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皇子年后便收拾收拾带着自家儿女、还有他爹派给他的属官往豫章就藩去了。

朝中此时有人提议在云贵设总督之位,景安帝未允。

大皇子有些不解,景安帝与他道,“大理那里,到底如何,怕是镇南王一时都不能掌控全局。说到底,杨家虽势微,可段白两家势力犹有大部分保留。既然大理已然驻兵,此时再派总督,镇南王的人马必然要退出大理的,如此,便要调用他处兵马。西南之地,多有瘴毒不说,将士们适不适应得了西南的饮食气侯还得两说。当年,太祖皇帝着大将谢敏征南夷,便损耗颇重。”

大皇子道,“父皇,难道不能直接征调南夷兵马吗?镇南王一向忠心,为人亦识大体。”

景安帝摇头笑道,“忠心倒是不假,可识大体就算了,他可不是识大体之人。何况,他麾下兵源亦是复杂,土兵、山民,还有交趾人,其中,这里头再分各族子弟,据说南夷共有三四十个族群。镇南王能整治得起这一摊,可换一个人,不一定有这样的本事。而云贵,亦多是这种情形。所以,纵以后派官,亦要万分斟酌。当地各部族,人虽少,他们却是土生土长的,一旦不能收服,他们便跑到深山,倘他们肯在深山安生度日,也是福分。可山里的生活,如何能与城里相比,终是生出各种是非来。再者,就算打得他们不敢出来,云贵之地,多大的地盘儿啊,没人怎么行呢?赶走了当地土人,又要迁民。如今承平日久,你瞧瞧,先前徽地受了雪灾,镇南王带着大米迁了些百姓到南夷,徽州巡抚犹是急了眼。各地大员,没人愿意迁自己当地的百姓。再退一步讲,就是迁过去,云贵之人一向贫瘠,百姓们有手有脚,倘日子不好,终是要逃的。”

“朝廷虽有银钱,难不成,全撒到云贵去?何况,贵地土司现下还没动静呢?现在派云贵总督,此旨一发,镇南王必然令军队退出大理。他的兵一退,新调去的兵水土不服,亦不知当地风土人情,岂不叫大理缓过这一口气。倘他们缓过这口气,再想有这样的机会,可就难了。还有,贵地土司尚未臣服,谈什么云贵土司?他们哪,不过是看着镇南王这几年东征西讨,只怕镇南王得了实惠。”

景安帝语重心长的拍拍长子的手,“可你想想,镇南王到底是咱们皇家的人,倘因咱们皇家之争,叫云贵土司得了便宜,这成什么了?何妨就叫他暂且驻兵大理,镇南王的性子,他必是要贵地臣服的。再者,云贵的大头是茶马贸易,这里头的分寸,镇南王与云贵素有商事往来,他对此事能拿捏得好。可换一个人,不一定有此间分寸。兴许会有朝臣说,让镇南王辅助新总督治理云贵便可。这样的话,更是混账之极!你要记住,天无二日,国无二主。到地方上,仍是如此。一件事,必然有主有从。现下一地总督为正二品,巡抚为正三品,尚有督抚之争,何况,令谁谁谁辅助谁谁谁,这样的话,听起来没错。可一旦施行,必致地方大乱。何况,镇南王乃亲王之尊,你让他去辅助一地总督,岂不是尊卑不分?”

景安帝细将云贵的形势间的利害说与长子知晓,大皇子虽觉父亲的话在理,可心下却是觉着,长此以往,镇南王势力膨胀至整个西南,这也委实优容太过。

只是,这样的话,如何能与父亲说呢。

大皇子私下请四舅平琳向外公平郡王请教,平琳的话就是,“陛下偏心太过。”

平郡王所忧虑着,还不只是陛下的偏心。何况,这算什么偏心呢。平郡王知道是大皇子特意令平琳与他请教此事,只得细细的说与这个四儿子道,“不论云贵还是南夷之地,先时对朝中向来无所供奉,如南夷,但有天年不收,年景不好时,朝廷还要赈济一二。如今,南夷好了,所以,大家的眼睛便都盯着南夷去了。”

平琳道,“爹,朝廷好地方多了,北有京师、南有苏杭,哪个不是一等一的好地方,谁还眼馋南夷不成?我是觉着,镇南王封地本就极大,交趾又划给了他,如今,云贵也叫他的兵驻着,西南半壁,都是他的地盘儿了。”

虽则平琳一向有些欠缺智谋,但不得不说,这句话却是正中平郡王心坎儿。平郡王心下亦觉着,景安帝对镇南王优容太过。不过,平郡王到底不是寻常人。他平家外姓封王,当年,一样有人说陛下对他平家优容太过。想通这一点,平郡王愈发沉静,与四子道,“阿琳,眼下西南看着形势虽是一片大好,可西南之地,不比中原,多是汉人聚居,西南是百越混居,那地方,换个人,谁能收拾的了?”

平琳道,“我就不信,朝中就没有能人了?”

“朝中的确不缺能人,但,这时候谁接掌云贵都不如叫镇南王合适。何况,贵地土司未有臣服之意,这可急什么呢。”

平郡王道,“现在急吼吼的去夺云贵之权,惹恼了镇南王,倘云贵之地鸡飞蛋打,这个责任,谁来负?”

平琳嘀咕道,“就是鸡飞蛋打,也比叫镇南王得利的好吧。”

平郡王一掌拍在桌间,怒斥,“你放肆!”

平琳吓的连忙道,“爹,我就随口一说。”

平郡王怒瞋长子,冷声道,“你若想成为一流的人物,必然要有一流的眼光。不要陛下令镇南王驻兵大理,就这样沉不住气!镇南王乃国朝藩王,陛下爱子,倘不是镇南王抓住时机,焉有今日大理臣服!难道,大理在镇南王手里,于我朝,还有什么害处不成?陛下圣明,方会令镇南王驻兵大理,因为,大理的形势,只有镇南王最清楚。陛下的眼界,是着眼于全局大势,而不是朝中区区权势之争。”

平郡王最后道,“想跟着陛下的步子,必要跟上陛下的眼光。”

想着大皇子到底年轻,还是沉不住气啊。

而接下来,云贵土司的行为,也证明了景安帝令镇南王兵驻大理的英明。

秦凤仪要求大理嫡系子弟来凤凰城学习汉家礼典,以免他们不懂继承制,再酿出什么血案之类的事。在大理段白杨三家分别贡献出数名嫡系子弟到凤凰城时,贵地土司终于表示出对朝廷的臣服,分别向镇南王与朝廷上了恭顺的奏表,同时,也派出自家子弟到凤凰城念书。

但,云贵土司同时又做了一个决定,那就是,他们派去凤凰城的不过是嫡脉子弟,而有继承权的嫡长子弟,则是都派到了京城,到京城国子监念书去了。

这些土司精明的很,他们的子弟一到京城,便展示出了对皇帝陛下的恭顺与臣服。大皇子自是不会放过这等机会,对这几家子弟颇为照顾。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小说推荐:《从泰坦尼克号开始》《重回年代赶海打猎》《领主游戏:开局一艘末日方舟》《地主家没有余粮啦》《黄昏分界》《秦时明月之君子六艺》《闻此一生》《阴影帝国》《泰昌大明》【小紫书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历史小说推荐阅读 More+
覆汉

覆汉

榴弹怕水
负大任,回千年,群雄并起三国乱,逞义气,斗江山,逐鹿中原起烽烟,狂风起,旌旗卷,刀关剑影月光寒,图天下,留美谈,万里山河碧血染。一个古汉语专业大学生坑爹穿...
历史 连载 503万字
回到过去做财阀

回到过去做财阀

小鱼的命运
这是一个大洗牌的时代,旧霸主已经退位,新霸主尚未上位!这是一个回到过去,在这个大洗牌的时代,最终成为当世第一财阀的故事。国家拥有财阀?分明是财阀拥有国家好吧!本书又名《回到二战财阀立国传》,《南洋财阀立国传》,《开局欧洲,立国南洋》,《开局财阀,截胡小日子》……————书友群:739209015欢迎大家加入,一起讨论剧情
历史 连载 537万字
玄天宗修行记事

玄天宗修行记事

枯泽
生在修真界玄门第一大宗玄天宗领地父母都是宗门弟子这算什么?这不就是相当于投胎清华学区房,爹妈还是校职工?Easy模式开启,人生还不随她浪!
历史 连载 10万字
我在三国骑砍无双

我在三国骑砍无双

剑从天降
这是一个内测玩家带着角色数据乱入现实东汉末年的故事。开局中平五年大乱中的并州,这一年董卓还未进京,丁原还在路上,吕布尚未崛起,貂蝉正待长成。首先第一步,走吕布的路,让吕布无路可走。
历史 连载 210万字
红楼之平阳赋

红楼之平阳赋

东辰缘修
本以平安一世,没想还是风起云涌,风起了,心动了,最后散落红尘!离奇而又平淡的穿越,张瑾瑜这个蓝星历史系高材生,穿越到平行世界的一个封建王朝大武帝国,成为边境平阳郡城的一个守备将军,阴错阳差的主宰了北方的战局。封侯拜爵贵不可言,本想着一辈子就这么过去了,偶然一次回京述职的时候,遇到工部主事秦业带着工匠给自己修缮圣上在京城赐给自己的大宅院,说是工部员外郎贾政特意嘱托的,张瑾瑜听到熟悉的名字,这才猛然知
历史 连载 399万字
将军的小公主

将军的小公主

插柳成荫
宴国皇家子嗣单薄,皇帝膝下目前只有一位长公主赵安玥。赵安玥受尽宠爱,顺风顺水的长到十五岁,正值及笄前后,大宴和大祁迎来战事,大宴连连败退,无奈投降。最终割三城,并忍痛将唯一的公主嫁给大祁将军顾淮景。*成婚当日,顾淮景回到洞房中,看到的就是一地狼藉。小公主身穿红嫁衣,站在洞房中,抬起下巴,朝他哼了一声“这个房间以后就是我的了,这里不欢迎你。”他笑了笑。*又横又怂不作死就不会死但明知会死还是要作死的小
历史 连载 90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