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了油渣子再找来油罐子,将冷却的猪油倒进去,密封存起来。
等到时候差不多,谢熠又开始煮黍米饭,饭熟之后,他将冷却的肉包子放到饭面上蒸热。
最后他“自作主张”,挑了一小勺油渣丁子炒了一个青菜。
傍晚时分,谢明扛着农具,谢长福和陈氏一起到家。
三人才刚进门,谢熠便将热腾腾的饭菜端上了桌。
一锅热黍饭,五个肉包子,一盘油渣丁子炒青菜。
旁人看来或许简陋,但对谢家来说这样的饭菜一年也不得多见,实在是一顿大餐,至少是谢熠穿越以来吃得最丰盛的一顿。
谢长福向来鲜艳寡语,看了这样的饭菜,未免说道:“铺张了。”
陈氏却责备他道:“昨日说了孩子们正是长身体的时候,买都买了,今天是吃,明天也是吃。”
谢长福嗫嚅着嘴唇,终究不说话了。
陈氏道:“都坐下吃饭罢。”
谢熠将包子夹给陈氏和谢长福,说道:“特意给你们买的。”
两夫妇明显顿了一下,陈氏说道:“你们吃……”
谢熠却早有预料,他让谢明买的是五个包子,便将剩下的两个夹到谢明和谢富碗里,自己留了一个。
“我们一起吃。”
陈氏和谢长福心里一热,陈氏说道:“都吃,都吃。”
在谢熠这个小分配下,这顿饭虽然奢侈,但也吃得颇有滋味。
谢熠便趁这个机会,先跟家里人做个铺垫,让他们有个心理准备,免得到时候他忽然去了镇上,家里人难以接受。
“爹娘,镇上昌浩商行的董掌柜你们可认识?”
谢长福和陈氏略作回忆,陈氏道:“自然认识,你哥刚出生那会,董掌柜还挑担子到咱们村做买卖哩。”
谢熠道:“怪不得董掌柜也知道咱们家。”
陈氏道:“他那等生意人穿街过巷的,十里八乡都识得,你怎么提到他了?”
谢熠便挑今日和董昌浩在镇上相遇的事说了,只是隐去炼盐之事,最后才说:“爹,娘,要是董掌柜真有心邀我去他商行当学徒,你们是什么想法?”
谢长福和陈氏相视一眼,他们两夫妻其实向来由陈氏拿主意,陈氏向来也是个有主见的,在她心里,自己这个小儿子不比两个大哥,自小身子就弱,先前又大病一场,到底不合适跟他们种地的,她也一直苦恼如何给谢熠找个合适的出路,现在谢熠说有这样的好事,她当然一千一万个同意。
“董掌柜有这样的意思,爹娘自然欢欢喜喜让你去,只是……”
她拉长了尾音,说到底谢熠还只是十二岁的孩子,董昌浩可能说的是客套话,谢熠拿来当了真。
谢熠看出她的担心,说道:“长坤叔每日都在镇上和村里来回跑,而且跟董掌柜相熟,娘可以托他去问问。”
有谢长坤当中间人,这件事成了七八分。
果然,陈氏道:“若是有你长坤叔说话,娘放一百个心哩。”
谢熠道:“好,你可以跟长坤叔说说,董掌柜也物色了其他家的孩子,我们要是迟了,怕赶不上趟。”
陈氏道:“娘晓得了,明天去说。”
谢熠“嗯”了一声,有了这个铺垫,后面的事情就水到渠成了。
陈氏办事向来利索,第二日便去跟谢长坤说了这件事,谢长坤昨日听董昌浩夸了谢熠一路,陈氏不来找他他都要上门说的,自然乐意帮这个忙,当天赶车进镇便去探了董昌浩的口风,董昌浩做了数十年生意,何其精明,一听便知是谢熠的意思,或者说谢熠背后那位高人的意思,当即一口答应下来。
谢熠晚上便收到了确切的消息,一家人都为他高兴。
谢熠却先收住情绪,免得自己得意忘形,事情没有尘埃落定,银子没有赚到手里,他是一刻也不敢放松的。
后面两天,他在家里将提纯工具做了改进,准备了更多的优质木炭和细沙、干草之类,确保去了镇上给董昌浩演练的时候万无一失。
又到圩日。
谢熠起了个大早,吃过早饭,陈氏夫妇和他两个大哥照旧下地去,谢熠便在家中找来一个竹篮子,将炼盐提纯的工具装好,用一块花布盖上,再把他那半两银子带上,满心激动往谢长坤家走去。
能不能“逆天改命”,对他来说今天是关键的第一步。
谢长坤家门口,今日赶集的乡亲们又都聚了七八人,见谢熠来,纷纷“熠哥儿熠哥儿”打招呼。
谢熠一一回过,也问候了谢长坤和秀珍婶子,待得谢长坤装好车,一行人便继续往青川镇出发。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白鹤看书【baiheks.com】第一时间更新《寒门新贵(科举)》最新章节。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