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第十一章
吃罢晚饭,林如海就把林殊叫进书房:“小殊啊,你看今天荣国府的提议怎么样?”
其实今天赖大的提议说道他的心坎里了两孩子还小,小殊还好说毕竟是男孩子可黛不一样是女子有些事是自己教不了的。原本按照惯例自己应该续娶一房可自己现下没这心思,二也怕继室欺压两个孩子。
林殊看着父亲想把他俩人送去荣国府心里并不愿意:“孩儿并不想去荣国府一是母亲刚去孩儿想为母亲尽孝守丧三年,二是三年后孩儿想考取功名这是母亲未了的心愿。”
母亲离世前最遗憾的是不能看着自己像父亲一样跨马游街光宗耀祖所以即使自己再不愿牵扯朝堂也要完成母亲这未了的心愿。
林如海心里颇为欣慰也不再强求自己的爱子:“那就送黛去吧!”
“可是儿子听说荣国府乱的很没什么规矩,儿子担心姐姐到那儿受委屈。”
皱着眉头把心里的话说了出来。
“胡说,这是我教你的规矩吗!不管如何荣国府是你的外家哪里容你这个小辈在这说三道四!荣国府的大房再不争气还有老太太在,黛能有老太太亲自教导是她的福气,好了把黛送去荣国府就这么定了,你早点回去休息。”
身体疲惫的林如海挥了挥手让儿子退下。
被教训了一通的林殊心里郁结但也不想与父亲再争辩什么了,父亲已经铁了心的要把黛送去荣国府再多说什么也只会被父亲狠狠责罚也不会改变他的决定。
没隔几天林如海就辞了黛的先生贾雨村并且让林管家和杨嬷嬷整理黛的行礼。
贾雨村不甘心这一辈子只能四处去担当别人的教书先生就去求林如海,上天又给了他一次机会。林如海想让贾雨村帮忙陪着黛进京,加上对这位家庭教师很满意。贾雨村学问挺好的,教学态度不错,对学生也很关心。所以,林如海写信请贾政帮助贾雨村,并且连请客送礼的钱都替贾雨村考虑到了。
这贾雨村还是担心的问:“贾大人他们会帮忙吗?说话管用吗?”
林如海听出这意思笑着说:“这你放心。我的大舅哥贾赦是一等将军。二舅哥做副司长。他们特别爱惜人才,办事也特别有能力。”
父子二人站在大门口送着黛,黛本不愿去荣国府的可也不愿成为父亲和弟弟的拖累只好答应父亲意思。
林殊看着黛一脸愁容有些心疼:“姐姐别担心,过不久我会去看你的如果受了委屈一定要写信回来千万别憋在心里。”
黛眼角泛着泪花点了点头张了张嘴却还是没说出口只得转向父亲俯身行礼:“是女儿不孝,不能在父亲身边尽孝,只望父亲保重身体。”
林如海拿出几张银票:“这是四万两银票,其中两万两你给外祖母虽然住在外家可也不能让别人小瞧了,还有两万两自己收着用不够写信给为父,时辰不早了该走了。”
黛一行走了十天的水路他们的船刚到岸的时候,荣国府的轿子就接上了。黛早就听说荣国光家的地位和排场,见到几个仆人穿戴已经非同一般,想想荣国府里那就更不简单了!黛的心里原本就过于敏感、自卑,老是怕人笑话,人家的一句话都要琢磨半天,自己的一个行动都要思前想后好几遍。
进了城,从纱窗中瞧了一瞧,其街市之繁华,人烟之阜盛,自非别处可比。又行了半日,忽见街北蹲着两个大石狮子,三间兽头大门,门前列坐着十来个华冠丽服之人,正门不开,只东西两角门有人出入。正门之上有一匾,匾上大书“敕造宁国府”五个大字。黛想道:“这是外祖的长房了。”
又往西不远,照样也是三间大门,方是“荣国府”。却不进正门,只由西角门而进。轿子抬着走了一箭之远,将转弯时便歇了轿,后面的婆子也都下来了,另换了四个眉目秀洁的十七八岁的小厮上来,抬着轿子,众婆子步下跟随。至一垂花门前落下,那小厮俱肃然退出,众婆子上前打起轿帘,扶黛下了轿。
黛扶着婆子的手进了垂花门,两边是超手游廊,正中是穿堂,当地放着一个紫檀架子大理石屏风。转过屏风,小小三间厅房,厅后便是正房大院。正面五间上房,皆是雕梁画栋,两边穿山游廊厢房,挂着各色鹦鹉画眉等雀鸟。台阶上坐着几个穿红着绿的丫头,一见他们来了,都笑迎上来道:“刚才老太太还念叨呢!可巧就来了。”
于是三四人争着打帘子,一面听得人说:“林姑娘来了。”
黛刚进房,只见两个人扶着一位鬓发如银的老太太迎上来。黛知是外祖母了,正欲下拜,早被外祖母抱住,搂入怀中,“心肝儿肉”叫着大哭起来。当下侍立之人无不下泪,黛也哭个不休。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白鹤看书【baiheks.com】第一时间更新《[红楼+琅琊榜]再世为殊》最新章节。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