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誉与忠诚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白鹤看书baiheks.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晋国的元戎权柄极重,将权柄行使到极致的元戎,哪个不是抓住机遇将家族的实力翻上个几个几番呢?

老智家是因为智瑩从荀氏别出的小宗,智瑩其实有担任过晋国的元戎,只是因为过于贪婪的关系,再来就是智瑩的儿子智朔这位下一任智氏继承人英年早逝,搞得智瑩万般经营在智朔病逝之后,老智家失去了卿位。

在晋国因为获得卿位使得家族发展起来,一旦失去卿位吃多少几乎要吐七八成出去,要不然很难得到好下场。

辛亏智瑩在离开人世之前与当时大宗之主中行吴进行了交易,老智家才得到荀氏与中行氏的共同保护,但是地位和威望不免要出现断崖式的下跌。

因为是“王侯将相有种”时代的关系,老智家从智瑩之后失去卿位,荀氏这边是程氏顶替了智氏的卿位,一直到智盈成长起来才重新获得卿位。

非常要命的是智盈年仅三十余岁也病重身亡,只留下一个十余岁的孩子荀跞,智氏家族在晋国的崛起再度搁浅了。

“尔祖一生艰难,我家一度难再获卿位,非刻意侍奉顷公,岂有今日?”智申在教导智瑶。

贵族并非生而高贵,无非就是把持了学习知识的权利,后天各种培养才产生了“智”,得以在黎庶愚昧的年代世代公侯。

公元前519年,中行吴病逝,荀跞孤苦伶仃,深恐被赶出六卿行列,积极侍奉晋顷公,晋定公彼此利用,共渡难关。

因为没有威望,再来就是自小命运坎坷的关系,荀跞在晋国六卿当中始终保持低调,不敢与其余强族进行明刀明枪的争斗。

那种行事方式也就注定老智家给其余家族一种软弱的印象,并且世人对智氏的印象没有因为智跞的地位一再上升而有改变。

智跞的地位是怎么一再上升的?其实就靠熬,担任下军佐的时候等下军将故去,排资论辈缓缓上升,熬资历熬到成为中军将了。

智瑶一边听着,一边心想:“晋文公时期设置三军六卿制度,绝对没有想到会把自己的子孙后代坑了吧?”

话又说回来,当时获得卿位的家族,不是晋国公族就是晋文公的得利干臣,再不然也有点沾亲带故。

另外一点,晋国没有设立三军六卿制度,哪来后面的一再扩张,又以晋地的贫瘠和多山去获得霸主地位呢?

所以了,以晋国的产出其实是没有资格夺取霸权,完全是依靠三军六卿带来的“军果主义”制度,凭借武力攻灭了一国又一国,进而又打服了中原列国,才获得了霸权。

晋国的卿位一般是顺位接替,好几次则是内战来决定卿位归属,好些卿位家族已经成为了史书上的符号,现在已经没有狐氏、先氏、郤氏、胥氏和栾氏这些家族了。

“大人,我闻刑鼎,上有‘始祸者死’一文……”智瑶知道那铁鼎就摆在宫城的广场,只是没有亲眼见过。

智申稍微一愣,问道:“为何有此问。”

智瑶说道:“中军佐命邯郸大夫迁徙五百户往‘晋阳’,邯郸大夫恐无有人质,卫来相攻,故而不从……”

这件事情发生在今年年初。

更早之前赵氏主动攻打卫国,获得胜利之后从卫国掠走很多黎庶,其中五百户被寄存在邯郸赵的“邯郸”那边。

以春秋……或者说以晋国的规则,谁的战利品就是谁的财产,并不属于国有,寄存在邯郸赵的五百户卫人当然是赵氏的财产,赵氏也就拥有全权处理权。

所以,五百户卫人不属于国家,同时也不属于邯郸赵,赵鞅想怎么处理就怎么处理。

那个“晋阳”则是赵氏刚刚开拓不久的新领地,一直以来也没有得到什么开发,赵鞅的本意是用五百户卫人去充实“晋阳”的人口,哪能想到自家的财产竟然会被邯郸赵扣下,一时间就怒了呗。

“邯郸赵乃是赵氏小宗,然已出五服,如我家与中行氏一般。邯郸大夫何来胆量私扣赵氏私产?”智瑶想事情的思维是用春秋时代,并不是现代人的思维。

这个也是智瑶“来到”这个“世界”六年的最大收获,清楚时代的不同,用现代人的思维来想事情和做事情会得到恶劣后果的。

当然,某天轮到智瑶能够作威作福的时候,什么思维都不是那么重要了。

铸刑鼎又约定“首祸者死”的赵鞅,他现在却是找到机会谋求发动内战来灭掉邯郸赵,就问讽不讽刺?

智瑶主动将话题引导到目前的局势上面,主要是想借智申的口去让智跞明白事情的严重性。

以晋国当前的格局,声势方面以赵氏最盛,论家族实力则是有点不好排了。

比如智氏看着没什么威望,但是老智家封地的数量却是排在晋国所有家族的前三。

也就是智瑶的年龄太小,算是识字的阶段,太多的文牍看不懂,否则多少是能从各类文牍来品一品老智家到底有多少家底。

现在的文字是大篆,智瑶便是习得现代所有文字也是无用,需要重新认字。

当然,目前仅有极少数人搞过“人口普查”,领地内有什么资源,又是都是哪些资源种类,其实大多数家族压根就不知道,同时也没有想过去知道。

智申明显没有听懂智瑶想表达的意思。

只是吧,成年人愿意跟连“总角之年”都不是的幼童聊天,顶多算是一种亲子互动而已,哪里会去思考孩子到底说了哪些有内涵的话。

智瑶就一个意思!

赵氏跟邯郸赵都姓嬴,但是他们已经出了五服,再有赵氏覆灭时小宗邯郸赵不但坐视,还有那么点落井下石的举动,赵武复立赵氏没有立即跟邯郸赵翻脸,后继的赵氏几代宗主也没有找邯郸赵算账,算是非常能忍了呀!

老智家虽然姓姬……,或者说老智家虽然跟中行氏同一个祖宗,从荀林父这一代起,荀氏别出了中行氏和智氏,到智跞这一代人恰好是第五代,过了智申这一代人就是出了五服。

哪怕是智瑶没有去多探查,邯郸赵这一次理亏,中行氏和范氏摆明了就是要对赵氏搞事情,小矛盾会变成大矛盾,大矛盾一旦爆发说不准又要有卿位家族被灭,老智家不可能独善其身,更加不能摆烂的啊!

智申在智瑶重复的提出某个论调的时候,渐渐听懂也让脸色变得越来越奇怪。

看样子好像不是亲儿子,智申就要一巴掌直接扇死智瑶了。

“勿忘中行穆子看顾之恩。”智申说道。

当前的贵族有自己的家学,一般在识字的过程中会一边教导一些历史。

智瑶没有忘记所学,尤其对栾书欠下郤氏大恩情无法回报,然后搞死郤氏的那一段历史极为深刻。

因为栾书开的坏头,恩将仇报在晋国已经是一种流行,老智家同样有过这种情况,只是没有干得多好。

那是发生在智盈那一代人身上的事情,老智家受了赵氏的恩惠,智盈本着难以还清的心理开始算计赵氏,倒霉催的是智盈只是布局没有付之行动就突然病逝了。

文的课学讲完,接下来就是轮到武的。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小说推荐:《无限恐怖之这个中洲很叛逆》《放学等我》《疫病之上》《上流玩法》《趋吉避凶,从天师府开始》【小说书包】《古代农家养娃种田日常》《别再催眠我了,反派皇女!》《好男人系统[快穿]》《苟道修仙,从种田开始

历史小说推荐阅读 More+
笼中雀

笼中雀

Miang
晋江金牌推荐vip2017-11-13完结总书评数1854当前被收藏数5233魏国摄政王萧骏驰,求娶齐国公主姜灵洲。姜灵洲知道,此去他乡,远嫁敌国,怕是要郁郁此生,做一只老死宅内的笼中雀。但是……萧骏驰爱妃,请出笼。姜灵洲笼里挺好的,妾身懒得出去。谁是谁的笼中雀,并不好说~一句话摄政王与他的小仙女互相驯养的故事。阅读须知1.1v1,he,双处,甜宠不虐。2.全文架空,谢绝考据。内容标签甜宠主角姜灵
历史 连载 65万字
太子妃养成手册

太子妃养成手册

柳绪琬
晋江vip2017-10-27完结总书评数155当前被收藏数1453傅采蘩家遇不幸,被淑妃娘娘接入宫中。本想好好养大,给一岁的小儿子做媳妇,哪料到长大后却被大儿子给截了胡。傅采蘩三哥哥,今天太子哥哥欺负我。当日,太子被揍。傅采蘩三哥哥,今天公主姐姐抢走了我的漂亮裙子。当日,公主被揍。傅采蘩三哥哥,今天先生布置的功课好难。赵恪嗯,那三哥哥帮你写。没有什么是三哥哥搞不定的,除了一个太子之位。直到有一天
历史 连载 32万字
黜龙

黜龙

榴弹怕水
此方天地有龙。龙形百态,不一而足,或游于江海,或翔于高山,或藏于九幽,或腾于云间。一旦奋起,便可吞风降雪,引江划河,落雷喷火,分山避海。此处人间也有龙。人中之龙,胸怀大志,腹有良谋,有包藏宇宙之机,吞吐天地之志。一时机发,便可翻云覆雨,决势分野,定鼎问道,证位成龙。作为一个迷路的穿越者,张行一开始也想成龙,但后来,他发现这个行当卷的太厉害了,就决定改行,去黜落群龙。所谓行尽天下路,使天地处处通,黜
历史 连载 497万字
那年,那雪,那个醉酒书生

那年,那雪,那个醉酒书生

一只小冻离
关于那年,那雪,那个醉酒书生:“顾川,你要造反吗!”“陛下,臣冤枉啊!”“那为何玄月军统领、白莲教圣女、影衣密卫、珈蓝女王、道宗行走……都在你这里!”顾川发誓,一开始他只想躺平。可躺着躺着,身边跟随的人就越来越多了。没办法,他只好提枪上马,安定天下!武凰元年,女帝登基。金銮殿上,女帝质问:“顾川,你这是要以下犯上吗!”“陛下,臣不敢!”“你敢!”
历史 连载 118万字
汉风烈烈起南洋

汉风烈烈起南洋

人到中年纸老虎
1765年,周子布来到大幕将要拉开的南洋,他穿越成了河仙鄚家的子弟。在这风云激荡的前夜,他该如何整合纷乱的华人势力、对抗欧洲殖民者的压榨?甚至北望故国,神州陆沉的悲剧何时结束。嗯,不如定个小目标,先从娶华人英雄吞武里大帝郑信的女儿开始吧!
历史 连载 117万字
风起1936

风起1936

陈氏刀客
我叫陈世襄,代号“鱼鹰”,记住,如果我叛变了,一定要干掉我!!!
历史 连载 64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