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官不水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白鹤看书baiheks.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当日。

监察御史里行周元便将弹劾首相章得象的章疏经由银台司呈递到了禁中。

台谏最牛的地方。

便是可越过中书,将章疏直呈君主。

随后,在周元意料之中,赵祯审阅后,选择了留中不出。

两日后。

大宋朝堂每年几乎都会发生的【君臣极限拉扯类礼仪大剧】开始上演。

首相章得象以年老体弱,落齿有五,不能胜任首相之职,乞请去职,皇帝赵祯不允。

章得象再次请辞,赵祯仍不允。

章得象接着请辞,赵祯依旧不允。

章得象又又请辞,赵祯还是不允。

……

臣子拼命请辞,皇帝死活不让。

此乃朝堂上的经典节目,这种请辞分两种,一般都出现在老臣或重臣身上。

其一,演戏类请辞。

官员知晓皇帝不可能罢黜自己,但因某事与皇帝产生了间隙或想要达到某种目的,便以此向皇帝施压,最后基本以皇帝低头而结束。

其二,就是真心不想干了。

皇帝面对这种情况,为展现自己的贤德、仁善、君恩,便须装不同意,诚恳挽留。

在臣子写了数道请辞奏疏后,皇帝才会以“朝廷痛失贤才、朕甚是悲伤”等语词,勉强应允。

章得象,显然是第二种。

今年年初,他便有退隐的打算。

五日内。

章得象连上十余道请辞奏疏。

一些臣子也开始陪着演戏,纷纷上奏表示,朝廷不可缺少了这位柱石之才。

赵祯在奏疏上批注,表明自己的不舍与悲痛。

这样闹腾一番,证明了君贤臣忠后,赵祯才免去其首相之职。

一番厚赏之后,让其以检校太傅、同平章事为镇安军节度使。

这样做,也是为了让其它臣子看到君恩厚重。

只要为朝廷出力,便能名利双收地安享晚年。

紧接着,中书职位变动。

枢密使杜衍成了首相,参知政事贾昌朝成了枢密使。

在大宋,枢密使和参知政事调个的情况很常见。

枢密使之职,几乎是拴条狗都能干。

与此同时,赵祯欲提拔知青州的陈执中为参知政事。

听到这个消息后。

谏院的蔡襄和孙甫顿时坐不住了。

在大宋。

朝堂官员有一条很严重的鄙视链。

进士出身的官员看不起恩荫出身的官员,恩荫出身的官员看不起吏人出职的官员。

而以上三者,皆看不起靠军功补授的武官。

陈执中的父亲乃是太宗真宗期的宰相陈恕,其以父荫入仕,当下的名声官绩都很一般。

恩荫出身之人,大多只能得个闲职,除非有大功绩。

像苏舜钦这样的官二代,恩荫为官很容易。

但还是拼了命读书,以考中进士为荣,就是这个道理。

中书相公、枢院三司要职,那都是为进士出身的官员预留的。

蔡襄和孙甫认为陈执中“资浅自负,不学无术,非宰相器”。

二人入垂拱殿,与皇帝赵祯理论,吵得不可开交,最后也没有辩出一个结果。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历史小说推荐阅读 More+
嫡女荣华路

嫡女荣华路

夜子莘
重回长安,苏筠只想看书,品茶,下棋,作画,悠哉一世,不料那个权倾朝野的冷面摄政王有事没事往她身上贴。苏筠“王爷,臣女此生不嫁。”穆焕“你小时候救过我,养过我,还让我跟你睡一个被窝。我必须以身相许!”看文悉知本文架空,一切设定跟随作者意愿,考据党免入;谢绝一切形式的扒榜内容标签天作之合穿越时空青梅竹马主角苏筠,穆焕┃配角┃其它
历史 连载 42万字
穿越之富甲天下

穿越之富甲天下

大篷车
好吧,这是一个关于发财和美女的故事。嗯,确切点说,是在古代捞银子和泡MM的故事........
历史 连载 172万字
晚明海枭

晚明海枭

朱楼醉茶
明末什么最重要?钱财!有钱才能爆兵,有兵才能争霸。所以林海早早就确立了目标,先垄断马六甲海峡以东的海贸,再殄灭建虏、扫清流寇,捎带手在东瀛南洋搞搞殖民。当然,还要把半截入土的大明埋了,新的帝国就建立在晚明的坟场上,充分吸收这具腐朽躯体中所蕴含的养分。商帮行会、市镇经济、侈丽风俗、市井文化……当晚明社会的这一切和具有海洋基因的新生政权相结合,这将是一个不一样的帝国。
历史 连载 42万字
回到过去做财阀

回到过去做财阀

小鱼的命运
这是一个大洗牌的时代,旧霸主已经退位,新霸主尚未上位!这是一个回到过去,在这个大洗牌的时代,最终成为当世第一财阀的故事。国家拥有财阀?分明是财阀拥有国家好吧!本书又名《回到二战财阀立国传》,《南洋财阀立国传》,《开局欧洲,立国南洋》,《开局财阀,截胡小日子》……————书友群:739209015欢迎大家加入,一起讨论剧情
历史 连载 541万字
绍宋

绍宋

榴弹怕水
绍者,一曰继;二曰导。公元1127年,北宋灭亡。旋即,皇九子赵构在万众期待中于商丘登基,继承宋统,改元建炎。然而,三个月内,李纲罢相,陈东被杀,岳...
历史 连载 417万字
承汉

承汉

会翻书的笔
当群雄落幕之时,谁来传承强汉之风!207年冬,刘备三顾茅庐请诸葛亮出卧龙岗。一樵夫突然冲出,众人误以为刺客。自此,匡扶汉室的大业中,梁甫成为那颗闪亮的新星。又名:《那天我和孔明一起出的山》、《开局刺杀刘备》
历史 连载 24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