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后贵妃想上位》转载请注明来源:白鹤看书baiheks.com
“十年前的林家案听说过吗?”
林家案?她幼时在京都的日子并不多,而且当时年岁尚小,对朝廷政事提不起兴趣,更惶而深入了解。
与林无隅失踪有何关系?
姜芜一怔,难道是林无隅的林家?
果然,沈清安道:“翰林阁大学士林徵林家。”他蹙了眼姜芜,见她怔楞,直接点明,道:“林隅就是林徵之孙林无隅吧。”
她脑子混沌,一时间不知道林家在鄂州暴乱中是否起了作用,还是权贵间的较量?
姜芜欲要点头,猛地想起自己身份,佯装思考,道:“是吗?”
沈清安:“是啊,你才知道吗?”唇角微扬,眼中有星星点点的笑意。
她心虚的躲开沈清安的视线,回答道:“我们机缘巧合下认识,当时他布衣褴褛,我以为他和我一样,没想到身份竟然这么尊贵。要是早知道,我一介草民,哪里敢攀附权贵。”
她说的尤其恳切,连自己都要信了。
“苏先生可真是见多识广,博闻强识啊!身在山野还不忘心系庙堂。”
沈清安听出她的讥诮,也不反驳,继续道:“十年前,林嵇业与逆党结交,以下犯上,企图谋乱,被当时林夫人的闺中密友检举,才避免了一场祸事。林嵇业夫妇被斩,林徵当时为大周著书立说,教德善于人,又带头编撰整理古籍,因此避过一劫。林无隅年岁尚小,先帝仁厚,宽恕其家人。”
姜芜听他冷冰冰的讲述,从他的言语中找到突破,理清关系。
林夫人的闺中密友?
沈清安的话里太多存疑,她问道∶“你既说是谋反的大罪,按理说应该抄家灭族的,为何到头来只定了林氏夫妇的罪孽,而赦免了其他人?”
无论哪国,谋反都罪无可恕,大周例律,从来没有对谋逆之人网开一面的。
沈清安凝思,其中细节他也不清。当时草草结案,连审都没有多审,只听御史台狱的来报,说是林氏夫妇供认不讳,连身后牵连的一众人等都齐齐供出。
他回忆后摇头道∶“这等宫闱秘事我怎知原由?大概是那时发生了什么,让先帝生了怜悯,放过了林家。”
显然并没有什么说服力度。
姜芜问道∶“林夫人的闺中密友是谁?”她隐约觉得林夫人的这位闺中密友在十年前的林氏惨案和今日的鄂州暴乱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甚至是牵连两件事情始末的关键。
“朱琮阳之妻,郑氏。”
姜芜深深皱眉,难怪沈清安会无缘无故的提起十年前的旧事,林无隅会那般反常。起初她以为只是巧合,现在想来一切都有迹可循。
林无隅的事她知道的不多,只从林殊口中得知父母早亡,具体因何事,林殊囫囵的说她也就囫囵的听,总归是别人的家事,不好多打听。
加之自己先前在宫里听的,自然而然的归扩出一套事由来。朝堂暗流涌动,脚下处处是陷阱,稍不留神,得罪哪个权贵,哪日怎么死的都不知道。她想的,大概是林嵇业站错了队,对政敌搞死。
许多大官都是如此。
久而久之这套生搬硬套来的原由扎根在姜芜脑中,从而忽略了事实。
所以,在沈清安提起林家案时,她没想到会是林嵇业,也不觉得会和林无隅有关。
姜芜道∶“郑氏?”她是什么了不得的人物吗?京都朝堂中,她未听说过哪家权贵姓郑的,只有一户外来的游医姓郑。
难不成就是这家?
姜芜蹙眉。
她为何记得如此清晰?当年郑家游医名噪一时,家中女儿的事迹更是响彻京都,要想不知道都难。
“郑婉云?”姜芜道。
沈清安颔首。
“可没听说过林夫人和郑婉云有多深厚的情谊啊?后来京都传得洋洋洒洒的多是两人剑拔弩张,老死不相往来的事迹。”姜芜喃喃。
因为对八卦轶事的不求甚解,她从许多人口中终于了解了全过程。
林夫人还在闺阁做姑娘时,郑家举家迁往京都,因一手医术出神入化得了个“神医”的名头,在京都也倍受尊崇。
一次宴饮,两人结识,后来时常小聚,郑家因此附上赵家。当时的赵家于京都满地权贵中也数得上名次,郑家不过有一手医术,说好听了人们尊一句“神医”,说不好听了就是个“江湖郎中”,连游医都算不上。
不知从哪里传出的,两人一见如故,情同姐妹,是闺中密友。
姜芜知道的,两人只堪堪相熟,谈不得多么的深情厚谊。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小说推荐:《这个武神太极端了》《我在大夏窃神权》《漫画路人自救指南》《松田的酒厂二周目》《趋吉避凶,从天师府开始》《龙只想水群,不爱待在洪荒》《文明之万象王座》《无限公路就业指南》【微信读书】《欢迎来到我的地狱》
满喜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白鹤看书baiheks.com),接着再看更方便。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