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山位于陕西北部、榆林中部偏西,横亘千余里,地势险要,因境内有横山山脉主峰而得名,横山山脉起自六盘山脉,掠西夏,东迤入陕,经长城附近,终黄河岸边,层峦迭嶂,群峰耸立,险峻峥嵘。境内较大山头有八千余座,横山山势雄伟,风光秀丽。

宋元丰中名将种谔上言:“横山延袤千里,多马宜稼。”

横山原是西夏进攻赵宋王朝的最前沿基地。两国也以横山为分界线,大体上,横山以北,尽为西夏所有;以南则属宋界。

当初,自宋真宗将横山连同灵、夏二州全都给了李德明之后,党项人才真正拥有了立国的根基。

可以说,没有横山就没有西夏,横山对于西夏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几方面:

一、横山地区不但山势纵横,而且水力丰富,无定、大理、吐延、白马等河流纵横交错,使得横山成为除灵州、凉州、肃州之外,西夏最肥庶之地。其畜牧业和农业十分发达,是西夏进攻赵宋王朝最主要的就粮区。

二、横山东部的茶山、蕸芦山是西夏盐铁的主要产地。

三、世居横山地区的横山羌,是西夏兵员的重要来源,其勇悍善战,冠绝西夏。

四、横山地势险峻,十分难攻。西夏在横山地区的山险之地修建了三百余处堡寨之后,横山就成为宋军北进灵州的第一道、同时也是最难以逾越的障碍。而西夏仰仗横山之险,直接阻隔了赵宋王朝自天水到大同一带的交通线路。同时,西夏军自横山聚集之后,漫长的宋夏边境线随时随处都能成为其突破的目标,庆历大增兵之前,赵宋王朝在西北四路的焦头烂额除了因机动性差外,与西夏占据了横山这一有利的地势不无关系。

简单的说,横山对于西夏而言,其重要性就如同幽云十六州对于大辽王朝一般,进可攻、退可守,同时还是重要的农业、经济基地。

而失去横山的赵宋王朝,在战略上也极度被动,鄜、延、环、庆、泾、原、秦、陇等州县时刻处于西夏军的威胁之下,由于机动性差不利救援,赵宋王朝只能分兵驻守。如此,又给了西夏军逐个击破的机会,三川口、好水川、定川寨这三场宋军的败仗,无一不是被李元昊利用机动性优势以多围寡而导致的。

而在进攻上,宋军的被动更为明显。失去横山这个天然的前线补给基地之后,宋军进攻西夏时只能靠民夫负粮穿越七百里瀚海进行补给,一旦后勤接济不上,便只能不战自退。

“若得横山、天都,亦非常不世之功也。朝廷出师常为西人所困者,以出界便入沙漠之地,七、八程乃至灵州,既无水草,又无人烟,未及见敌,我师已困矣。西人之来,虽已涉沙渍,乃在其境内,每于横山聚兵就粮,困以犯塞,稍入吾境,必有所获,此西人所以常获利。”

哲宗元符年间曾布的这番话,无疑将横山对于宋夏两国间战略主动权的重要性完全道出。

也就是,拥有横山者,即可稳立不败之地。

赵佶即位后,任命童贯总领永兴、鄜延、环庆、秦凤、泾原、熙河六路边事。

师出李宪之门的童贯,继续推行浅攻进驻之策,步步向横山蚕食。

宣和元年四月,童贯以种师道、刘仲武为将,分率鄜延、环庆两路兵马出肖关,进击横山。西夏军大败,野战精锐被歼灭殆尽,横山更是被宋军全数夺取。范仲淹、韩琦、李宪和章楶们埋下了种子,终于在徽宗朝时由童贯摘下了果实。赵宋王朝的横山攻略取得了完美成功。

自范韩首议,到元丰年的大举伐夏,再到李宪的据险进筑,终于在哲宗年时由章楶进一步完善为浅攻进筑。

这长达几十年的战略演变,每一次完善都是宋军在付出惨痛代价之后所进行的调整和修正,而最终也证明了不断完善之后的横山攻略,对于西夏而言就是一次又一次的毁灭性打击。

宣和之败后的西夏已经处于亡国边缘,尽管核心地区灵夏等地未受损失,但是横山的丢失已经使西夏完全失去了地利优势和战略主动权,进可攻退可守的宋军只需再加把劲,就可兵入兴庆府。

只可惜,后来耶律延禧以出兵作为威胁,让赵宋王朝暂时放弃了收复西夏。

这也坚定了赵佶、童贯的联金灭辽收复燕云十六州的决心。

再加上爆发了四大寇起义瓜分赵宋王朝疆土等事。

赵宋王朝失去了北面的江山,大元帝国接管了陕西。

而在这个过程,西夏趁机将他们的生命线横山地区彻底夺了回去,并且还占据了不少原本属于赵宋王朝的疆土。

——就在江鸿飞灭宋的同一时期,宋夏战事又起。在这次赵宋王朝与西夏王朝的最后一次战争中,宋军丧师失地,节节败退。

西夏王朝尽管强悍,但它地域狭小,国力有限,对大元帝国没有致命的威胁,然而金国则完全不一样,它是江鸿飞的心腹大患。

所以,江鸿飞回到燕京亲自对付金国,让乔道清、韩世忠、吴玠、折可求、耶律大石、岳飞等人,一边彻底收复陕西,一边防御西夏王朝。

陕西原本是赵宋王朝士马精强之地,没那么好打下来,但由于赵宋王朝将陕西的精锐全部调走去东南平定叛乱,又让范致虚带着剩下的西军出陕西去勤王救驾,加上指挥系统混乱——在赵宋王朝的设计下,陕西既有陕西六个经略安抚司的部队,又有河东经制使的部队;再加上代行陕西制置使之职的鄜延路经略安抚使王庶又素无威信,难以指挥其它五路宋军。

所以,大元军渡过黄河后,仅用一個月的时间,便先后拔攻延安府的东城、凤翔府、长安、秦州等地,击溃了鄜延、永兴军、秦凤三个经略安抚司的主力。

紧接着,大元军在占领秦州后,溯渭水西行,攻占了熙州、巩州,然后继续西进,横扫了陕西六路。

陕西民风确实彪悍。

尽管西军的主力已经不在陕西了,但陕西各地民众纷纷响应鄜延路经略安抚司的号召,起义抗击大元军。孟迪、种潜、张勉、张渐、白保、李进所领导的数支义军,都有较强的力量。

有些起义军还配合鄜延路经略安抚司,差点趁大元军兵力空虚之机从大元军的手上抢走同州、陕州。

同州位于长安以东的渭水北岸。由于渭水南岸地形狭窄,重兵不易展开,因此同州就成了进攻长安或拱卫长安的一个重镇。不仅如此,它还是潼关和蒲津关防御体系的一个重要支撑点。要是让宋军控制了同州,就切断了长安之大元军与潼关和蒲津关之大元军的联络。而陕州也能切断陕西大元军与河南大元军的直接交通。

如果陕、同二州被宋军夺回,大元军的后路就会被切断。

好在,在最后关头,岳飞率大军赶到,增援了同州和陕州,打退了陕西的一众义军。

后方无忧了之后,吴玠和耶律大石留下驻守即得陕西之地,乔道清和韩世忠继续攻打凤翔,接着,韩世忠率领一支分军收复了泾原路。

大元帝国尽得陕西六路了之后,江鸿飞派仇悆担任京兆知府,折可求兼任延安知府,被江鸿飞礼贤下士亲自招降的唐重担任庆阳知府,不久前战败投降的王庶担任凤翔知府,乔道清亲领渭泾原西安会五州、德顺镇戎怀德三军,耶律大石亲领熙河兰廓四州。

江鸿飞给这六人的命令是招安陕西的义军,治理陕西六路。

很快,大元帝国就在陕西六路展开了轰轰烈烈地公审、分田、分粮行动,消灭赵宋王朝在陕西的统治基础。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白鹤看书【baiheks.com】第一时间更新《仙侠版水浒》最新章节。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历史小说推荐阅读 More+
苟在明末当宗室

苟在明末当宗室

夜深
朱慎锥来到大明成了宗室宗室实在不好混,俸禄克扣还要拖欠,家里吃了上顿没下顿更要命萨尔浒明军大败,万历也没多少活头了,乱世将至,躺平就是死,总得搏一搏吧?
历史 连载 255万字
大将

大将

红色十月
他来自当今,却回到了过去,他十八岁参军开始了他戎马一生,他从普通战士成长为共和国上将,从远征域外到横马东南亚。他“故土未复,军人之耻”为激励他一生的动力,他要亲手打造自己心中的山河,马蹋之处皆为国土。
历史 连载 519万字
秦吏

秦吏

七月新番
战国之末,华夏千年未有之大变局。有人天生世卿。有人贵为公子。他却重生成秦国小卒黑夫,云梦秦简中的小人物。为免死于沟壑,为掌握自己命运,他奋力向上攀爬。好在,他赶上了一个大时代。六王毕,四海一!千年血统,敌不过军功授爵。六国豪贵,皆被秦吏踩在脚下。黑夫只想笑问一句: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南取百越,北却匈奴,氐羌西遁,楼船东渡。六合之内,皇帝之土。在他参与下,历史有何改变?秦始皇固有一
历史 连载 527万字
晋末长剑

晋末长剑

孤独麦客
正如唐代诗人徐夤在《两晋》诗中所写的那般:“三世深谋启帝基,可怜孀妇与孤儿。罪归成济皇天恨,戈犯明君万古悲。”西晋得国不正,犯了太多错误,继承了东汉、三国以来的种种弊端。到了晋末,已经积重难返,亟待重新构建帝国的价值观及统治体系。但是“谁知高鼻能知数,竞向中原簸战旗”,历史没有给他们这个机会。自作孽,不可活。穿越者来到逐渐崩溃的西晋末年,他所能做的是——先活下来。
历史 连载 374万字
非洲创业实录

非洲创业实录

恶的呃呃呃
重生霍亨索伦家族施瓦本支黑兴根王子,眼看欧陆风云,大战将起,这欧陆不待也罢。东非圈地,移民开发,农业立根基,一步一个脚印,借助危机实现工业化。
历史 连载 34万字
将军的小公主

将军的小公主

插柳成荫
宴国皇家子嗣单薄,皇帝膝下目前只有一位长公主赵安玥。赵安玥受尽宠爱,顺风顺水的长到十五岁,正值及笄前后,大宴和大祁迎来战事,大宴连连败退,无奈投降。最终割三城,并忍痛将唯一的公主嫁给大祁将军顾淮景。*成婚当日,顾淮景回到洞房中,看到的就是一地狼藉。小公主身穿红嫁衣,站在洞房中,抬起下巴,朝他哼了一声“这个房间以后就是我的了,这里不欢迎你。”他笑了笑。*又横又怂不作死就不会死但明知会死还是要作死的小
历史 连载 90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