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又愣住了。

第一题:忽略空气阻力的情况下,一轻一重的两块石头从同一高度落下,哪块先落地

下面有四个选项。

甲:重的。

乙:轻的。

丙:同时落地。

丁:不知道。

第二题:王小明的爸爸有三个儿子,大儿子叫大毛,二儿子叫二毛,三儿子叫什么

下面同样有四个选项:

甲:三毛。

乙:四毛。

丙:五毛。

丁:王小明。

第三题很简单,只有一句话:芙蓉园里种了多少棵梅树

第一题不用说了,两块石头同时落地,这是当今陛下亲自验证过的,万万不能答错,第二题看似莫名其妙,其实是算学题,大儿子叫大毛,二儿子叫二毛,三儿子肯定叫三毛,送分。

至于第三题,芙蓉园种了多少棵梅树,这他们哪里知道

第三题先跳过,好在后面的题都开始走向正常,时间有限,众才俊们开始奋笔疾书

考场之外,亦是有书院的巡考聚在一起,共同分析着一份试卷。

试卷的整体质量,他们是满意的,但对于这试卷上的前三题,他们也很无奈。

前两道题是陛下亲自出的,他们不敢提出异议。

两块石头落地的问题,早已有定论,若是还有人答错,便不得不怀疑他们是不是别国派来的卧底,就算不是,连著名的“小环自由落体定律”都不知道,未免太过孤陋寡闻,也太不尊重陛下,所以,但凡答错这第一道题的,直接淘汰。

至于第二题,他们只能将之理解为,答错这道题的人,脑袋可能有什么问题,而脑袋有问题的才俊,自然是不能娶公主的,答错这一道题的,也会被直接淘汰。

第三题是寿宁公主亲自出的,芙蓉园里面有多少棵梅树,他们也不知道,不过这道题是没有分值的,但却有一个规则。

在答对前两题的情况下,答对这一道题,不管后面答得如何,都可以直接进入武试的环节。

李易坐在考场之中,近乎敢肯定,第一道题,肯定是李轩那个不要脸的出的。

而他有百分之八十的可能,他会把答错这道题的人直接淘汰。

至于第三题,毫无疑问,是寿宁出的。

她在以前的信中说,她给芙蓉园三十六棵梅树,每一棵都起了名字,她没有问这些人第十棵梅树叫什么名字,已经算是很收敛了。

他走了一会儿神,继续答。

在他身旁不远处,那个胖子咬着笔杆出神。

他参加考试不是为了娶公主,是为了卖假试卷赚钱的。

所以他不打算答,可要是交白卷,会不会被当做是不尊重公主被抓起来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历史小说推荐阅读 More+
我在现代留过学

我在现代留过学

要离刺荆轲
所谓天子者,父天母地,为天之子!或曰:天子做民父母,以为天下王!而朕,曾为天子!承六世之余烈,邵述先帝之志。鞭西贼而惩旧党,所能必为,所伐必克,扫皇宋百年之积弊,使天威远畅,丑氐震叠!奈何天不假年,英年早逝!幸上苍哀怜,使朕于九百年后重活,留学于现代之世,经历科学之盛!如今!朕留学归来,重归少年。三尺长剑在手,问尔群臣:何日缚得苍龙?
历史 连载 402万字
穿越之富甲天下

穿越之富甲天下

大篷车
好吧,这是一个关于发财和美女的故事。嗯,确切点说,是在古代捞银子和泡MM的故事........
历史 连载 172万字
黜龙

黜龙

榴弹怕水
此方天地有龙。龙形百态,不一而足,或游于江海,或翔于高山,或藏于九幽,或腾于云间。一旦奋起,便可吞风降雪,引江划河,落雷喷火,分山避海。此处人间也有龙。人中之龙,胸怀大志,腹有良谋,有包藏宇宙之机,吞吐天地之志。一时机发,便可翻云覆雨,决势分野,定鼎问道,证位成龙。作为一个迷路的穿越者,张行一开始也想成龙,但后来,他发现这个行当卷的太厉害了,就决定改行,去黜落群龙。所谓行尽天下路,使天地处处通,黜
历史 连载 497万字
亮剑:团长你给我留点

亮剑:团长你给我留点

浮云里的风
李晋重生亮剑世界,成为新一团的一名小排长,并获得了战备系统,只要打鬼子,就可以获得贡献点兑换武器和粮食。面对如此诱惑,他果断带着手下去打鬼子,武器换了一批又一批,当李云龙知道后,直接跑过来打劫。“团长
历史 连载 496万字
秦吏

秦吏

七月新番
战国之末,华夏千年未有之大变局。有人天生世卿。有人贵为公子。他却重生成秦国小卒黑夫,云梦秦简中的小人物。为免死于沟壑,为掌握自己命运,他奋力向上攀爬。好在,他赶上了一个大时代。六王毕,四海一!千年血统,敌不过军功授爵。六国豪贵,皆被秦吏踩在脚下。黑夫只想笑问一句: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南取百越,北却匈奴,氐羌西遁,楼船东渡。六合之内,皇帝之土。在他参与下,历史有何改变?秦始皇固有一
历史 连载 527万字
晚明海枭

晚明海枭

朱楼醉茶
明末什么最重要?钱财!有钱才能爆兵,有兵才能争霸。所以林海早早就确立了目标,先垄断马六甲海峡以东的海贸,再殄灭建虏、扫清流寇,捎带手在东瀛南洋搞搞殖民。当然,还要把半截入土的大明埋了,新的帝国就建立在晚明的坟场上,充分吸收这具腐朽躯体中所蕴含的养分。商帮行会、市镇经济、侈丽风俗、市井文化……当晚明社会的这一切和具有海洋基因的新生政权相结合,这将是一个不一样的帝国。
历史 连载 42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