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下寺中一老翁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白鹤看书baiheks.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就当刘隽本以为自己会在这具躯壳中庸碌终老时,风云突变。
贾南风诬杀太子,引起司马氏诸王不满,永康元年,赵王司马伦发动政变,废杀贾南风。至此,诸司马粉墨登场,搅乱天下。
刘隽虽囿于深宅,但从父母奴仆口中,也约莫了解几分天下大势。诸王纷纷起兵,各藩军队在中原反复交战。
世家大族、豪门勋贵自然也不得独善其身,刘琨先后在司马伦、司马冏、司马虓帐下效命,尽管跟随的司马王屡屡事败,但因“其父兄皆有当世之望”,不仅皆被赦免,甚至还多次升迁。
因此,刘琨忙于军政之事,常数月不归家,崔氏主持中馈,对爱子也难免忽视。
刘隽乐得清闲,在此期间重新学步、学语,又央着崔氏早早请人为自己开蒙,乃至于太安元年,刘琨随范阳王司马虓镇守许昌,回府与妻儿话别,才发觉不知不觉间,自家幼子已经口齿清晰,识得数百个字了。
“夫主有所不知,”崔氏轻摇团扇,难掩骄傲,“前些日子,阿公一时兴起,教了髦头几句《春秋》,隔了月余再问他,竟记得清清楚楚,还颇通其意。”
“此子竟如此早慧?”刘琨惊喜道,随机又考校了他几句。
前世的曹髦便以早慧闻名,如今的刘隽虽觉得假托神童之名有些可耻,但还是忍着羞耻一一作答,果然博得刘琨称赞连连。
“阿父,儿想修习骑射,还有剑术。”刘隽抱着刘琨的大腿央求道。
刘琨讶然,“你才这么小,学习这些岂不是太早了些?”
“若不是魏文六岁知射、八岁知骑射,恐怕早就殁在宛城了,哪里会‘乘马得脱’呢?”
刘琨一时未留意他竟用了《典论》原文,心中暗忖,如今天下扰乱,若是家中子弟能早早能骑善射,就算不能成就一番事业,至少也能自保,于是便欣然点了点头,“回头给你寻几个谙熟公马的家将。”
“太好了,我要和阿父一样,做一个能文能武的大英雄!”刘隽欢呼雀跃。
刘琨为人雄豪,听了这话自是高兴,从此对刘隽的教导更为上心。
刘隽想的却是旁的心思,战乱频仍,农田废弛,饥荒、疫病频生,流民四起。参战诸王自相残杀、相继败亡,此消彼长,晋朝宗室力量消磨殆尽,王侯将相宁有种乎,自有旁的势力取而代之……到那时候,国仇家恨,还怕报不得么?
这段时日,刘隽趁乳母不留心,偷偷在夜深人静之时,根据前世记忆将太祖所著《孟德新书》一字一句默写下来,想着日后若有机会能购得此书,再逐一对照。同理,还有所有他仍能记得的经义诗赋。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