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白鹤看书】地址:baiheks.com

“工人夜校……何时周王殿下,竟已在西安创设了一间学院!”看着手中的文章,有人惊呼道。

文章中除了以活字印刷的例子,说明开启民智对于国家经济产业的重要性之外,还陈述了周王朱肃在西安的几家工厂之间,尝试开设夜校,为工厂匠户开启民智的经过。

这些工人,大部分昔年都是因灾难而四处流窜的流民。

在他们这些读书人眼里,这些工匠没有土地实产,又在工厂中群聚,是比农民地位还要低下的社会底层,是天下不安的要素,也是刘三吾“民愚则易治”理论的主要对象之一。

然而,西安工厂的夜校,却取得了极为优秀的成果,工人们积极开蒙,接受文化灌输,非但工作效率有了极大的提升,甚至还有人运用自己学到的知识,结合自身的经验,改进了工厂之中的制作工序,使得工厂的生产效率更进一步。

而且,在夜校实施了一段时间后,这家工厂的治安效率也提高了。这些人掌握了一定程度的文化之后,对于安定有了自己的理解,知道了安定是出于每个人自身的努力。

因此,他们更加珍惜来之不易的安宁,夜校实施期间,更是涌现出了一些主动见义勇为的案例。

得到知识的他们,也明晰了应该如何维护自身的权益:他们创设了公会,通过公会来聚集力量,来对抗所遭遇到的不公。成功通过他们自己收集证据,制裁了一位隐藏极深、为富不仁的民间工厂主。

因为有了知识,他们知晓该如何通过正规的渠道维护自身,反而避免了一次因为压迫过甚,而引起的暴乱。

由此可见:开启民智,其实并不会导致百姓难以管制,反而更能规范百姓们的行为,维护百姓们的安居乐业。

那些畏惧百姓开启民智的人,其本质和那位压迫工人的工厂主一样,是想通过愚民的政策,使得百姓在求告无门的情况下,不得不忍辱负重,忍气吞声……

但,这样子得来的“易治”,不过是掩耳盗铃。这些被愚弄百姓们一旦憋屈到了极致,往往最后,只能以最惨烈的“起义”来发泄出心中的屈辱。与其如此,不如遵循孔夫子的“有教无类”,让他们拥有知识,让他们通过正当的渠道,来伸张自己所遭遇的不公。

这就和洪武太上皇早年间,在家家户户派发“大诰”,允许百姓们进京敲登闻鼓一个道理。只要朝廷官员愿意为百姓张目,“开民智”只会使得天下百姓更加安居乐业,大明国祚更加绵长。

刘三吾的脸色白了白,宋濂的文章,还可以说文无第一,他可以拉下脸来驳斥一番,就当是二人“论道”,或许还能挽回一部分士子的心意。

虽然从名气还是资历上,自己都远逊于宋濂……但,或许还能有些效果。

可现在不行了,周王的这篇文章,却是用那活字印刷和夜校的事,为宋濂的理论做了实例。相对而言,他的“民愚则易治”,却显得如镜中之花,水中之月,毫无说服力。

毕竟新学,可是提倡“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

“大势去矣了!”刘三吾的身躯晃了晃,本就苍老的面容,如同又苍老了几十岁一般。他知道,此二文一出,京中被他们煽动起来的热血读书人们必定分化,不会和他们再站到一起了。

“竟会如此……竟会如此……”

“周王在西安为工人匠户开设夜校,为何……我等此前竟没有收到一点讯息?”

“还有,这两篇文章……为何,为何今日里,陛下才将其拿出……”

刘三吾身后,那些官员们哀声一片。

比起那些一腔热血的读书人,这些官员们则大多是因为利益而围绕在刘三吾身边。他们多是南人,陛下打击南方士族,而且还流露出了要加重北方人在朝比例的意向,他们迫切需要通过这次事件,为南方士族争取利益,以使南方人能更好的在朝堂上站稳脚跟。

但现在……他们本能的感觉到了杀意,这两篇文章,还有那“工人夜校”的消息,很明显是被陛下故意压下来的。直到今日的宫门外叩阙上奏,陛下才将这些东西一股脑放了出来。

明明能在事情还未发展到如此境地时,就能放出这些消息,来阻止读书人们的叩阙上书,陛下却故意等到了事情发展到这般境地时,才出手阻止……

再加上方才入宫时,陛下的态度……

这些官员们,只感觉自己的身子凉飕飕的。仿佛就要被剥去人皮,填上了稻草一般。

……

短短数日,宋濂和朱肃的两篇文章,就在京城读书人之中引起了轩然大波,读书人们热烈的讨论着开民智的事,赞许者有之,反对者亦有之,但总之,是无法再拧成一股绳,来对朝廷的决议施加压力了。

几日后月末的朝会,乃是朱标所订下的最后期限。懿文皇帝朱标高坐上首,看向底下的群臣。

“朕先前所言期限已到,关于再开恩科,于北方设立学员以开启民智之事,汝等可有条陈了?”

大殿之中,群臣一片寂静。刘三吾站在文臣的队列中,祈祷着群臣无法给出确切条陈,祈祷着这件事胎死腹中。

他至今,仍认为开启民智是祸国殃民之举……至于缘由,他其实也说不明白。

他的名声,已经和“民愚而易治”这个理论绑定在了一起,为了自己的声名,他本能的抗拒变化,抗拒自己所无法想象到的事务。

许多顽固的老者都有这种通病,他刘三吾亦然。

他期望着朝中无人回应皇帝,但很快,他就失望了。皇帝话音方落,户部右侍郎夏原吉便出列了。

夏原吉先是向皇帝行了一礼,而后道:“陛下,经过我户部核算,国库如今,可拨款一百三十万贯,用以在北方兴建学院。”

“此为第一批,若有成效,后续我户部亦可增加投入。”

礼部尚书任昂也出面了,“陛下,礼部业已做好了条陈。”

“第一拨,我等意在西安、太原、顺天等八座大城,先行创设学堂,积累经验,之后,再以这些大城为根基,逐渐向周边诸府辐射。”

“若是负责教化的先生人数充足,资金足够,我礼部愿下担保,在二十年之内,使得北方诸道州府皆有官学,彻底改变北方教化不兴的现状。”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小说推荐:《肝到厨神才算开始》《赛博朋克:2075》《港娱天后1988》【武林小说】【八一中文网】《宇智波带子拒绝修罗场》《探虚陵现代篇》《龙只想水群,不爱待在洪荒》《朕就是万历帝》《回到过去做财阀

《大明:开局摊牌穿越者,老朱懵了》转载请注明来源:白鹤看书baiheks.com,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历史小说推荐阅读 More+
崇祯重振大明

崇祯重振大明

凤凰北斗
一个现代人穿越成为大明崇祯皇帝,重振大明朝的努力。以《崇祯长编》《崇祯实录》《酌中志》等为准,前期按真实历史上的时间线写。
历史 连载 138万字
谍影:命令与征服

谍影:命令与征服

拉丁海十三郎
……特务处小萌新。庸人一个。啥都不懂。抓日谍就是开盲盒。雷达扫描。抓到谁就是谁。没事就搞钱……泡制假情报……搅动风云,幕后黑手,世界乱不乱,由我说了算。搞建设不行。但是搞破坏很行。打闷棍技术Lv99……于是……一个奇葩游走在黑暗中……有人趋之若鹜,有人恨之入骨……走着走着,路好像走歪了?……
历史 连载 777万字
亮剑:团长你给我留点

亮剑:团长你给我留点

浮云里的风
李晋重生亮剑世界,成为新一团的一名小排长,并获得了战备系统,只要打鬼子,就可以获得贡献点兑换武器和粮食。面对如此诱惑,他果断带着手下去打鬼子,武器换了一批又一批,当李云龙知道后,直接跑过来打劫。“团长
历史 连载 496万字
黜龙

黜龙

榴弹怕水
此方天地有龙。龙形百态,不一而足,或游于江海,或翔于高山,或藏于九幽,或腾于云间。一旦奋起,便可吞风降雪,引江划河,落雷喷火,分山避海。此处人间也有龙。人中之龙,胸怀大志,腹有良谋,有包藏宇宙之机,吞吐天地之志。一时机发,便可翻云覆雨,决势分野,定鼎问道,证位成龙。作为一个迷路的穿越者,张行一开始也想成龙,但后来,他发现这个行当卷的太厉害了,就决定改行,去黜落群龙。所谓行尽天下路,使天地处处通,黜
历史 连载 502万字
苟在明末当宗室

苟在明末当宗室

夜深
朱慎锥来到大明成了宗室宗室实在不好混,俸禄克扣还要拖欠,家里吃了上顿没下顿更要命萨尔浒明军大败,万历也没多少活头了,乱世将至,躺平就是死,总得搏一搏吧?
历史 连载 257万字
飞扬跋扈,从唐人街开始

飞扬跋扈,从唐人街开始

不吃葱花
19世纪末,华工在美沦落为三等人。民间对华工的歧视与冲突越演越烈,袭击也逐渐增多。在旧金山的唐人街,大烟馆、赌档林立,堂口、会馆,鱼龙混杂。直到这一天,陈正威从船上下来,脸上洋溢着灿烂的笑容。“我喜欢这里空气中弥漫的火药味。”“我跨过半个世界来这里,可不是为了来挖矿的。”
历史 连载 403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