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铁趁此机会,在村里大张旗鼓的对郝家大院进行扩建,不但将院墙加高,还在四周修筑了哨楼。

当年去开平旅游的时侯,他便对碉楼很感兴趣,当地富人修筑的碉楼,规模不大却很实用,能够有效抵挡强盗的侵扰。

高岭口据点的具体情况他已经在江文风口中得到证实,的确只有两具掷弹筒。

掷弹筒目的是弥补手榴弹和迫击炮之间的火力空缺,它发射的91式榴弹就是从手榴弹改进过来,利用破片杀伤,是单兵的恶梦。

但掷弹筒对夯土,石块,木材这类土木结构的碉楼却没什么作用。

小鬼子掷弹筒打得很准,郝铁自然会防着这一招。

更何况自己的目的是明修栈道,暗渡陈仓。

大院的修建掩饰住地道的挖掘工作,郝大勇、张柱等人甩开膀子,进度十分喜人,要不了多久就能挖通,那时就可以从郝家大院直接上山。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将郝家大院打造的可守可退,能够让这群没受过军事训练的民兵们增加存活率,毕竟他们和东洋鬼子的军事差距不可能在很短的时间内抹平。

鬼子人数极少,以后大量面对的还是汉奸和伪军,跟这些人渣相比,民兵还是能占据些上风。

干掉江文风之后,郝铁已经明确了下一个目标。

夺回耕牛。

这个目标有一定危险性,并且会让鬼子对郝家庄有所怀疑,但郝铁还是打算干它一票。

要不然这些耕牛迟早会进鬼子们的肚子里,村民以后的日子会相当难过。

村民们见会长修筑碉楼,都知道这位汉奸贪生怕死,胆大者吐着口水,胆小者心里盼着武工队从夜里来,将郝家大院一把火烧成白地。

……

“战争的目的不是别的,就是‘保存自己,消灭敌人’。

武器是战争的重要因素,但不是决定因素,决定的因素是人而不是物。

华夏会亡吗不会亡,最后胜利必定属于华夏。

咱们能够速胜吗不能速胜...抗战是持久性的。

此次战争发动于世界帝国主义,首先是***国家大崩溃的前夜,敌人也正是为了这一点才进行最后挣扎性的冒险战争。

所以,战争的结果,灭亡的不会是华夏!”

后院柴房中立着一块黑板,坐了七、八个人,大家目不转眼地盯着黑板前的郝会长,将耳朵竖起,生怕漏听了一个字。

每天郝铁都会抽出时间讲一会课,课本便是伟人所著的论持久战。

整本书虽然背不完,其中大体的意思基本知道,作为一名党员,认真研究过党史,郝铁教育这些部下绰绰有余。

一支拥有信仰的部队有着非凡的战斗力,大勇、张柱、孟彪、袁海等人有了伟人的指点,定能成为让敌人闻风丧胆的优秀军人。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白鹤看书【baiheks.com】第一时间更新《抗战从民兵开始》最新章节。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历史小说推荐阅读 More+
覆汉

覆汉

榴弹怕水
负大任,回千年,群雄并起三国乱,逞义气,斗江山,逐鹿中原起烽烟,狂风起,旌旗卷,刀关剑影月光寒,图天下,留美谈,万里山河碧血染。一个古汉语专业大学生坑爹穿...
历史 连载 503万字
晚明海枭

晚明海枭

朱楼醉茶
明末什么最重要?钱财!有钱才能爆兵,有兵才能争霸。所以林海早早就确立了目标,先垄断马六甲海峡以东的海贸,再殄灭建虏、扫清流寇,捎带手在东瀛南洋搞搞殖民。当然,还要把半截入土的大明埋了,新的帝国就建立在晚明的坟场上,充分吸收这具腐朽躯体中所蕴含的养分。商帮行会、市镇经济、侈丽风俗、市井文化……当晚明社会的这一切和具有海洋基因的新生政权相结合,这将是一个不一样的帝国。
历史 连载 42万字
黜龙

黜龙

榴弹怕水
此方天地有龙。龙形百态,不一而足,或游于江海,或翔于高山,或藏于九幽,或腾于云间。一旦奋起,便可吞风降雪,引江划河,落雷喷火,分山避海。此处人间也有龙。人中之龙,胸怀大志,腹有良谋,有包藏宇宙之机,吞吐天地之志。一时机发,便可翻云覆雨,决势分野,定鼎问道,证位成龙。作为一个迷路的穿越者,张行一开始也想成龙,但后来,他发现这个行当卷的太厉害了,就决定改行,去黜落群龙。所谓行尽天下路,使天地处处通,黜
历史 连载 497万字
神话版三国

神话版三国

坟土荒草
历史 连载 3215万字
大将

大将

红色十月
他来自当今,却回到了过去,他十八岁参军开始了他戎马一生,他从普通战士成长为共和国上将,从远征域外到横马东南亚。他“故土未复,军人之耻”为激励他一生的动力,他要亲手打造自己心中的山河,马蹋之处皆为国土。
历史 连载 519万字
民国投机者

民国投机者

有时糊涂
在中国出生,在美国长大,嗯,好吧,好吧,就是穿越这样的老套故事。这是我的第一部小说,如果您认为写得好,请投我一票,如果您认为写得差,请指正。读者群:黄埔军校第一期55374701(招生中)黄埔军校第二期81036724(已满)黄埔军校第三期33045967(已满)黄埔军校第四期85625983(已满)黄埔军校第五期894
历史 全本 835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