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南宋能网购》转载请注明来源:白鹤看书baiheks.com

热兰遮港每天都热闹非凡。

随着蒙元彻底占领南宋,整个东亚地区茶叶、丝绸以及瓷器的货源都变得极为紧缺,而唯一能够正常供应这些传统商品的热兰遮港,自然而然的成为了整个东亚的商业中心。

除了能数量之外,热兰遮的产品质量也是相当之高,尤其是其中的丝绸制品。

原本蜀锦的质量就享誉中原,只是外国商人对蜀锦了解得不多。

而到了新宋时期,秦府向属地商家、作坊大量输出新技术、新工艺,并且由官府出面牵头整合散落各地的作坊、农户,虽然没有成立股份公司,但一个庞大的垄断巨头已经隐隐浮出水面。

大规模的聚集效应一方面降低了成本,而另一方面也增加了效率。再加上相对公平的分配政策,让作坊主和农户们都对这种合作模式感到满意。

成本低了、产量大了、质量好了,但价格方面反而更高了。

至于原因当然也很简单,因为没有人能与这样一个庞大的蜀锦集团竞争。

当然了,这种事实上的垄断行为也遭到了零星的反对声,不过这种违背主流的声音很快就被淹没在商业大潮之中。

至于行业垄断所造成的种种问题,秦府也有所考虑。

首先,蜀锦生产贸易集团并非国企,秦府只负责收税和数据监控,并没有直接接管商贸的权利,这就杜绝了生产效率低下的问题。

而蜀锦生产贸易集团是由无数作坊主、农户因政策集合而成,在设立之初就确定了所有加盟者进出自由,不设任何门槛的条件,所以也并不存在被及本集团垄断权利的情况。

而最后,这个庞大的贸易集团由秦氏机械研究院提供技术支持,由热兰遮港负责对外销售。

这种垄断方式与资本控制的垄断不同,秦府对于这个垄断集团拥有着绝对的控制权——从技术、人才到出口渠道以及政策把控,参与到蜀锦生产贸易集团的各方所能拿到的利润虽然很丰厚,但却被控制在合理的范围之内。

至于垄断所产生的暴利则归属于秦府财政,最终变成了道路、桥梁、电力系统、福利院以及学校经费等等。

在丝织品大受好评的同时,秦府出产的瓷器也是外国商人追捧的对象,至于茶叶方面就差了一些,毕竟外商还有印度茶这个替代品。

除了传统出口量巨大的老三样之外,秦府的棉麻制品的出口贸易额也在剧增——与出口欧洲的高价高利润商品不同,秦府的棉麻制品主要面对东南亚以及日本市场。

自从秦府开始大规模出口棉麻制品之后,整个东南亚地区的商人都疯狂了——秦府出品的布匹和成衣价格低到不可思议,而在维持低价的同时质量却远超这个时代所有的手工小作坊,以至于一件秦府售出的成衣价格甚至比当地土布都便宜!而且布质光滑纹路细腻,远远不是手工品制品所能相比的。

在这种情况下秦府的各种棉麻制品会畅销也就不足为奇了。

作为南宋时期另外一大出口商品的铁器,在秦府时期却则基本停止了。

原本质优价廉的铁锅、菜刀、各种铁质工具等等全部断了供应,只剩一些类似苗刀这样高附加值“旅游纪念品”仍在销售。

究其原因倒不是因为秦府不想赚这笔钱,而是秦府对于钢铁的需求量实在太过恐怖,光是铁轨一项就能耗光川蜀第一钢铁厂的全部产能……这自己家都还不够用呢,当然就不会考虑出口了。

除了这些传统的出口项目之外,秦府其他的出口产品可就花样繁多了,其中卖的最好的是玻璃、钟表、中成药以及日化产品。

这里面最没想到的就是中成药——通过现代考验的配方再加上稳定的质量,一经退出就大受欢迎,不仅在传统汉文化圈内的东南亚销售火爆,甚至不少欧洲人都奉之为东方神药。

至于治疗疟疾的青蒿素合金鸡纳霜,则是因为使用门槛高以及贸易产量稀少的关系,所以这两种药品并不对外出售。

但若能亲自前往秦府经营的医馆的话,即便是非秦府体系的人也能用到这两种药。

最后就是些出口数量较低的商品了,例如自行车、机械唱片机等价格昂贵的玩具以及沙发、弹簧床、高档皮具等奢侈品了。

总体来说,这些产品

的销量虽然不高,但净利润却不低,有些产品的利润甚至堪比传统的大宗商品!

当然了,秦府虽然赚的多,但外国商人们肯定赚得更多。毕竟商人们远道而来是为了做生意,而不是为了做慈善,不赚钱的买卖他们肯定是不会做的。

以前从未出现过的新商品创造了新的需求,而新的需求则带动了新的消费……那么只有消费者花更多钱的世界也就达成了。

不过也不用同情这些消费者,毕竟这些钱他们花得心甘情愿,也更好的提高了他们的生活质量。

而且换个角度来看,目前能够消费得起这些奢侈品的人从来都不是什么老百姓,而是商人、地主、官员和贵族。

原本财富流入到这些人的口袋之后就会沉积下来,变成埋在院子里的破铜烂铁,而现在因新需求的刺激而流通了出来之后,再经过秦府的手变成了基础建设和人民福利,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反倒是造福社会了。

除了出口贸易异常繁荣之外,热兰遮港的需求也是十分旺盛。

从木材到矿产、从大米红糖到鱼干肉干秦府几乎来者不拒,尤其是对硫磺、硝石的需求大得惊人。

而除了这些基础矿产以及农牧产品之外,秦府还大量收购各种平时需求量很小的商品,比如水果、油脂以及各种虾蟹贝壳,基本上海里捞的、林子里摘的秦府都要。

这些东西容易保存的直接运回蜀地,不易保存的就地制成果干、罐头、虾酱、干货——这些热带水果和海鲜正好填补了秦府那边的高端食材市场。

水果罐头之类的受欢迎还好说,可这蟹肉虾酱、贝类瑶柱等等渔民自己都不爱吃的东西究竟高端在哪里,其实就连热兰遮的港务人员都不清楚,反正那些借着秦府之风起来的资本新贵们很喜欢吃。

空前繁荣的贸易催生出了巨大的货物吞吐量的需求,这也就致使热兰遮港一直处于扩张状态,一边是繁忙的港口,而另一边就是更加繁忙的工地。

如此奇景出现在这个时代,不仅没有半点违和感,还有种这个时代很难感受到的那种铮铮向荣的生机与活力。

新港口的建设从一开始就有完整的设计与规划,虽然远不及后世雄伟,但塔吊、滑轨之类还有的港口设施全都有了。

原本需要水手们从木板上一桶桶滚上岸的货物,现在塔吊轻轻松松的就能成打的吊上岸。

电力系统的普及让整个港口的货物吞吐效率高了十倍不只!然而即便如此等着装卸货物的船只也一直排到了港外。

圣罗兰号就是这些等着排队卸货的船只之一。

“真是个繁荣的地方。”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香两岸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白鹤看书baiheks.com),接着再看更方便。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历史小说推荐阅读 More+
泰昌大明

泰昌大明

魔法龟Revo
万历四十八年,大明朝已存续252年了。252年不仅是帝国的国祚,更是体制性土地兼并的持续时间。神宗以“倒张、倒冯”为始,以“三大争”为继,以“妖书、梃击”为末,一手开创出明末两党对立的局面。又在集权于己身之后怠政三十余年。在神宗的催化下,两百多年几乎一成不变的官僚系统和治理体系进入了全面腐朽的最后阶段。阶级对抗、官民冲突、女真入寇。内外交困之下,帝国终于走到了灭亡的边缘。7月21日,朱翊钧晏驾,朱
历史 连载 37万字
承汉

承汉

会翻书的笔
当群雄落幕之时,谁来传承强汉之风!207年冬,刘备三顾茅庐请诸葛亮出卧龙岗。一樵夫突然冲出,众人误以为刺客。自此,匡扶汉室的大业中,梁甫成为那颗闪亮的新星。又名:《那天我和孔明一起出的山》、《开局刺杀刘备》
历史 连载 24万字
民国投机者

民国投机者

有时糊涂
在中国出生,在美国长大,嗯,好吧,好吧,就是穿越这样的老套故事。这是我的第一部小说,如果您认为写得好,请投我一票,如果您认为写得差,请指正。读者群:黄埔军校第一期55374701(招生中)黄埔军校第二期81036724(已满)黄埔军校第三期33045967(已满)黄埔军校第四期85625983(已满)黄埔军校第五期894
历史 全本 835万字
崇祯重振大明

崇祯重振大明

凤凰北斗
一个现代人穿越成为大明崇祯皇帝,重振大明朝的努力。以《崇祯长编》《崇祯实录》《酌中志》等为准,前期按真实历史上的时间线写。
历史 连载 138万字
我在三国骑砍无双

我在三国骑砍无双

剑从天降
这是一个内测玩家带着角色数据乱入现实东汉末年的故事。开局中平五年大乱中的并州,这一年董卓还未进京,丁原还在路上,吕布尚未崛起,貂蝉正待长成。首先第一步,走吕布的路,让吕布无路可走。
历史 连载 210万字
玄天宗修行记事

玄天宗修行记事

枯泽
生在修真界玄门第一大宗玄天宗领地父母都是宗门弟子这算什么?这不就是相当于投胎清华学区房,爹妈还是校职工?Easy模式开启,人生还不随她浪!
历史 连载 10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