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家长姐致富日常》转载请注明来源:白鹤看书baiheks.com
虽说有过成功赶集的经验,但这次毕竟要去商市,加上朱月娘不去,只有沈映自己,陈氏还是不太放心,拉着她又叮嘱了好一会,尤其提醒她看到差役问话千万不要不耐烦,问什么就答什么。
沈映听得认真,神色没有丝毫的不耐烦。
陈氏确定自己该交代的都交代好了,这才把背篓交到沈映手里,“镇子里人杂,你自己当心着些,莫贪玩,早些回来。”
沈映点头,这才发现肩膀那块的麻绳上多了两块布,她捏了捏,里头还垫了一层稻草。
布的花色不一,一看就是用碎布头拼的,针脚却很细密。
沈映看着陈氏发红的双眼,低声道,“您早上起那么早,就是帮我缝这个呀?”
天蒙蒙亮的时候沈映迷迷糊糊醒了一次,发现陈氏起床穿鞋,还以为她去上厕所呢,没想到居然是帮她缝肩带去。
沈映心头柔软,握了握陈氏的手,真心实意道,“娘,谢谢您。”
陈氏却有点忸怩,“你这孩子……这有什么谢的……”
早上时间紧,她做得匆忙,只往里头塞了点秸秆,陈氏忍不住想,等再过几个月,水塘边上的芦花开了,她就往里头垫上一层芦花,到时候沈映背着就不磨了。
来钱还在稻草堆里趴着,蕉叶上的早饭已经舔得干干净净,看见沈映出来,立马蹲直了身子,轻轻摇了摇尾巴。
它的肚子真挺大的,蹲着感觉都快挨着地了。沈映早上本来看看它肚子里的崽,但是她往前头走进步,来钱就往后退几步。
见它不愿意,沈映也就没有强求。
陈氏站在屋外,直到沈映的身影消失在拐弯处才进屋。
今天没有集市,黄土路上就只有沈映一个人。
陈氏给加的那层垫布果然有用,上次她还没走二里地就磨破了肩,这回走了三里才开始咬牙切齿。
这次没了朱月娘的帮忙,沈映走走停停,半个时辰的路愣是走了一个时辰才到。
好在她知道自己的德性,特意提早了出门,所以也没来晚。
城门口人不多,稀稀拉拉地排成一行,大部分都挑着担子或者推着车,还有一些是空着手的,估计是进镇子里置办东西。
沈映没急着去排队,而是站在一旁观察了片刻。
玉带镇并非重镇关隘,城门口的兵卒看起来懒洋洋的,基本随口问两句就能放行,除非那些口音听起来不像本地的,才会要求出示路引。
沈映瞧了一会,就站去队尾,跟着人往里走。
排到她守卫都没正眼瞧她,打了个哈欠,按部就班地问了几句,哪里人,进城干什么云云。
沈映一一作答。
守卫听完抬眼看她,皱眉问道,“小塘村,你是农籍?”
沈映点头。
“不好好在家里种田,怎么想着来卖东西了?”
沈映有些不明所以,想了想,这才答道,“我爹服徭役没了,家里就剩我娘和弟弟妹妹,吃不起饭,想来镇子上碰碰运气,看看能不能挣上几文钱买米下锅。”
守卫听了,脸色和缓了不少,春汛决堤淹死了不少壮丁,他一个表兄也被冲走了,还好命大,抓住根浮木,在水里泡了两天才上岸,这才捡回来一条命。
守卫看了看她身上的背篓,便道,“既然是自家做的东西,那就不算货物了,只用交一文的入城费,进去吧。”
沈映赶紧掏钱,走之前守卫又叫住她,“你这样的,以后去城外头的集上卖卖就行,进商市不值当。”
沈映这才恍然大悟。
原来本朝政策重农抑商,若是些日常生活用品之类的零星琐碎交易,官府是允许的,也不用额外交税,进城也只用交入城费。
可如果要是在商市正儿八经做买卖,那就得按商税来交。
沈映把剩下的八枚铜板收进怀里,朱月娘说过,镇上有两个商市,一个在北城码头,还有一个开在南城。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千灯宴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白鹤看书baiheks.com),接着再看更方便。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