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日的清晨,金色阳光照耀大地,微风轻轻吹过,凉爽清新,让人心旷神怡。金黄的树叶一片片地飘落,几棵树上挂着稀稀拉拉干瘪的不知名的野果,鸟儿在枝头叽叽喳喳,不时啄食。

太原城外,宋军大营中,忽然间鼓角争鸣,苍凉的号角声不断,鸟儿腾空而起,布满天空,很快消失不见,野狗仓皇逃窜,徒留天际下就要厮杀的双方。

宋军大阵居南,东翼骑兵护住中间步卒大阵,阵中火炮幽幽,一个个大阵刀砍斧削,正面侧面都是一条条直线,将士铁甲寒光,统一的圆顶铁盔,阵容肃穆严整,沉默的让人害怕。

蒙军大阵中,同样是人头马头攒动,三座大营由西到东,东城外的步卒大阵,东翼骑兵大阵,以及更东的东山大营。

步卒大阵据营而守,高大的抛石机让人望而生畏,火炮弩车无数。东翼骑兵自成一系,漫山遍野,密密麻麻。而在蒙军骑兵东北,东山上的蒙军士卒同样虎视眈眈,随时准备增援攻击。

蒙军大营,飘扬的旗帜下面,步卒严阵以待,仿佛在等着宋军攻打。东翼蒙军骑士们则是安抚着胯下的战马,似乎在静待即将到来的恶战。

宋军阵容肃整,训练有素,蒙军同样龙精虎猛,嗜血好战。双方都在等待着军令的下达,对即将到来的厮杀迫不及待。

宋军中军旗下,余玠看着对面的蒙军大阵,也是眉头紧皱。

双方都是近十万之众,漫山遍野,将太原城南的原野塞的满满当当,一时间人满为患,一眼望不到头。

胜了,也许一战定乾坤。败了,恐怕血流成河,北伐无功而返,愧对江东父老,愧对君王重托。

“余帅,各位将军,太原城城墙向内倾斜呈弧形,能够减缓抛石机的破坏,城门外还有瓮城,易守难攻。”

高十三说着,指了指太原城东的山岗。

“太原城虽然处于平原之上,但东山距离太原城不过一里许,可以居高临下进攻太原城。当年鞑靼大将木华黎就是在东山部署了弩炮,从山上射杀了不少守城的金兵,从而攻下了这座金国的河东重镇。”

高十三的解说,让余玠等宋军将领都是点了点头。许多人的目光,扫向了东山方向。

“看来,我军要破太原城,必须攻下东山了。”

余玠拿着千里镜朝东山上观望,旗帜飘扬,人影憧憧,显然有不少驻军。

“余帅,东山老头岭山顶平阔,有万余汉军驻守,汉军万户萧扎剌亲领大军,山上火炮百门,地势险峭,易守难攻。当时鞑靼大军用火药桶在太原城的西北角炸开一个缺口,从而攻破了太原城。”

高十三的又一番介绍,让众将都是点头。

火器之威,连蒙古大军都在攻城时使用了。

“高兄弟,这么说来,太原城的西北角,是重新修葺的了?”

张中夏思索片刻,径直问道。

情报司这些人员,真是让人佩服。如此周密的军情,可是帮了大忙。

“正是,将军!”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历史小说推荐阅读 More+
晋末长剑

晋末长剑

孤独麦客
正如唐代诗人徐夤在《两晋》诗中所写的那般:“三世深谋启帝基,可怜孀妇与孤儿。罪归成济皇天恨,戈犯明君万古悲。”西晋得国不正,犯了太多错误,继承了东汉、三国以来的种种弊端。到了晋末,已经积重难返,亟待重新构建帝国的价值观及统治体系。但是“谁知高鼻能知数,竞向中原簸战旗”,历史没有给他们这个机会。自作孽,不可活。穿越者来到逐渐崩溃的西晋末年,他所能做的是——先活下来。
历史 连载 374万字
民国投机者

民国投机者

有时糊涂
在中国出生,在美国长大,嗯,好吧,好吧,就是穿越这样的老套故事。这是我的第一部小说,如果您认为写得好,请投我一票,如果您认为写得差,请指正。读者群:黄埔军校第一期55374701(招生中)黄埔军校第二期81036724(已满)黄埔军校第三期33045967(已满)黄埔军校第四期85625983(已满)黄埔军校第五期894
历史 全本 835万字
佣兵1929

佣兵1929

山有意
现代佣兵周文意外魂穿到民国学生周文身上。他利用穿越带来的一颗佛珠的神奇功能,再加上后世带来的经验、知识和技能。打造了一只武功高强、军事技术顶尖的佣兵团队。他带领这支佣兵团,历经中原大战、淞沪抗战、称雄上海滩。装备了当世最先进的各种武器,最后投身于伟大的抗日战争中。带着兄弟们杀鬼子......
历史 连载 541万字
黜龙

黜龙

榴弹怕水
此方天地有龙。龙形百态,不一而足,或游于江海,或翔于高山,或藏于九幽,或腾于云间。一旦奋起,便可吞风降雪,引江划河,落雷喷火,分山避海。此处人间也有龙。人中之龙,胸怀大志,腹有良谋,有包藏宇宙之机,吞吐天地之志。一时机发,便可翻云覆雨,决势分野,定鼎问道,证位成龙。作为一个迷路的穿越者,张行一开始也想成龙,但后来,他发现这个行当卷的太厉害了,就决定改行,去黜落群龙。所谓行尽天下路,使天地处处通,黜
历史 连载 497万字
泰昌大明

泰昌大明

魔法龟Revo
万历四十八年,大明朝已存续252年了。252年不仅是帝国的国祚,更是体制性土地兼并的持续时间。神宗以“倒张、倒冯”为始,以“三大争”为继,以“妖书、梃击”为末,一手开创出明末两党对立的局面。又在集权于己身之后怠政三十余年。在神宗的催化下,两百多年几乎一成不变的官僚系统和治理体系进入了全面腐朽的最后阶段。阶级对抗、官民冲突、女真入寇。内外交困之下,帝国终于走到了灭亡的边缘。7月21日,朱翊钧晏驾,朱
历史 连载 37万字
神话版三国

神话版三国

坟土荒草
历史 连载 3215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