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下寺中一老翁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白鹤看书baiheks.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离开上海的时候,南京其实是浑浑噩噩的。
和上海的一连串的剖白几乎用尽了他全部力气,在高铁上一路向北而行时,几乎眼皮都掀不起来。
他感到说不出的疲惫和自厌——卑微如此,却又抱着那一点残存的清高不肯自弃。
身为江浙沪大家庭、宁镇扬都市圈、江淮官话区、四大古都中的一员,按理说南京身边熙熙攘攘,绝不该缺乏归属感。
却鲜少有人知晓,南京已经孤独太久了。
为政/治地位江河日下、经济辐射远不如隔壁巨无霸上海的省会,省里其他12设区市对他的认同感可想而知。
长三角里,杭州是个一贯自得其乐,不去得罪人也不去报团的老好人;虽然有历史渊源,可自己对皖南的影响力早就让合肥如鲠在喉,几乎已形同陌路;上海……以前烦恼他瞧不起自己,现在烦的是竟是他太高看自己,暂且不提也罢。
四大古都,他与北京羁绊最深,可一是离得太远,二到底还是有上下之分,每每谈话时总觉得隔了些什么,不复往日交心;他本就与洛阳不甚熟稔,近年来洛阳又悄无声息,故而也说不上话;至于西安,虽说地位与他相同,同为省会故都,可陕西为boss的籍贯之地,他比起自己,腰板子不知硬了多少,近年来利好连连,他也是忙得脚不沾地,哪里还有闲心陪他这个破落户怀古伤今?
至于火炉组(重庆、长沙、武汉),西部大开放和中部崛起,乃至于近期的长江大开发,都让他们分、身不暇,重庆忙着和成都打嘴炮,武汉常年扎在东湖,也就长沙,偶尔能抽点时间和自己一起吐槽八卦。
他觉得自己像是一件落满灰尘的云锦衣裳,虽算是金之质,却早被搁置在屋里,在梅雨天发了霉、被虫蚁啃出了洞,哪里得见半分往日风采?
渐渐的,他就习惯了一个人,孑然行走于喧闹尘世之中,独自一人斩鸭子、喝馄饨、吃皮肚面,也独自身居陋室,读史、冥思、抄经书。
渐渐的,他远了旧友新交,不再有人留意他,他也不会去叨扰任何人。
渐渐的,他犹如一道发黄斑驳的暗影,被遗忘在历史与现世的缝隙里。
直到这一次,有个油头粉脸的暴发户将他拖了出来,像个地道的瘪三流氓一样强吻了他。
南京不知道自己是否喜欢上海,可他不得不承认,回头反思,当得知上海心意时,心里不是不得意的——这么优秀的一个人,竟然对自己心动,换了谁都难免沾沾自喜。
更何况他真的看了太久的冷眼,饱尝了太久的心酸寂寞,如果能有一个人一起分担,是不是这漫长不见终结的城生会好过许多?
当时在长椅上,南京冷汗津津,自己的这些想法与年轻人定义的greenteabitch相比,有何区别?
只是因为生命难捱、生涯寂寞便要利用旁人的真心实意,享受旁人的殷勤温柔,南京自认虽不算翩翩,可也是个君子,如此下之事,他做不到。
于是,说了一堆搪塞之词后,他落荒而逃,离开了虹桥,离开上海借给自己的,通往光辉世界的那扇小小的窗。
狼狈地回了南京,领导们都因为长三角座谈会打了鸡血,南京也不想老是沉浸在莫名其妙的思绪里面,干脆埋头工,企图忘掉这些儿女情长。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小说推荐:《趋吉避凶,从天师府开始》《苟道修仙,从种田开始》《从泰坦尼克号开始》《红楼之平阳赋》《六零小片警爱吃瓜爱工作》《回到仙尊少年时[穿书]》《我在现代留过学》【小说书包】【退婚流小说】《从机械师开始无限转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