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作不合》转载请注明来源:白鹤看书baiheks.com
就在贺渊吃着滋味古怪的梅花粥时,从他那里离开后的赵荞在回信王府的半道上,正正遇上鸿胪寺宾赞岁行舟。
其实赵荞在马车里,原本是没留意外头的。
倒是岁行舟认出了信王府的马车,笑着向车夫打了手势。
听了车夫通禀,赵荞倒也没做多想,撩起车帘打招呼:“行舟兄,这么巧啊。”
岁行舟笑睨她:“巧什么巧?我去信王府,三公子说你上贺大人家了,我正说往贺大人那里找你的。”
岁行舟到底是个文官,平素在鸿胪寺当值无需如何走动的。今日这穿了半座城地来回跑,累得他在这大冷天里双颊竟带了热腾腾红晕。
他本就是个斯文白面的俊秀长相,面上稍稍一红看起来就很明显。
跑这么多路也非要找到她不可,看来是真有事的。
赵荞歉意地弯了眉眼:“害你跑这么多冤枉路,是我的不对。你吃过午饭了么?”
“实不相瞒,早饭都没吃。”
岁行舟笑。
“那你上来,咱们去馔楼。正好我也没吃,”赵荞大大方方邀他上车,“有什么事,咱们边吃边聊。”
馔楼是赵荞名下的产业,离这里就五个街口的距离。
“行。说起来都快半年没见了,也正好叙叙闲话。”
岁行舟倒也不忸怩。
上回见面还是六月,赵荞有事去鸿胪寺找的他。
之后岁行舟随鸿胪寺卿前往沿海的沅城,接待一队外海番邦来使,昨日才回京来的。
这一转眼夏衫都换冬袍了,可不是半年没见么。
到了馔楼,赵荞直接领着岁行舟楼上的向阳雅阁。
阮结香去吩咐菜色,两人便坐在阁中喝茶叙话。
岁行舟解下荷囊,从里头取出一个还没半个巴掌大的绒布小锦囊。
“这是行云给你的生辰贺礼。她在信里说,你们王府有规矩,家中双亲健在是不能轻易大肆庆生的,特地叮嘱我定要这月廿二之前将东西给你。”
岁行舟的妹妹岁行云在武德四年秋入了军籍,如今是驻防北境边关的一名前锋营小将军。
赵荞与岁行舟原本八竿子打不着,全因岁行云的缘故才熟络起来。
说来令人莞尔,这俩姑娘是十一二岁时在街面上认识的“江湖朋友”。
虽两人家门出身别如云泥,并不经常腻在一处,却是“有事说一声就行”的那种交情。
早年岁家拮据,岁行云入国子学名下雁鸣山武科讲堂读书的事,还是靠赵荞帮忙才成了的,因此岁行云很记她的情。
岁行云投军从戎后一直驻防北境,三年来就回来过两次,但与赵荞之间一直没断音讯。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