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白鹤看书】地址:baiheks.com
从立冬开始,各地农歇渐渐开始,阳城县地处偏北,最后一茬麦子收割完毕,此后便是漫长的冬月,这段日子无事可做,也不过就是在炕上休息躲冷,一直到来年开春播种的日子再出门。
这段时日俗称猫冬,猫,就是躲的意思。
为了这漫长的猫冬时段,年前总要赶着最后一波,开张几次大集,让百姓买办交换,换点钱,换些物资过冬。
今天周寿带隋宁远和祁广来的这是今年第一次大集,人满为患,等他们赶着牛车到达阳城县城门外时,已经是人头攒动,铺面铺开三四条街,一眼望不到头。
隋宁远坐在盘腿缩在牛车里头,目光好奇在过往的摊贩身上打量,看看他们都在卖些什么,也预备着和祁广买点什么。
集市处处喧哗热闹,讨价还价,起声吆喝不在少数,这样热闹的场面隋宁远已不知多久没见过,连带着他身上这股死气沉沉的劲头也被热闹喧天带的弱了些。
“牛车停在这里,我和阿广去采买,主人家要不车上等着吧。”周寿道。
“好,那我顺带着把蜡烛摆出来卖了。”隋宁远知道这摩肩接踵的地方,他一个瘸子只会拖累,于是不坚持要去,他从怀里掏出钱袋子,递给祁广。
“这里头一共是五两银子,你都可以花销了。”隋宁远将钱袋子放在汉子手心,“缺什么用什么的你看着办,不用顾及我。”
“好。”祁广点头应下,转身跟周寿走进人堆。
汉子比旁边的人都高出几个头,在人群里也极其显眼,走出去很远,隋宁远都能看到他的后脑勺。
隋宁远从车上拉开他和祁广做好的蜡烛,尽数倒在车里摊开,他不大好意思像旁边人那样扯开嗓子吆喝,于是抱着膝盖,默默坐着,静等生意上门。
就这么做了一盏茶的功夫,在他旁边摆摊子的大婶看不下去,她正卖自己家制的荷叶糯米切糕,摊子前头围了一群人,自己都忙不开,还有心思关心隋宁远。
“小公子,你这卖什么?”她问。
“蜡烛。”隋宁远答。
婶子又撅屁股去拿荷叶,说道:“你这不行啊,你不吆喝,别人连卖多少钱都不晓得,怎么来你这摊子光顾。”
“我...”隋宁远顿了顿,很无奈道:“我不好意思。”
“这有什么不好意思的。”婶子手上动作分块,用刀背往荷叶上一抹,沾点水,一块切糕切得四四方方,“你们这些小年轻就是面皮薄,既然出来摆摊了,还要什么面子!”
她把手里包好的荷叶递给最前头的客人,又去扯下一张荷叶,手里还不忘收钱,嘴里嚷嚷着继续吆喝自家荷叶糕,正所谓一心多用,隋宁远瞧着都佩服。
“算了,我帮你吆喝吧。”那婶子忙里偷闲瞥了一眼他的车,“多少钱一根?”
“两文钱。”隋宁远忙说,“我这蜡烛制得大,一根顶得上三四根红烛。”
“晓得了。”婶子应一声,把手里的切糕递给下一个客人后,清了清嗓子,卯足力气大喊:“碗口粗的蜡烛唉,两文钱一根,燃到天明不熄唉——”
这一声惊天动地,连隋宁远这个聋子都觉得声音极大,这一嗓子几乎吼得半条街的人都能听见,碾压一般盖过附近所有叫卖声。
隋宁远吓了一跳,很快,他这小摊子前面瞬间围上来一群人。
“哟黑,还真是碗口粗?”
“天姥姥,我刚想说什么金贵蜡烛卖两文钱一根,原来是这么大的,倒是真不贵。”
“这蜡烛好像不是石蜡融的,有股淡淡的香气。”
七嘴八舌在隋宁远耳边响起,旁边的好心大婶笑起来,说道:“行了,这才算开张了呢。”
“多谢婶子。”隋宁远抿唇朝她笑。
“各位,这是松油蜡烛,耐烧易烧,是自家制的。”隋宁远尝试着开始推销。
今儿个是大集,本就是来花钱的,大部分人怀里揣着沉甸甸的银子,也不抠搜,反正猫冬也需要买火烛,一看隋宁远这么大根的东西,纷纷好奇掏钱。
“给我来一根。”
“拿两根吧。”
“小公子,我买三根,能不能便宜些?”
隋宁远一个个应答,递了蜡烛过去,张开手掌收回铜板,很快,一只手满满当当全是铜板,放不下。
他只好就手将铜板用衣服兜着,再继续服务客人。
身旁的大婶还在叫卖,吆喝一句自家的荷叶糕,再吆喝一句隋宁远的松油蜡烛,有了这样一等一的宣传,他们俩的铺子一时间成了最拥挤的摊位。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小说推荐:《成为雍正妹妹之后》《捡垃圾》《回到过去做财阀》《志怪书》【笔趣阁】《欢迎来到我的地狱》【人气小说网】【星月书吧】《我逃了龙傲天他妈妈的婚》《犯罪专家在恋综杀疯了》
《忠犬上门来(种田)》转载请注明来源:白鹤看书baiheks.com,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