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浮光跃金(一)
道教发展史来源于巫觋文明,他们用的神仙系统和斋醮科仪都受到了巫觋文化的影响。
两位祖师爷一路斗嘴,发现这孩子谁的话他都不乐意听,还把他俩给屏蔽了。他们降下的神识就这样水灵灵的被莫寻踪扫地出门,赶回了洞府。
莫寻踪说:
「人类的悲欢互不相通,我只觉得你们吵闹。」
这下可好,他们掐的更带劲了。这回不只是动动嘴上功夫,是真动手了,他们谁都想要这个来历不凡又有本事的徒子徒孙当继承人。
两位神仙斗法引来了路过的道玄一脉创教人。
这位道玄祖师爷好奇究竟是什么人让两位师弟打出了狗脑子,目光就往下界看了一眼……
「咦?这个孩子……」
莫寻踪显然是有自己的主意。
兵无常势,水无常形。他打算趁着南宗北宗关系不好,赶紧把事情办了。
他换上了一身温暖明媚的金盏色衣袍,非常丝滑的混入了道真北宗的招生考试现场,以后这个嫩黄色系的衣服就是他在北宗的象征了,南宗的话就改用天青色系。
没看错,道真北宗。
他打算趁着在这个南北两宗断交,消息不互通的时期,给自己搞个双学籍。
等他站稳脚跟后再申请游学修行,无缝衔接入学南宗,这样就能在南宗读书半年、游学半年,然后再回北宗读书半年、游学半年。
以此往复,直到毕业。
南宗的剑阵他要学,北宗的剑阵他也要学,只学一半有什么意思,他全都要。
学会了以后,就能自己一人左右手开阵了。
这听起来可真是太酷了!
——————————
道真四东正在做招生登记。
虽然他们只是露脸两集就扑街的妖道角,但在这个普通人只是背景板的世界,能登上大荧幕就说明他们已经是精英了。
四东也是他们自己人生的主角。
如今南北道真分裂,道子们也按照南北派别分开两地教学。
道教一般将教导学生的学院称为崇玄馆,或者崇玄学。按照教中职务区分,配备一应教学人员与后勤人员。
莫寻踪如今就在道真北宗的崇玄馆内。
“师弟以后就是咱们北宗的一份子了。”
道真四东之一,信涛东,他把上书有“浪掷千秋”之名的度牒交给莫寻踪,这是道门的身份证。
“谢谢哥哥。”
莫寻踪双手接过来,他的咬字轻软,柔和婉转,韵律雅致得像是在唱歌。一声哥哥,听得人酥到了骨子里,偏又嫩生生的清脆,让人心里软的一塌糊涂。
信涛东嘴唇抖了抖:
“不客气,旻弟是从哪里来的?说话真好听,听着不像是北地的人。”
旻字从日,从文,文亦声。
文亦声,指的就是“旻”这个字,光看字体外形就是它要表达的本义。
“日”指“时间”、“季节”。“文”指龟壳经火灼斥裂之后形成的纹样,转指“验证结果”。
“日”与“文”联合起来表示:龟壳纹样表示的占卜结果得到验证的季节,也就是秋天。
古人关心谷物收成,所以每年开春播种的季节就预先烧灼龟壳占卜秋收结果。
《尔雅·释天》有云:春为苍天,夏为昊天,秋为旻天,冬为上天。
旻字本就有秋天和天空之意,又特指秋日的天,更有浩瀚辽阔高朗壮美之意境。
莫寻踪既然在北宗以浪掷千秋为道号,便从千秋二字入手,以恒为姓,取一个旻字。
莫寻踪仰起脸对他笑了笑:
“我祖籍是湘州的,在吴地长大,可能是住久了,有一点当地的口音。”
年幼的道童穿着一身明媚的嫩黄色道袍,他的头发在头顶扎起来一只花苞,额间两鬓自然溢出的发丝呈花瓣状垂下,额间一点朱砂痣通透嫣红,突出优越的眉眼。面若含珠,笑起来就像一朵暖绒绒的金花茶。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白鹤看书【baiheks.com】第一时间更新《霹雳之演员的自我修养》最新章节。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