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渡华》转载请注明来源:白鹤看书baiheks.com
每遇雨水连绵,凌晖会同司水中大夫那帮臣工巡视汎河河堤。
凌文袤傍晚回府时在半道与凌晖打过照面,碍于臣工在侧,他只是下马行了个礼便先行回了府。
沐浴用饭过后,如往常一样在恒锦堂等凌晖。
半个时辰内,他在站与坐之间转换多次。
发髻未干,草草拢在颅顶,脸侧挂着一缕从发髻遗落的垂发,轻触脸颊好像有些痒,凌文袤抬手将那缕垂发牢牢地别进发髻,人直接坐在案上。
从前寄养在刘府,君子六艺是必须要学的课业,凌文袤曾也一度自恃为翩翩君子,又不失武将风骨,自从跟去舅父赫连度兴身边,他对这些仪表仪容也不甚在意了。
未入京之前,对于京中政权盘结,凌文袤粗略地知晓一些,如今这都是明面上的事。
若当年白氏一族不灭,长公主骆苕与皇太后慕容瑾联合朝臣,扶持骆骞坐稳帝位,灭的便会是凌氏一族。
慕容霆彦与凌晖虽为挚友,家国大事面前,必不会与凌晖站在一起,况且慕容氏一族与骆氏皇族早已家国不分。
只是,骆炜诠诛杀骆氏宗亲,夷白氏六族,打压慕容霆彦,看似为巩固皇权,实则也为凌晖扫清障碍,凌晖成了权势最大离皇权最近的人。
文死谏,武死战,抛开立场,白明绪一身忠骨绝对令人敬佩。而凌晖,一介异姓武官,在皇权之下如履薄冰,前不能进,后不能退,稍有差池终将粉身碎骨。
辅国功臣成为权臣,就再也没有回头路。
灯台上的烛火摇摇曳曳,凌文袤起身,向堂内一角的刀架走去,立在前面仔细端详。
架上横贯静置的长刀挺直,握柄磨损的异常厉害,鞘口提扣不见踪影,马皮所裹的鞘身革面斑驳,今早凌晖抽刀后,凌文袤看见刀身上有几处豁口。
一柄老旧佩刀,却依旧寒光逼人。
远在勍州的国柱大将军慕容烈,幸亏十年前得了一场卒中,被收去兵权,留其爵位、勋位,语焉不详半瘫在府,才不至于让孝玄帝骆炜诠动下杀念。
慕容霆彦早年遭孝玄帝骆炜诠全力打压,孝玄帝临死几月前将人再次重用,以图制衡凌晖,岂知慕容霆彦顺势而为,早与骆氏皇族划清界限。
骆炜诠诛杀宗亲功臣,拿什么继续匡扶大嵘?防止外戚干政又想外戚辅政,骆炜诠行将就木的时候才想起慕容霆彦。
晚了。
皇太后慕容瑾温婉恬淡,不争世事,背后却有一人牢不可撼,经年戍边的裴氏,宁西将军——裴山恭,承袭父爵安城郡公,自身又功勋卓然。
裴山恭与慕容瑾少时两情两悦,彼时尚为晋王的骆炜诠一心倾慕慕容瑾,骆炜诠捷足先登,求旨迎娶慕容瑾为晋王妃,皇帝应允,即指婚。最初,慕容烈并不看重晋王骆炜诠,奈何皇命不可为,唯有安抚慕容瑾。
就这样,一对天成佳偶,生生沦为政治联姻。
裴山恭一直未娶正妻,常年戍守边疆。
政局流转,亦不曾听闻骆炜诠对裴山恭动过杀心。
局势错综复杂,凌文袤抱臂而立,低眉沉思。
入京之后,关于骆苕的状况,他听凌晖讲过一二。
骆苕曾有十二支精锐亲卫和私兵无数,后来私兵被收,其中一支精锐亲卫被骆炜诠归缴在贺兰融麾下,其余十一支,一百三十二名精锐不知去向。
一百三十二人,这是个可以忽视却也刺目的数字。
归缴在贺兰融麾下的那支精锐亲卫十二人,如今跟着贺兰融每日浸在西市的喧嚣之中。
贺兰融虽为千狮卫统领,总管西市,北市,东市,但他大多出现在西市。贺兰融麾下除了那一支原本属于骆苕的精锐,其他人全是凌晖安排。
贺兰融的父亲贺兰永临,英年早逝,与大司寇贺兰启臻为兄弟,但兄弟二人心有嫌隙,平日并无往来,一直到贺兰永临离世,兄弟二人的嫌隙都未开解。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