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吃巧克力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白鹤看书baiheks.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高校长低声咳嗽了一下,控制住脸上的表情,“这样吧,姜秋在小学读的这半年,我们就不要她的学费了,而且如果她考上初中时的成绩在全校前三,初中的学费也免了。”
刘副校长赞同,“县里的学校对于学习好的学生都会有一些补助,我觉得咱们公社小学也可以效仿一下,说不定能提高学生对于学习的积极度。”
高校长这话将姜老太惊的不行,“高校长,咱没听错吧,咱们家孩子上学不要钱?”
“不光免学费,我们还有奖励,只要她每次考试都在年级前三,以后的本子和笔钱也不用花了。”
姜老太只觉得自己晕乎乎的,这世上哪有这么好的事,上学不要钱,还倒贴给钱。
这事说出去谁能信啊?
高校长其实倒不是因为姜秋才准备的奖励,之前一直都有奖学金,这时特地说出来也是为了表示对她的重视。
国家现在正需要人才,前两年老大哥和咱闹掰,大批大批的专家全都回了苏联,这国内的发展一下子就寸步难行了。
他虽然只是一个公社小学和中学的校长,但也当过兵,返乡后也一直心系国家的教育事业。
在高校长看来,红星公社对于教育这方面抓的太过于松懈了。
但是也没办法,前几年日子刚好过点了,他们派老师挨家挨户家访,公社的社员们这才把孩子送过来。
可还没等他们高兴多久,又吃不上饭了,孩子们的学习也耽误了。
姜秋不知道高校长心中的伟大抱负,她在刚才办理了入学手续,正跟着肖慧去她之后半年要待的班级里。
肖慧教的是三到六年级的语文,公社小学的老师少,一门学科的老师要教好几个年级。
姜秋捧着她姐留下的六年级课本,跟在肖慧身后,至于装书的书包,那完全没有,能有个上学用的挎包就已经算这个年代的奢侈品了。
走到一间教室前,肖慧敲了敲门,严肃道:“安静——”
原本还在打闹的学生们立刻回到座位上。
“今天咱们班来了一位新同学,姜秋,”她给姜秋指了一个靠窗的位置,“你去那里坐。”
等她坐下后,她这才露出笑容,“同学们,姜秋可是从三年级跳级来到咱们班的,她从58年辍学后,整整三年都没有进入校园,可即便是这样,她也在种地时,也不忘学习课本知识丰富自己。”
同学们的目光落在姜秋身上,肖慧的下一句话传来。
“就在刚刚,姜秋同学用去年期末试卷考出了满分的成绩,大家鼓掌!”
顷刻间,雷鸣般的掌声将整个教室淹没。
原本还在打量她的几个同学立刻露出敬佩与震惊的表情。
等到下课,姜秋已经被班级里的女生们划入了小团体之中,好几个人都想和她一起跳皮筋。
姜秋虽然是跳级来的,但她年龄和班里同学差不多,甚至还大一些,几个女生凑在一起也看不出她是跳级的学生。
“姜秋,你脑子咋那么好使呢?我小姨之前还夸我聪明,可我看你才是最聪明的,她以后肯定很稀罕你。”
说话的女生个头不高,脸型微圆,看着有几分熟悉。
姜秋仔细看了看她的五官,又结合起她刚才说的“小姨”,心中的猜测有些眉目。
她扬起笑,“其实我从下地干活的时候就开始学习我姐留下的课本,换算过来,学习的时间和你们一样,只不过中途一直没有来学校而已。”
她没想过给自己弄个“天才”“神童”的名号吓唬人,这年头要接地气,不然不好和同龄人相处,还容易让人觉得清高。
她一个农民家的姑娘,要什么清高?
在学校多结交点朋友才是最重要的,毕竟这可是她以后做公社干事的基础。
而且她只不过是小学跳级,也没脸给自己贴一个天才的标签。
听了她的话,女生更热情了,还不由分说挎上她的胳膊。
“走,我带你去食堂,你在学校换粮票了没?”
“在咱们学校还要单独换粮票吗?我啥都不知道呢。”
女生主动道:“那咱们先去找食堂的师傅,我知道咋换,我帮你。”
姜秋立刻感动道:“同学,你真乐于助人,我叫姜秋,你呢?”
“我叫孙抗美,原本叫孙小凤的,后来抗美援朝,我爷爷就给我改成现在这个名字了。”
姜秋还是第一次在现实生活中见到“抗美”“援朝”这类名字,在她穿越之前,女孩们大都叫什么欣、婉、涵这类被社会赋予了女性化标签的字。
两人在食堂换了粮票,姜秋手里多了一把公社小学专用的粮票,一枚粮票换一份饭。
饭菜种类都是一样的,窝窝头和炖大白菜,还有一碗棒子面粥。
一起吃了顿午饭,两人已经变成了好朋友。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