宫有内鬼这事才是我担忧的。若是谣言、盗窃均是此人所为,那么我便怀疑,皇太女失踪一事也与此人有关。”
周忱听了,心中一震。
杨申神色一凛,拱手道,“沈大人,下官心中有些猜测,恐误会了同僚,故而不知当不当讲。”
沈郁笑着摆摆手,“那便先不讲吧,我也有一些猜测,但都无妨。我们只需等这内鬼自己送上门便是了。”
周忱没想到短短这么些时间,沈郁就想出法子来,不由奇道,“有何办法让这内鬼送上门来?”
沈郁捧了桌上的茶轻啜,微微一笑道,“那便劳烦杨大人与我们演场戏了。”
————————————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白鹤看书【baiheks.com】第一时间更新《谢邀,人在上京只想摆烂》最新章节。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