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养家日常》转载请注明来源:白鹤看书baiheks.com

这个年过得没滋没味,整个县城都没有多少喜庆的气氛,就是元宵花灯节也不举办了。等好不容易过了年,老夫子却接到老家的来信,说是家里的老娘重病在床,让他速归。

如此一来,穆子期他们就没人教了,加上如今的世道还是乱糟糟的,城外的流民越聚越多,城里的气氛一天比一天紧张,人心惶惶的,穆怀恩就暂时不管他们的功课了,只让他们在家自学,不能再出门。

难得的空闲时间,穆子期却没有放松的喜悦感,他的心情一天比一天紧绷。说实在的,如果不是真的要发生乱子,他还真不想离开这个家,就算再怎么不愿意承认,穆怀恩终究是他们家的顶梁柱,有他在,才有他们现在安稳的日子。

宁为太平犬,不为乱世人。随着他了解得越多,对这世道就越发敬畏,有时候觉得活着真是不容易啊。

这样的日子一直持续到三月份,从过年到现在竟然一滴雨没有下,天气温度比往年高,种到地里的苗即使一再浇水长得也是瘦瘦小小的,一看就营养不良。看到这种情况,种地的人心急如焚,求神拜佛祭天……什么手段都用出来了,结果劳民伤财不说,却也无济于事。

老叶氏对此十分担忧,眼看着这一季的收成就没有了。

幸好这时的河边还勉强有野菜冒出,山上还有草根勉强果腹,安宁县的人一直在苦挨着,就算河床已经下降,但到底比别的地方好一些。

到了六月份,就算农户日夜挑水,收成还是极少,稻穗干瘪,到了这个时候,眼看着秋收没什么指望了,形势又重新紧绷起来。

县城门口在开春逐渐减少的流民又重新增多,连老家竹沟村的人都坐不住了,很快就上县城来问计。主要是如今各村已经开始出现流民,田里的种子刚洒下就被流民挖出来吃了,就算村里的青壮日夜巡逻,村民家里的鸡鸭还是不断减少,和流民的矛盾日渐增多,气氛一触即发。

“族里有人想搬到城里躲避一阵,老天爷再不下雨,以后的事情不好说。”

族长大爷爷穆多粮坐在椅子上拍着大腿叹气道,才五十多岁的脸上就满是沟壑,一股愁苦之色掩都掩不住。

穆子期坐在他对面,也忍不住叹气。今天穆怀恩照样去衙门,看样子得晚上才回家,所以就由他来陪。而穆多粮是爷爷的亲兄弟,自家排行第二,爷爷那一辈的堂兄弟一共有五个,平日只在竹沟村老老实实耕,因有自家关照,衙门的胥吏不敢多敲诈,所以温饱是可以维持的。

“咱们家还有余粮,待在家里不要出去,等朝廷赈灾就好了。”

老叶氏也是脸色凝重。事实上,大家都知道宁安县的库粮已经在冬天的时候被吃光了,那时灾民多,差点闹出民变,县令顾不得其他,下令开仓放粮。

穆子期一听,经过这段时间的思考,倒是觉得这个方法不错,反正他们家还有粮食,只要社会秩序好了,他们总能熬得过来。现在最怕的是朝廷顾不得这边,毕竟全国有比他们这里受灾严重的地方,怎么看都觉得轮不到这里,而且他很怀疑官府的行动力和执行力。在这个皇权不下县的皇朝,往往赈灾的粮食很难如期如实到达灾民手中,有个十分之一已经很不错了,相比起庞大的灾民,根本就是杯水车薪。

“大爷爷,能搬进来还是搬进来为好,县城里起码有围墙,有官兵。”

穆子期建议道。

“说得容易做起来难。”

穆多粮倒是不意外穆子期会插嘴,老叶氏疼他是出了名的,而且在乡下的两年双方已经很熟悉了。

“破家值万贯,有人舍不得离开家呀。”

穆多粮在身上摸了一下,转而才记起自己这次进城没有带烟锅和烟袋。

“现在是关键时刻,不进城难不成往山上跑?”

穆子期皱眉,这时候的山可不安全,其他不说,山上的植物同样受到干旱的影响,动物会更加疯狂,也不知道谁吃谁。

他们整个穆家有这么好的进城条件,其他人还犹豫什么?

老叶氏是同样的想法,城里毕竟安全,家里又不是没吃的,这五房人都是同一个曾祖传下来的,关系还很亲近,自然跟着劝说。等晚上穆怀恩回来后,他也是同样的想法。

穆多粮见此,终于下定决心举族迁进城里,先度过这个难关再说。

三天后,穆家全部抵达县城,穆怀恩刚刚安顿好他们,蝗灾竟然来了。

这是穆子期第一次经历蝗灾,当看到铺天盖地的蝗灾时他简直要吓懵了,幸好旁边的人反应快,大喊一声:“赶紧进屋!”

接下来就是一阵兵荒马乱。

正在前院里挥汗如雨锻炼的穆子期回过神来,连忙一把拉着穆子清的手,直接就近冲进旁边一间屋子,刚一进门,二话不说赶紧关上门窗。尽管他们的动已经够快了,但还是有十几只蝗虫跟着飞进屋子。

看着那张牙舞爪的飞蝗,穆子期费了点劲才把它们扑杀,之后看向神魂未定的穆子清,安慰道:“三郎别怕。”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曲流水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白鹤看书baiheks.com),接着再看更方便。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历史小说推荐阅读 More+
飞扬跋扈,从唐人街开始

飞扬跋扈,从唐人街开始

不吃葱花
19世纪末,华工在美沦落为三等人。民间对华工的歧视与冲突越演越烈,袭击也逐渐增多。在旧金山的唐人街,大烟馆、赌档林立,堂口、会馆,鱼龙混杂。直到这一天,陈正威从船上下来,脸上洋溢着灿烂的笑容。“我喜欢这里空气中弥漫的火药味。”“我跨过半个世界来这里,可不是为了来挖矿的。”
历史 连载 178万字
绍宋

绍宋

榴弹怕水
绍者,一曰继;二曰导。公元1127年,北宋灭亡。旋即,皇九子赵构在万众期待中于商丘登基,继承宋统,改元建炎。然而,三个月内,李纲罢相,陈东被杀,岳...
历史 连载 417万字
崇祯重振大明

崇祯重振大明

凤凰北斗
一个现代人穿越成为大明崇祯皇帝,重振大明朝的努力。以《崇祯长编》《崇祯实录》《酌中志》等为准,前期按真实历史上的时间线写。
历史 连载 138万字
世子你别乱来

世子你别乱来

柠檬213
大宁王朝百年,天子病重,太子监国,朝中宦官当道,把持朝政。江湖动荡,南北藩王并立,威胁皇权,虎视眈眈。恰逢临王世子外出巡游,遭埋伏身死!林江年从破庙中醒来,便有神秘红衣女子逼他假冒刚遇害的临王世子。为了活命,林江年不得不深入临王府,装世子,娶公主,打皇子……小心翼翼,如履薄冰的伪装成一名合格的纨绔世子!——————————非权谋,披着武侠架空背景下的轻松日常感情文
历史 连载 254万字
娇妾(春染绣榻)

娇妾(春染绣榻)

凤子君
中山王府内纷繁复杂,盘根错节。既有出身王府的王妃魏氏,又有老王妃娘家侄女李侧妃,还有淸倌儿出身极得中山王宠爱的白姨娘,更有跃跃欲试准备分宠的若干通房。初入中山王府的贺兰春发现,都说侧妃不易做,她这顶着前朝女帝侄孙女身份嫁进中山王府的侧妃更是难上加难。内容可以解读为《都说我是红颜祸水怎么办》《姑祖母太彪悍给我留下了后患》《她是一个野心家,然后才是一个女人》爽文,宅斗,宫斗,权谋,不可考究架空文,只愿
历史 连载 35万字
大将

大将

红色十月
他来自当今,却回到了过去,他十八岁参军开始了他戎马一生,他从普通战士成长为共和国上将,从远征域外到横马东南亚。他“故土未复,军人之耻”为激励他一生的动力,他要亲手打造自己心中的山河,马蹋之处皆为国土。
历史 连载 519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