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总结三国历史人物,有很多感触。

三国是一个群英荟萃的舞台,牛人的确一大把,“无双上将”潘凤,亦或者零陵上将邢道荣,又或者悍将刘三刀,这些人也都占据了一席之地,留下了精彩向片段,让人耳熟能详。

同时,这其中有也有很多惋惜,他们才华横溢,在三国舞台上绽放光芒,出道就巅峰,可是时也,命也,一瞬即逝。

其郭嘉便是令人痛惜的人之一。

三国迷中流传着这样一句话:“郭嘉不死,便无三国!”历史上的郭嘉真的有这么厉害吗?厉害到可以影响到历史的进程吗?今天咱们就来谈一谈。

三国时期人才的摇篮——颍川

东汉末年的颍川,是个神奇的地方。

汉朝时期,私学之风遍布中原,而又以颍川最盛。颍川本地的才子喜欢相互结交,相互交流,相互影响。许多来自全国各地的才子,不惜背井离乡,来到颍川求学。到了东汉末年,颍川地区人才济济,俨然成了全国的人才交流中心。

仔细看三国历史的人就会发现,很多谋士的故乡都是颍川,如荀彧、荀攸、徐庶、陈群、辛毗等。

当然,颍川地区还出了一位人才,叫郭嘉,字奉孝。

脱颖而出的郭嘉

上面说到,颍川地区人才济济,郭嘉想脱颖而出实在太难,他既没有荀氏叔侄那么强大的家族背景,又没有特别大的名气,想要得到诸侯的青睐并不容易,所以他一到弱冠之年(20岁),就选择了隐居。

郭嘉21岁的时候,被同郡的郭图举荐,前往袁绍处应聘。

面试结束后,郭嘉对这位老板不太满意,认为他没有王霸之气,很难成事,跟着他混不太明智,就拒绝了已经到手的offer,继续回老家隐居。这一次他蛰伏了整整6年。

公元196年,曹操的谋士戏志才因病去世,曹操悲痛之余,请求荀彧为他再物色一位好军师。

荀彧很为难,一来颍川地区的好友故交,如郭图、辛毗等人都在袁绍处;二来能和戏志才相比的人实在太少;其实最重要的,还是曹老板的脾气难以捉摸。思索再三,荀彧想到了隐居在家的郭嘉,但他不过26岁,年纪轻轻,能否胜任呢?荀彧心里没底。

面试那天,曹操和郭嘉谈了很久,谈当前的局势,谈未来的发展。2人互画大饼,聊得很投机。郭嘉顺理成章地接替了戏志才的位置,荀彧也松了一口气。

郭嘉的军师之路

郭嘉投靠曹操后,常提出与众不同的见解。其中在公元197年,曹操征张绣失败,袁绍却落井下石,写信羞辱。曹操有意和袁绍一战,又遭到众人劝阻,郭嘉此时提出著名的《十胜十败论》,分析得头头是道,但郭嘉年轻资历浅,军师团队很显然并不服气。

公元198年春,曹操征张绣后回到许昌,置军师祭酒一职,并表郭嘉担任此职,相当于是军师主管,或者第一军师。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白鹤看书【baiheks.com】第一时间更新《三国之开局继承楚霸王之勇》最新章节。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历史小说推荐阅读 More+
万亿军火之王

万亿军火之王

柯基丶
被大学死党拉来非洲搞军火创业,周正要面临的头一个重大考验是“如何不让公司破产”。凭着销售出身的三寸不烂之舌,以及满满当当7仓库的军火,直奔“万亿销售额”而去的周正,在动荡不安的世界慢慢改变着目标。待到一切尘埃落定,坐拥防务承包、军火销售、情报支持,一切与之相关配套产业的周正这才想起。自己最初的目标,好像也只是“混出人样”而已。——————————硬核向装备与现代战争文,有军火买卖更有拉开架势干仗,
历史 连载 24万字
北齐怪谈

北齐怪谈

历史系之狼
天保十年,英雄天子高洋弹奏起了髀骨琵琶,自弹自唱,伴奏曲响起,怪诞,荒唐,恐怖,绝望且痛苦。这一年,住在漳水边上的刘桃子兜住了些鱼,故事便开始了。
历史 连载 216万字
泰昌大明

泰昌大明

魔法龟Revo
万历四十八年,大明朝已存续252年了。252年不仅是帝国的国祚,更是体制性土地兼并的持续时间。神宗以“倒张、倒冯”为始,以“三大争”为继,以“妖书、梃击”为末,一手开创出明末两党对立的局面。又在集权于己身之后怠政三十余年。在神宗的催化下,两百多年几乎一成不变的官僚系统和治理体系进入了全面腐朽的最后阶段。阶级对抗、官民冲突、女真入寇。内外交困之下,帝国终于走到了灭亡的边缘。7月21日,朱翊钧晏驾,朱
历史 连载 37万字
亮剑

亮剑

都梁
版权信息书名:亮剑作者:都梁出版社:北京联合出版公司出版日期:2017-04ISBN:978-7-5502-3495-6
历史 全本 52万字
最强假太监:从推倒太子妃开始

最强假太监:从推倒太子妃开始

酱爆鱿鱼
李显穿越古代,成为一名假太监,在皇位争夺中初露锋芒,便被当朝太子妃相中……
历史 连载 260万字
崇祯重振大明

崇祯重振大明

凤凰北斗
一个现代人穿越成为大明崇祯皇帝,重振大明朝的努力。以《崇祯长编》《崇祯实录》《酌中志》等为准,前期按真实历史上的时间线写。
历史 连载 138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