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郡大捷的消息传来京都的时候,上至达官显贵,下至平民百姓都沸腾了,就像是一瓢水倒进了油锅里,酒肆茶楼,街边小巷,到处都是谈论这件事的人。
这不怪他们,毕竟北边的五夷族一直都是大梁的心腹之患.
前朝皇帝曾经倾举国之力与五夷族大战于赤水之畔,可最后的结果却是一败涂地,整整二十万大军活着回去的只剩六千余人,据说江面上的水都被鲜血染红了,一个月之后方才褪去,这也是赤水名字的由来。
那一仗是前朝由盛转衰的开始,也是从那个时候开始五夷族善战的名声传遍了天下,前朝战败之后没办法,只能议和,从那以后每年都要送上大量的金银财帛,表面上说是赏赐,实际上就是花钱买平安,可就算是这样边境上也从来没有真正太平过,边境上的百姓一直饱受着敌国的迫害,而这样的习惯也一直从前朝延续到现在。
大梁开国至今已经经历了四位皇帝,每一任皇帝都算得上是贤明的君主,每一位皇帝也都将五夷族视为眼中钉肉中刺,他们上位的时候全都想过要除掉五夷这个心腹大患,可惜都没能如愿。
十年前,梁昭帝病重期间,十万五夷雄兵犯境,由五夷王亲自领军兵分三路,南下侵梁。
那时候皇帝病重,太子年幼,朝廷上下一片混乱,当卫国公范齐范老将军和他的三个儿子战死边关,同襄城破的消息传来的时候,整个京都人心惶惶,而日后的护国之壁,天策军统领李素,就是在那个时候横空出世,进入了众人的视野,也登上了历史的舞台。
梁昭帝不顾所有人的反对,在病床上亲自下旨,封李素为镇北将军,官至正二品,将北郡的军权和安危交到了一个来历不明的女人手上。
那时候很多人都觉得荒谬,甚至认为皇帝是病糊涂了,女人会些武功,上过战场的不是没有,比如说前朝开国的时候,鼎鼎有名的夫人,就曾陪着她夫君征战沙场,史书中记载的虽然不多,寥寥数语而已,但也算得上是一段佳话了。
可由皇帝亲自下旨册封,为将为帅,掌管兵权的女人,古往今来就李素一个。
没有人对她抱有信心,甚至悲观一点的觉得大梁江山完了,可仅仅是半年时间,李素打退了五夷族南下的步伐,收复了同襄城,让所有质疑她的人都闭上了嘴。
这十年来,边境上大的战争虽然没有,但小的摩擦就没停止过,因为李素和天策军的存在,五夷族的兵马再没有踏入过大梁边境一步。
直到一年前,以摄政王为首的主战派打着为先皇报仇的名号上书皇帝,说是经过多年的养精蓄锐,时机已经成熟,可以开战了。
皇帝虽然偏向主和,但是他当时也是骑虎难下,先皇的病逝固然有自身体弱的原因,但当初同襄城破,老将军战死,五夷人还送来了早年的和亲公主,也是先皇的亲姑姑的头颅,这些才是先皇病重的导火索。
皇帝如果不想背一个不孝的名声,他就不能反对这场战争。
整整一年的时间,整个朝堂上下都是紧绷着的,幸而有摄政王坐镇,才没有引起太大的乱子。
再之后,北郡大捷的消息就传来了。
天策军六万骑兵大破十五万五夷军,天策军统领带着一万轻骑彻夜奔袭,杀进了五夷王都,擒获了包括五夷王后,四位王子在内的三百多个皇亲国戚和贵族官员。
知道大本营被人端了之后,五夷王带着残兵,出逃北漠。
这一战不但让五夷国破,更是收复了被敌人夺去了数百年之久的北郡七州。
齐、宛、周、沽阴、虞夏等北郡七州是横亘在大梁和五夷之间的天然屏障,进可攻退可守,是非常重要的战略基地。
可以说就是因为北郡七州的丢失,才让这数百年来和五夷族的交战赢少败多,屡屡处在被动的地位。
而现在,北郡七州被李素和她的天策军夺回来了,这里面的意义甚至比五夷国破还要重大。
天策军统领李素的威望,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民间到处都流传着以她为主角的传奇故事。
你跑三家茶楼,三家都在讲李统领的事情,不讲没办法,不讲就得做好生意惨淡的准备,可凡事过犹不及,一旦超过了那条界限,就该有人头疼了。
就比如说皇帝。
皇帝今年二十岁,登基已经有十年了,虽然早就开始试着处理政事,但他手上的权力却不大,毕竟摄政王还没真正的还政与他,朝堂上他能决定的事情不多。
虽然憋屈了些,但摄政王势大,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好在他还有一个坚定的支持者,石淮覃石丞相。
为三朝元老,在朝堂上难得的敢和摄政王吵得脸红脖子粗的人,石丞相是正统皇权的绝对拥护者。
石丞相年纪大了,为人又忠心,皇帝平时还挺敬重他的,可这样的敬重在几次三番被他败坏了画的兴致之后,也不免添了几分不快。
“朕知道老丞相为国为民,一片忠心。”
皇帝丢开画笔,无奈的说道:“可朕总不能堵住天下人的嘴吧。”
“陛下!”
石丞相沉声说道:“李将军的声望日益高涨,整个北郡只知李素而不知大梁皇帝,更重要的是全国几乎一半的兵权都在她手上,而最骁勇善战的天策军也只听从她的号令,如此总总,陛下不得不防啊!”
“朕能怎么办?”
“首先,陛下需亲自下旨,让李将军回京,一旦她离开北郡,事情便好办多了。”
皇帝皱眉,“丞相是要让朕收回她的兵权?”
“不。”
很多事情上,石丞相看的比皇帝明白多了,“天策军只认人,不认符,除了李素,没有人能掌控这支狼一样的军队。”
“那丞相的意思是?”
“老臣要陛下纳李素为后!”
此言一出,一直安安静静当柱子的总管太监一个哆嗦,挺直了背。
而皇帝目瞪口呆,连说话都不利索了,“丞、丞相跟朕开玩笑吧......”
“老臣从不开玩笑,更不敢愚弄陛下。”
石丞相那张老脸严肃正直的堪比庙里供着的关公。
“可李将军比朕大了近十岁!”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小说推荐:《我这万恶的谪仙之姿》《星空职业者》《炮灰的人生2(快穿)》【手打小说网】《历史直播,开幕暴击》【小说书包】《少女的野犬》《石破天穿越令狐冲》【花瓣小说】《诡秘之主》
白鹤看书【baiheks.com】第一时间更新《那些反派》最新章节。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