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绍华教完姐妹俩所有能记住的瑜伽体式,琢磨着是不是需要在房里装根钢管的时候,终于等来了蔡金山的好消息,新船建造完成,可以下水了!

朱秉仁带着村中各家主事之人,组织了一场低调而庄重的新船下水仪式。

众人看着塘中体型巨大,船身流畅的大船,震撼不已。

船头侧面【太微·镇南】四个大字金光闪烁,周边围绕太微垣的星图时隐时现。

为了这几个字,朱绍华特地培育了一批楠木,在树上雕刻出字体后切割下来,粘贴到褐色铁力木船体上,又利用【米面蓊】控制这些楠木分泌结晶体,就成了大名鼎鼎金丝楠木。

【宝树五型--太微级风帆战舰--镇南】

【排水量:4000吨(待定)】

【载重量:3200吨(待定)】

【船长:65米】

【船宽:14.5米】

【型深:12米】

【炮甲板长:50米】

【吃水深度:6米(待定)】

【桅杆高度:65米】

【风帆面积:4200平米】

【航速:10-12节(待定)】

【船员:100-120人(待定)】

三叔朱秉礼常年出海,对船只最有感触,问道:“绍华,这船得有二十丈了吧?我看着不比那些两千料的战船小。”

后世考证的两千料郑和宝船,船长61.2米,宽13.8米,这已经是朱秉礼所知的最大战船了。

至于传说中郑和船队中的五千料宝船,那实在是超出常人想象。

朱绍华看着眼前的【镇南号】也是满眼激动,哪个理工男能拒绝这样的大玩具呢?以前只能买个模型过手瘾,这会儿可是真正的大家伙了。

朱绍华设计的这艘【镇南号】,与两千料福船大小相仿,三层甲板,上层建筑采用三岛式,分别设置了一到二层的船首楼、船桥楼、船尾楼,三根桅杆。

至于其他数据,得下水了试一试才知道。

朱绍华可没有那么专业的船舶设计能力,他搞出这艘【镇南号】,还是靠的魔法植物,走的“大力飞砖”的路子。

这艘【镇南号】上还使用了几项尚未出现的新技术:飞剪型船艏、球鼻艏、舵轮、斯贝克锚,以及在大明普遍使用,但西方要在两个多世纪之后才引入的开孔舵。

这些东西几乎掏空了朱绍华的脑中,所有关于帆船的知识,让他第一次觉得跟别人斗键也是有点用处的。

飞剪艏能有效劈开波浪减小阻力,同时大大提高纵摇稳定性,减轻了埋首现象,同时还能抑制海浪上冲。前伸的船首使得上甲板增长,65米的船身长度,就一部分它的功劳。

球鼻艏能减少船体兴波阻力,有效提高船速。

舵轮相比于横舵柄或者垂直舵柄,操起来更加方便省力,而且舵轮可以设置在船尾楼之前,能够很方便的观察风帆状况,更便于操船。

斯贝克锚为无杆锚中的佼佼者,抛收方便,稳定性强,不伤船体。相比于现在笨重的船锚,重量轻了一半还多。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白鹤看书【baiheks.com】第一时间更新《大明:我与那些奇奇怪怪的植物》最新章节。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历史小说推荐阅读 More+
崇祯重振大明

崇祯重振大明

凤凰北斗
一个现代人穿越成为大明崇祯皇帝,重振大明朝的努力。以《崇祯长编》《崇祯实录》《酌中志》等为准,前期按真实历史上的时间线写。
历史 连载 138万字
神话版三国

神话版三国

坟土荒草
历史 连载 3215万字
泰昌大明

泰昌大明

魔法龟Revo
万历四十八年,大明朝已存续252年了。252年不仅是帝国的国祚,更是体制性土地兼并的持续时间。神宗以“倒张、倒冯”为始,以“三大争”为继,以“妖书、梃击”为末,一手开创出明末两党对立的局面。又在集权于己身之后怠政三十余年。在神宗的催化下,两百多年几乎一成不变的官僚系统和治理体系进入了全面腐朽的最后阶段。阶级对抗、官民冲突、女真入寇。内外交困之下,帝国终于走到了灭亡的边缘。7月21日,朱翊钧晏驾,朱
历史 连载 37万字
秦吏

秦吏

七月新番
战国之末,华夏千年未有之大变局。有人天生世卿。有人贵为公子。他却重生成秦国小卒黑夫,云梦秦简中的小人物。为免死于沟壑,为掌握自己命运,他奋力向上攀爬。好在,他赶上了一个大时代。六王毕,四海一!千年血统,敌不过军功授爵。六国豪贵,皆被秦吏踩在脚下。黑夫只想笑问一句: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南取百越,北却匈奴,氐羌西遁,楼船东渡。六合之内,皇帝之土。在他参与下,历史有何改变?秦始皇固有一
历史 连载 527万字
穿越之富甲天下

穿越之富甲天下

大篷车
好吧,这是一个关于发财和美女的故事。嗯,确切点说,是在古代捞银子和泡MM的故事........
历史 连载 172万字
晋末长剑

晋末长剑

孤独麦客
正如唐代诗人徐夤在《两晋》诗中所写的那般:“三世深谋启帝基,可怜孀妇与孤儿。罪归成济皇天恨,戈犯明君万古悲。”西晋得国不正,犯了太多错误,继承了东汉、三国以来的种种弊端。到了晋末,已经积重难返,亟待重新构建帝国的价值观及统治体系。但是“谁知高鼻能知数,竞向中原簸战旗”,历史没有给他们这个机会。自作孽,不可活。穿越者来到逐渐崩溃的西晋末年,他所能做的是——先活下来。
历史 连载 374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