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陆上这一路大军,辽泽、辽河、鸭绿水,皆是我方进军阻碍。”李恪指着地图又道:“若计算行军日程,此事须得计算进去。届时才能按时让两路大军合击平壤,大破高句丽。”

李恪最后又补充道:“此外,此次平定高句丽,父亲所选名将众多,儿臣纵然愚钝,经验亦不足,然一人计短,多人计长,合众将才智,定可攻无不克。如今不敢再做设想,以免犯下纸上谈兵之误。”

“吾儿能有此念头,朕可以安心了。”听李恪说了这么多,李世民终于认可了李恪代自己出征之事,“你首次领兵出征,要学习的事务繁多,你需谨慎从事,多多请教。”

“是。”

“若是之后去**与你母亲辞行……”说到这里,李世民又顿了顿,“无需对你母亲说是你自请前往,就说是朕的旨意。”

“多谢父亲!”李恪知道杨妃的毛病,感激的点了点头,“儿臣告退。”

李恪走后,李世民立刻拟定圣旨,以吴王李恪为三军总帅,刑部尚书、郧国公张亮改平壤道为百济道行军大总管,左领军常何、泸州都督左难当为百济道行军副总管,冉仁德、刘英行、张文干、庞孝泰、程名振等人为总管,率率江、淮、岭、硖劲卒4万3千人,乘500艘战船从莱州出发,渡黄海向百济进发。与此同时以英国公李绩为辽东道行军大总管,礼部尚书江夏王李道宗、镇军大将军卢国公程知节为辽东道行军副总管,张士贵、张俭、执失思力、契苾何力、阿史那弥射、姜行本、曲智盛、吴黑闼、李元正为行军总管隶之,率步骑6万从陆地向辽东进军。同时下诏令契丹酋长于勾折、奚酋长苏支、新罗王金善德等诸国君长领兵助战。至此,征讨高句丽之准备已经基本完成,只待择吉日便可出征。

“莫迟,父亲同意我领兵攻打高句丽了。”一回家,李恪便喜忧参半的对妻子说起了这个消息。“虽然出征之日尚未确定,但父亲已经下旨令我辖制三军,征讨高句丽了。”

莫迟勉强笑道:“这事我已经知道了。”

“知道了?”看着莫迟眼圈发红,显然哭过,李恪顿时纳闷道,“你怎么会知道?”

一二八最怕征战是离人

更新时间2013-9-1323:48:18字数:3370

莫迟调整了一下情绪,强行让自己保持镇定,开口道:“我今天,去了晋王府。”

“你去九弟那儿了?”李恪吃了一惊,顿时紧张起来。自从他看穿如果自己不去争那个位置,最后得到皇位的人会是李治之后,便对这个弟弟十分警惕。他从没想过,那个从小乖巧得简直有些懦弱的小九弟,竟然会狠下心对付自己。可见在皇位面前,他自以为的兄友弟恭都是梦幻泡影,根本是太过天真。更何况自从李世民隐晦提起有意传位给李治之后,夫妻俩对李治的提防可谓心照不宣。在这种情况下莫迟还去造访晋王府,实在让李恪觉得难以理解。“去他那儿做什么?”

“是九弟妹邀我过去的。”莫迟叹了口气,缓缓的说出了今天她会去李治府上的经过。

原来李治大婚,娶的是世家大族五姓七宗中王家的女儿,王氏以貌美著称,李治婚前也对自己这位准王妃十分憧憬。和之前的李愔一样,少年的李治,也难免将莫迟这个教导过自己的嫂嫂当成一种标准。而且李治久居皇宫,与莫迟接触得多了,更深知兄嫂之间的感情深厚,他少年心性,也难免异常羡慕。

可是大婚之后,王氏除去容貌确实端庄美丽之外,实在也端庄的太过分,其人言谈做派宛如木偶,令李治大感索然无味,因此如今仍是孺人萧氏更受宠爱。说起这位萧氏,在表面上还和莫迟算是同宗,萧氏的父亲是萧瑀的堂侄孙,在长安做些生意,而后这位生意人疏通门路,让人在李治耳边鼓吹萧氏美貌,李治听说之后便将其纳入了府中。或许因为这层亲缘关系,李治纳萧氏时本就将对莫迟的感情和憧憬转移到了萧氏身上,偏偏萧氏又是个知书达理、口齿伶俐的女子。虽然新婚,李治还不至于冷落了王氏,但王氏也感到十分失落,她偶然听说李治很尊重作为女师的三嫂,就下了请帖邀莫迟相聚,顺便想讨教一下夫妻相处之道。

——长安贵妇圈里,吴王没有庶子女的事情相当出名,私下不知有多少人羡慕莫迟,每每有筵席时偷偷向莫迟求教者也为数不少。王氏想为此求助于莫迟,倒也不是什么奇怪的事。

莫迟考虑许久,还是决定前往晋王府一行,顺便也能探一下李治的底。没想到除了李治之外,竟还遇到了下朝后来晋王府议事的长孙无忌。

“老师。”李治看到莫迟,笑着依旧以师徒礼相见,“今天怎么有空到治府上?”

“我来看看九弟妹。九弟不用太过客气,那都是过去的事情了。”莫迟挽着身边的王氏,亲昵笑道:“说起来,当年教导你的时候,我的年纪也和九弟妹差不多大,给这些弟弟们上课时,表面硬撑着,心里其实也是慌成一团呢。”说着,有意无意的将王氏向前推了半步。“弟妹年纪小,九弟若是当嫂嫂是老师,可要多多照应弟妹,她才嫁过门,想来心里也是慌张的很。”

“殿下回来了……”王氏本就听莫迟说了不少夫妻相处不可太过死板的话,再被莫迟这一推,虽然如常那般柔顺的向李治行礼,但眼角却难得露出一丝小女儿的羞态。她本就年轻美貌,看得李治也是呆了一呆,王氏不禁暗暗窃喜,对莫迟感激不已。

莫迟在一旁抿嘴微笑,心里却回想着王氏刚刚天真的向自己问起李治最近心事重重,每次和长孙大人谈完话,总是垂头丧气的时候,她这个做妻子的要如何开解。想到这些,她不免感叹王氏这副老实的性子,怎么可能斗得过宫里那位一句话带着玲珑心十八窍的武才人?也难怪最终她会落得个惨淡收场。

“王妃殿下没事时到处走走亲戚,倒好悠哉呀!”一旁被冷落的长孙无忌本就不忿,见是莫迟更是心头火起,偏又不好说出口,只拱了拱手便算见礼,而后和颜悦色笑道:“可是如今吴王殿下要上战场,恐怕王妃殿下今晚回家要好好准备一番了。说起来,吴王殿下倒是勇气可嘉,亲自请命前往战场,要代陛下总督三军,立军令状,誓要将高句丽泉盖苏文之首级献给陛下,这责任非小,吴王身体还未康复,此一去可是要辛苦了。”

上战场?深知大唐与高句丽开战迫在眉睫的莫迟听的心里一凉,竭力保持平静道:“殿下要上战场?能为父亲分忧,是殿下的荣幸。这事倒是多亏长孙大人相告。那既然如此,妾就先告辞回去了。府中必定有许多事务处理。”

莫迟当时说得轻巧,显得将此事看的很开。可是出了晋王府,莫迟的一颗心便已经沉到了地底,几乎喘不过气来。

历史上,李恪并没有参与到这场战争中,怎么现在还立下了什么军令状呢?这场战争,最后是以李世民御驾亲征却战败而还作为结束的啊!李世民倾全国之力,御驾亲征都没能打赢的战争,从未上过战场的李恪,真的可以得胜而归?越想越觉得心神不宁的莫迟,终于忍不住红了眼圈。

听完这一切的李恪,爱怜的吻去莫迟眼角的泪痕:“别担心,我不会有危险的。”

“这话我可不信。”莫迟皱起眉:“这是打仗啊,怎么可能没有危险?”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其他小说推荐阅读 More+
大奉打更人

大奉打更人

卖报小郎君
《大奉打更人》1-12册实体书已在天猫、京东、当当全平台发售。这个世界,有儒;有道;有佛;有妖;有术士。警校毕业的许七安幽幽醒来,发现自己身处牢狱之中,三日后流放边陲.....他起初的目的只是自保,顺便在这个没有人权的社会里当个富家翁悠闲度日。......多年后,许七安回首前尘,身后是早已逝去的敌人,以及累累白骨。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其他 连载 623万字
首席医官

首席医官

银河九天
挽救你的生命,即挽救你的政治生命。玄医曾毅的传奇
其他 连载 595万字
嫁给前任他叔

嫁给前任他叔

木兮娘
李稚被交往三年的男友绿了。阴差阳错,和前男友他叔在一块儿了。几周后,梁墨带着一帮兄弟出现在李稚面前——“大嫂,请对头儿负责!”整齐划一,铿锵有力。李稚被压着进民政局盖章,出门口,梁墨递给她一新婚红包。红包里安静躺着五张红票。“……”吓得烟都掉了。家宴上,前男友和小三喊梁墨“三叔。”李稚扔掉烟,慈祥的微笑“叫三婶。”遇见你之前,我没想过结婚。遇见你之后,我没想过别人。——《岁月无声》【括弧】这篇之前
其他 连载 31万字
大将

大将

红色十月
他来自当今,却回到了过去,他十八岁参军开始了他戎马一生,他从普通战士成长为共和国上将,从远征域外到横马东南亚。他“故土未复,军人之耻”为激励他一生的动力,他要亲手打造自己心中的山河,马蹋之处皆为国土。大将书群1:162760719(普通书群)2:272676321红色帝国(VIP书群)需截图验证。
其他 连载 519万字
修仙:我在现代留过学

修仙:我在现代留过学

脑袋大又秃
如同核武器只是科学的副产物一样,长生也不过是道途求索中的小小馈赠。新法道祖,大贤良师,万年来最强修士郑法真人招收亲传弟子,参考书籍如下:《符篆中的拓扑学——从小云雨符说起》《法器的人工智能研究:器灵初探》《九转金丹元素分解》《阵法通路基础》注:在《仙道》期刊上发表过论文者优先录取。
其他 连载 186万字
仙工开物

仙工开物

蛊真人
火山中,先贤大能遗留的机关仙宫,渴望着后继者。母亲舍命争取,获得仙宫宝印,临终托付宁拙。我佛心魔印!渡己为佛,渡人成魔。掌印者,轻刻心印,驭机关若羽。众人御之,神疲意重;宁拙则以一纵万,轻盈若舞。宁拙:“娘,孩儿一定不负您的嘱托,取得那仙宫!”正是:仙偶通灵秘,工巧合至理。开宇出新境,物华与天齐。古钟传法度,月下舞清辉。真身具万象,人间谁与敌!
其他 连载 73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