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白鹤看书】地址:baiheks.com

请大家打开讲义第8面。

乙三、主要教义

这一科我们是讲到甲一的前言,就是有三科,第一科是解释论题,第二科是论主略史,那么这第三科是主要教义,这是前言。主要教义我们分两科,丙一、论文纲要,丙二、修学宗旨。我们先就着它的内涵、蕅祖的《灵峰宗论》内涵,做一个大纲的说明。

丙一、论文纲要

《灵峰宗论》总共有十卷,上下两册,总共十卷。先看卷一的部分,

卷一:愿文

这个是蕅益大师他老人家一生的加行,他做过很多加行,他持大悲咒、持往生咒、还有念佛,这三个加行最多。他每一个加行呢,他都写一个发愿文,把自己做这个加行的宗旨、修性的内涵都表达出来,一方面求三宝加被,一方面把这样的功德回向法界众生。

我们说以愿导行,在修行的时候你要发个愿啊,会使令你这个修行更有力量、有一个方向。这一部分都是讲蕅益大师一生加行所写的发愿文,很感人的。诸位如果有时间啊,你道心羸弱的时候,把蕅益大师的发愿文读一读,你马上振作起来,那真的是有加持力。

卷二:法语

那么这个法语呢,就是蕅祖为人开示的一些修行的理论跟方法,总共五卷。我们本论这次的《灵峰宗论导读》的重点就是以这个法语为重点的。这是卷二、法语。

卷三:问答

这个地方应该是说答问,应该对调过来,答问。就是说,有些人提出了一些问题,对某一部经或某一主题提出了问,蕅祖加以回答。在答问当中,我们可以举几个例子,比如《楞严经二十二问》,有人对《楞严经》提出二十二个问题,蕅益大师一一地回答;《比丘戒五问》;《教观要旨十三问》,有关教观的学习提出十三个问题,蕅益大师一一地回答。这个是就着某一个主题或某一部经的一个问题的回答,这总共是卷三。

卷四:普说、茶话、说、文、偶录、解

卷四刚开始是普说,普遍地为大众的一个一般的开示。茶话,茶话跟普说不一样。普说是一般场合的开示;茶话是在一种特别的节日,比如过年或者是端午节、中秋节,丛林那个时候大家在一起喝茶,就在大家集会喝茶的时候呢蕅益大师对大众的开示,这个是茶话。说、文、下面那个解,这三个我们待会儿再说明。

先看偶录。这个偶左边那个偏旁是错的,应该是“亻”部。这个偶录就是说呢,没有人发问的因缘,蕅益大师在自己的加行、或者在关房、在静修当中,在用功当中偶然生起的一些心得,他把它写下来,一方面自己警惕,一方面跟众生结缘。在偶录当中我们看,蕅益大师很强调两个主题,第一个是持戒,第二个是学教,戒教二门。持戒呢能够断除我们的恶法,学教开展我们的见地。在偶录当中蕅益大师主要是发明两个主题,一个是持戒,一个是正见。

卷五:书、论、辩、议、记

这个书呢就是书信。前面的法语那是直接用嘴巴讲出来的,这个书呢就是文字上的回答。论辩议,论辩议我们待会儿再解释。记就是记载某一件事情的文章,记是记录,记载某一件事情。

○附表四——文章体裁

我们看附表四,有关“说文解”、“论辩议”,我们做一个简单的说明。这些都是属于文章体裁。

我们讲文以载道,文字的功能,它能够运载一个道理。比如说我们现在有一包东西,希望从这里把它运到那里去,就要靠卡车,卡车能够从此方运到彼方,把这个东西运到彼方去,所以这个卡车有运载的功能。文字亦复如是,就是圣人的那一念觉悟的心啊,他内心当中啊——弟子心中常生智慧,无量无边的清净光明的智慧。但是圣人的智慧不能直接送给我们凡夫,不可以,我们也不能够受用,那是离开文字相的。

那怎么办呢?要有一个“卡车”,就是文字。透过文字,它能够运载圣人的智慧,诶,就能把圣人的智慧透过文字的传递传到我们众生的心中去了,文字就是这样的功能。既然文字有这么多功能,那为了表达各式各样的义理,就不得不有各式各样的体裁的安排。方便有多门,目的就是为了要运载圣道。

基本上我们分成两个部分,文字的体裁两个部分,第一个是直接陈述。直接陈述就是说他只是就着单一的主题来说明,单一的主题直接地把它表达出来。那么比较考量就是他提出两件事情,一种对比的方式,他用一种对比的方式来表达。善恶、邪正,他提出两个事情来加以对比、来加以做说明。基本上,这个体裁我们分成这两大类,一个是直接的陈述,一个是一种比较考量的方式。

第一部分、直接陈述

直接陈述当中有三个体裁,一个说,一个文,第三个解。

一、说就是谈述,一种很简要的谈述。比如说,蕅祖在“说”当中他提出了“念佛三昧说”,他把念佛的因地的方法,念佛、怎么去念佛呢?还有他果地的相貌,他成就三昧以后他内心的意境是什么,他念佛三昧的因相、果相他表达出来,这是“说”。

我们还可以举一个例子,比如说,蕅益大师在“说”当中,在第四卷有一个“说”,叫“孝道说”。大家对孝道,大家都知道“百善孝为先”,但是什么是孝?我们也是含糊笼统、搞不清楚。蕅益大师就对这个孝、孝道这件事情,他就把它详细地说明,什么是孝道。在这个“孝道说”当中蕅益大师把它分成两类,一个是世间的孝道,一个是出世间的孝道。世间的孝道就是世间人的孝,分成三个品类,一个是小孝,大小的小,一个是中孝,一个是大孝。

什么是小孝呢?就是我们身为一个世间人我们怎么达到小孝的标准呢?——承欢膝下,四事供养。你整天跟父母在一起,承欢膝下,干什么呢?四事供养,父母亲需要什么,你马上供应父母亲什么。他需要饮食,你给他饮食;他需要各式各样的设备,你提供给他各式各样的设备享受,这样子可以说是孝,但这样是小孝。你满足他一生的安乐,色身的安乐,承欢膝下、事四供养,谓之小孝。

那什么是中孝呢?立身行道,不辱所生——你自己能够克己复礼,把自己的行为做好,得到别人的赞叹,那么这个时候呢,父母亲以你为荣,这个是中孝,这个是从色身的受用变成内心的光耀。立身行道、不辱所生,谓之中孝。那什么是大孝呢?喻亲以道,永脱轮回——你能够告诉父母亲明白道理,使令他能够永远地解脱生死、得到究竟的安乐。喻亲,喻者就是晓喻,喻亲——把这个道告诉你的父母亲。喻亲以道、永脱轮回,谓之大孝。但这样都属于世间的孝。蕅益大师说,世间人应该所为的是这三种孝。

蕅益大师对出家人呢,他讲,出家人也要尽孝,尽出世间的孝。孝顺谁呢?孝顺佛法僧三宝,三宝是你的皈依处,我们是依仗三宝而生。那么我们对三宝的皈依境呢也有三种孝,小、中、大三种孝。什么是小孝呢?供养三宝,兴崇佛寺——你出家以后呢尽心尽力地供养三宝,你有钱,把钱拿出来去庄严佛殿、去供养出家人或者做一些佛教事业。供养三宝,兴崇佛寺,这是第一个,谓之小孝。

第二个、中孝——脱离生死,趋向涅槃。你虽然不能够去供养三宝,也不能做一些佛事、兴崇佛寺,但是你好好地修行,勤修戒定慧、息灭贪嗔痴,脱离生死、趋向涅槃,自己得到解脱,以此做后世修行的榜样,诶,这个叫中孝。前面只是一个有为的福报,这个是达到内心的功德。

那么什么是大孝呢?发菩提心、弘法利生,谓之大孝。你真实地发菩提心: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尽誓愿断,法门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那么依止菩提心来弘护正法、开人智慧,使令佛法因为你的努力,普遍的让众生得到欢喜、生善、破恶、入理四种利益,这样子,你对三宝是尽大孝。

那么蕅益大师就是“说”——谈述某一个主题,来说明它的内涵,叫作“说”。

二、文:这个文就是一个篇章,比如说戒杀生文。

前面的“说”在体裁上,不管文字还是它的章法,比较没那么严谨;这个“文”就比较严谨、比较考究。你看蕅益大师讲这个“文”的时候啊,他的脉络、条理就比较严谨一点。“说”有时候也没有什么前言,就直接讲它的内涵;这个“文”它一定有一个前言,然后讲正宗、最后再流通,所以这个“文”在章法上就比较严谨一点。

三、解:这个解就是一个诠释、诠注,对某一个观念的诠释。

比如致知格物解,格物就是穷究事物的道理,致知就是推及自己的知识。不过蕅益大师对于格物致知那是用天台的思想、一心三观的思想开展这个“格物致知”,那讲得更深刻了。蕅祖是开悟的人,当然,圆人受法、无法不圆。如果诸位想看一看怎么用一心三观解释格物致知,你可以去读一读,那讲得是精彩,讲得头头是道。

那么这个是说、文、解这三个体裁。

第二部分、比较考量

再看下面另外一个是比较考量的。

一、论——陈述考量

念佛即禅观论。蕅益大师在这个地方他把念佛跟禅观、这个止观,它的差异、它的共同点把它做一个比较。你看蕅益大师在讲事情啊,他绝对不会含糊笼统,那样就是那样,这样就是这样,清楚分明。什么是念佛、什么是禅观,它们有它各别的相貌,但是它们两个之间如何地去融通,有它的共同点。所以,念佛即禅观,蕅祖是先讲什么是念佛、什么是禅观,然后再说明念佛跟禅观的相互关系。这个就是“论”,它是两件事情的比较考量。

二、辩——判别是非

戒衣辩伪。那么这个都是往往在当时的一些大家积非成是,已经形成很久的一个错误观念。那么这个时候戒衣辩伪,就是那个时候,很多出家的沙弥因为贪一时的方便,他就不买缦衣穿,直接穿五衣,这个是错误的,蕅祖引用戒律里面来破斥这样的错误的思想,那么这个是以戒衣的思想来做一个辨别邪正的情况。

三、议——谋定事宜

儒释宗传窃议。前面的辩,判别是非,主要依止的是圣言量,它一定是引经据典的;那么这个议,谋定事宜,多分是蕅祖自己的心得、看法,他自己学习佛法以后他对这事情他自己的看法,他个人的心得。

这个儒释宗传窃议,窃就是私下,我私下的看法是这样子。那么这个讲到儒家跟佛门,他一开始讲儒、佛之间的差异,他说,儒家跟佛家很多地方都相同,比如儒家讲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成就自利的功德;乃至于齐家治国平天下,利他。但是呢,蕅益大师说,虽然儒家也讲自利利他,但是它的深度啊,“五乘格之,仅属人天”,它毕竟还是属于人天的教法,不能混滥的,不能跟佛门混滥的。如果儒家就能够完全取代佛法,那佛陀出世干啥呢?

所以说呢,有些人他认为儒家思想就代表佛教,这是不对的,它有佛教的一些内涵在里面,但是当时的因缘啊,根机没有成熟,所以,“五乘格之,仅属人天”,这是第一个。

其次呢,“中传”,就讲到这个传承的问题。那么那个时候很强调传承,你这个思想有没有传承啊?你这个经论有没有传承啊?蕅益大师对传承他提出他个人的见地。我们这个禅宗很重视传承,比如曹洞宗第五十六代的传人,怎么知道呢?你看,我有这个书卷,我师父给我这个书卷。蕅益大师说,传承不是看你那个证书的。

蕅益大师说,夏桀传自大禹,诶,这个桀是有传承的,桀的皇帝不是争来的,他是他父亲传过来的。大禹,你看,禹传到最后是夏桀,夏桀传自大禹。商纣传自成汤,你看纣王也传自成汤。但是呢,他说,“身苟无道,天子不若匹夫”,你自己没有道啊,你有传承也没用,你最后还是亡国。你看夏桀不是亡国嘛,纣也是亡国嘛,你们两个都有传承啊,都是皇室的传承啊。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小说推荐:《重回1958,打造世纪豪门》《北美新神》《重回千禧当学霸》【盘锦大有小说】【人气小说网】【笔趣看】《穿越万界:神功自动满级》《她被赶出侯府后》《肝到厨神才算开始》《社恐对恋爱没有兴趣

《灵峰宗论》转载请注明来源:白鹤看书baiheks.com,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言情小说推荐阅读 More+
我的父母穿越了

我的父母穿越了

我爱种绿萝
简介:袁淼一直以为失踪许久的父母已经不在人世,直到在老房子的镜子里看到他们。他们穿越了,正在逃难。之所以能在镜子里相见,是因为他们手上有面通界宝镜。袁淼通过宝镜把粮食蔬菜传递了过去,很......
言情 连载 4万字
穿成科举文里的嫡长孙

穿成科举文里的嫡长孙

MM豆
李念意外穿进一本名为《庶子风流》的科举文中,成了伯爵府里的嫡长孙裴少淮。原文中:男主裴少津是庶出,但天资聪慧,勤奋好学,在科考一道上步步高升,摘得进士科状元,风光无两。反观嫡长孙裴少淮,风流成性,恣意挥霍,因嫉妒庶弟的才华做尽荒唐事,沦为日日买醉的败家子。面对无语的剧本,裴少淮:???弟弟他性格好,学识好,气运好,为人正直,为何要嫉妒他?裴少淮决定安安分分过日子,像弟弟一样苦读诗书,参加科考,共复
言情 全本 147万字
O变A后攻了龙傲天

O变A后攻了龙傲天

山川千野
温柔(?)漂亮的腹黑攻x只对攻低头的龙傲天受晚十二点日更,封面是捏人,已购买商用权,画手@Dd简介:宋礼玉作为一个omega,主要有三大爱好:织毛衣、插花、煲汤。十八岁,突如其来的二次分化,他变成了一......
言情 连载 10万字
穿进九零嫁给年代文大佬

穿进九零嫁给年代文大佬

荔枝雨
简介:一觉醒来,孟箬发现自己穿书了。身为书中的作精女配,她会疯狂嫉妒女主,作天作地,下场凄惨。而书中女主,她的继妹郑婉,只需等着家里的安排,就能拥有一份好工作,嫁给一个老实好男人,过上......
言情 连载 27万字
我,班主任,被迫营业

我,班主任,被迫营业

linnay
【本文文案】运夏市三中高一(10)班,是老师们避之不及的存在。高中毕业就要继承家业的富二代、父母离婚各有新家的没人管的孩子、大脑发育障碍的问题少年……全塞进了10班。平均成绩常年垫底不说,家里有背景的......
言情 连载 10万字
代兄娶了白月光后

代兄娶了白月光后

昨夜未归
接档文《大婚前夺回自己的身体》,另类追妻火葬场。沈郑两家定亲了,但定亲的沈安和早就死了,沈安宁冒充兄长去迎娶长嫂。踏入洞房的那一刻,下属递来一瓶迷药。不能洞房,一脱衣服就会露馅了,所以用迷药将新娘眯晕。沈安宁走投无路,在唇角上涂了迷药,绞尽脑汁想要怎么亲吻的时候。她的阿嫂主动靠近,捧起她的脸颊轻轻地吻了。清冷的女人,脖颈微抬,露出一片雪白的肌肤,风光旖旎。光影笼照,郑冉冰肌玉骨,光影勾勒出冷面
言情 全本 7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