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肃在一旁听着刘三吾的建言,有些讶异。

这老倌儿一路苦行,还真是没有白走。这份建议,就连他和宋濂也没有想到。

倒是和后世的“上山下乡”有异曲同工之妙。

虽说并非所有学生,都适宜去“上山下乡”,但让这些作为教谕的大儒夫子们到民间去,既可以让他们体察民情,襄助朝廷肃清民间不良风气,又可以扩大朝廷“开民智”政策的影响力,使得百姓们都知道,朝廷有着这么一项利民惠民的政策。

可以说是一举两得。

“哈哈哈哈,刘卿,你这一路行来,竟是又精进了不少啊。”老朱亦是开怀笑道。

“不错不错,此议,甚合咱的心意。”

“你既在这顺天建立学堂,那便按你的意思来操办。咱期待着日后,你这顺天学堂里头,出现许多为我大明添砖加瓦的人杰。”

“这移风易俗的事……既然是你提出来的,这便也交给你们学堂办了罢。”

“是,老臣必不辱使命!”刘三吾激动的回道。有洪武太上皇的这一句话,他此前名声上的污点便算是洗去了。

只要接下来能够在这开启民智的事业上,为大明做出足够的功绩……日后自己的名声更上一层,甚至于再进一步,名垂青史,也不无可能。

刘三吾踌躇满志。

北上而来的诸官们很快就投入到了兴建学堂的工作当中。当初朱标划定的第一批兴建学堂的北方八府中,顺天算是朝廷最为重视的地域之一,因为顺天府乃大明北地重镇,且因为当年元主是被徐达围攻后主动撤出顺天的,所以顺天的人口亦保存的最多。

刘三吾等人几番物色,终于在顺天府的西北面划定了一处地方,用来兴建学堂。这里原本是一位元庭贵人的府邸,元人撤出大都城之后,这里也就空置了下来。

现如今应天府中还在为遴选北人教谕,而举行恩科,刘三吾等人人手毕竟不足,便也没有大肆招生。他们准备先着手,解决移风易俗的问题。

元庭百年弊病丛生,即便是身为昔日元大都的顺天,也有不少的城狐社鼠、三姑六婆四下里坑蒙拐骗。刘三吾等人决意先从城里着手,这几日里四处在城中四处宣讲,干劲满满的要在老朱这个太上皇面前好好表现。

这事既交给了刘三吾,老朱便也不再去管了。这些日子便着意在顺天研究起这里适不适合为都的情形来。

此时天气已过秋分,刘三吾到了几日后,天空竟是飘飘荡荡的下起小雪来。朱肃朱樉等人担心老朱身体,纷纷劝他少去四处溜达,多在行宫之中歇息,老朱却是执拗,并不听从,反而道:

“你们莫要以为咱老了……廉颇八十尚能进饭斗米,食肉十斤。咱这身体,比之古人也不差许多!”

“不过只是这点子雪,算得什么?咱倒是觉得下起雪来,反而颇神清气爽。”

他的身边,徐达也是笑道:“老哥哥说的甚是,这些小辈,皆以为北地苦寒,其实再苦寒,能苦的过当年咱们小时候去?”

“老夫倒是觉得,这北地,比之江南可要好太多了。”

“这段日子入应天去给老哥哥你朝贺,咱这一把老骨头啊,身上都是旧伤。一入江南,简直从骨头缝里酸疼,用什么法儿都不见好。”

“这一到北边,一身酸疼,倒是不药而愈了。”

“咦,天德你不说,咱倒是没想起来……确实!咱在应天的时候,总觉得手脚酸疼,那叫一个不得劲儿……到了北边,反倒好的多了!”

老朱惊喜的说道,更是张开双臂拉伸了一番,感受到自己的身体果然轻盈许多,不禁喜上眉梢。

他们这些人,早年间厮杀拼命,多少都带着些旧伤。江南水汽充沛,尤其是老朱,还住在填湖所造的应天皇城里,每逢阴雨,自是风湿发作,苦不堪言。

而这北地气候干燥,自无风湿之患。

头发花白的汤和精神矍铄,亦是感同身受的点了点头。他早年间在沿海防备倭寇,又做过南洋水师大都督,风湿症也是最为严重的。“若说早几年,这北地苦寒,倒也确有其事。”汤和道。

“不过这几年,些许严寒,已无法伤及我大明子民了。”他笑着低头,轻轻扯了扯身上衣衫的领子。“这毛衣,可是个好东西啊!”

“价廉物美,只是用草原上取之不尽的羊毛便能够织造。不过数文银钱,就能买下那毛团子织成毛衣,使得贫家百姓再无冬日无衣御寒之苦。”

“这毛衣,可说是活人无数了!”

顺天工业并没有西安、太原二府那般发达,究其原因,是因为顺天百姓大多家有恒产,即便有些许失去土地的流民,在大明建国之初,便也多分配了足够的土地耕种。

对如今的大明来说,农业仍旧是关乎国运的第一大产业,在顺天大肆兴建工厂,也不会有足够的人手成为工人。

但作为北地大镇之一,顺天却也发展起了一些近代化模式的工坊。其中,毛线纺织厂与蜂窝煤炉厂无疑是其中最为兴盛的两个产业。

毛线纺织厂是因为此地临近北疆,前往北疆榷场收购羊毛便利,且这里也是毛衣的主要市场,故而许多商人便干脆将工厂开设在了这里。

至于蜂窝煤炉……顺天城旁的西山,便是有名的煤产地,而今的西山煤场,已经成为了皇家极为重要的收入产业之一。烧煤取暖,也已经成为了顺天之类的北方大城在冬日取暖御寒的重要方式之一。

毕竟蜂窝煤耐烧、安全,耗用也不高,还没有异味,制作简单的蜂窝煤炉便也顺理成章的,走入了千家万户。

“咱想起了去年时,这顺天府递送到应天一份奏疏。”老朱颇为感慨的看了看身上的毛衣,“说道去年冬时这顺天府遭了雪灾封道,足有二十余日。道路封闭,百姓无法出城去打柴烧火。”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小说推荐:《趋吉避凶,从天师府开始》《我是虫》《末世第一狠人》《替嫁多年后》《穿进同人文怀了影帝的崽》《逢君》《灵能者不死于枪火》《从长生苟到飞升》《又逢君》《退队,然后捡到问题美少女

白鹤看书【baiheks.com】第一时间更新《大明:开局摊牌穿越者,老朱懵了》最新章节。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历史小说推荐阅读 More+
笼中雀

笼中雀

Miang
晋江金牌推荐vip2017-11-13完结总书评数1854当前被收藏数5233魏国摄政王萧骏驰,求娶齐国公主姜灵洲。姜灵洲知道,此去他乡,远嫁敌国,怕是要郁郁此生,做一只老死宅内的笼中雀。但是……萧骏驰爱妃,请出笼。姜灵洲笼里挺好的,妾身懒得出去。谁是谁的笼中雀,并不好说~一句话摄政王与他的小仙女互相驯养的故事。阅读须知1.1v1,he,双处,甜宠不虐。2.全文架空,谢绝考据。内容标签甜宠主角姜灵
历史 连载 65万字
谍影:命令与征服

谍影:命令与征服

拉丁海十三郎
……特务处小萌新。庸人一个。啥都不懂。抓日谍就是开盲盒。雷达扫描。抓到谁就是谁。没事就搞钱……泡制假情报……搅动风云,幕后黑手,世界乱不乱,由我说了算。搞建设不行。但是搞破坏很行。打闷棍技术Lv99……于是……一个奇葩游走在黑暗中……有人趋之若鹜,有人恨之入骨……走着走着,路好像走歪了?……
历史 连载 775万字
蝉动

蝉动

江苏棹子
私家侦探左重回到过去,战斗在敌人的心脏,外号笑面虎,擅长背后一刀,精通玉座金佛原理,斯蒂庞克定式。
历史 连载 613万字
风起1936

风起1936

陈氏刀客
我叫陈世襄,代号“鱼鹰”,记住,如果我叛变了,一定要干掉我!!!
历史 连载 64万字
晋末长剑

晋末长剑

孤独麦客
正如唐代诗人徐夤在《两晋》诗中所写的那般:“三世深谋启帝基,可怜孀妇与孤儿。罪归成济皇天恨,戈犯明君万古悲。”西晋得国不正,犯了太多错误,继承了东汉、三国以来的种种弊端。到了晋末,已经积重难返,亟待重新构建帝国的价值观及统治体系。但是“谁知高鼻能知数,竞向中原簸战旗”,历史没有给他们这个机会。自作孽,不可活。穿越者来到逐渐崩溃的西晋末年,他所能做的是——先活下来。
历史 连载 374万字
娇妾(春染绣榻)

娇妾(春染绣榻)

凤子君
中山王府内纷繁复杂,盘根错节。既有出身王府的王妃魏氏,又有老王妃娘家侄女李侧妃,还有淸倌儿出身极得中山王宠爱的白姨娘,更有跃跃欲试准备分宠的若干通房。初入中山王府的贺兰春发现,都说侧妃不易做,她这顶着前朝女帝侄孙女身份嫁进中山王府的侧妃更是难上加难。内容可以解读为《都说我是红颜祸水怎么办》《姑祖母太彪悍给我留下了后患》《她是一个野心家,然后才是一个女人》爽文,宅斗,宫斗,权谋,不可考究架空文,只愿
历史 连载 35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