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 第 77 章
收获季节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白鹤看书baiheks.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第七十七章送钱场景
改革开放以来,科技发展日新月异,老百姓的生活也是迅猛发展,特别是通讯科技发展的最快了。有钱的人家和领导干部们的家里都陆续装上了电话机,在兰原县的领导干部们中,先是县级干部们都家里拉上了电话,后来各局办委的主要领导,所谓的正科级干部,部门单位的“一把手”们,也都拉上了电话。
装一部电话机,要拉一条电线,架电杆,用电话线和电话机,初装费用得两三千元,在当时九十年代中后期是很大的一笔钱。孔家旺一个月的工资,满打满算只有一百多元,刚过了百元了大关,电话初装费是他不吃不喝不花得存两三年的工资,就算加上他媳妇,两个人的工资,也得整整一年半的工资。
县上部门单位的领导拉电话机,可都是公家掏的钱,不但一次性的初装费全部拿发票,单位全部给报销了,而且,月月打得电话费也全额给报销。孔家旺看到这些很羡慕,自己也梦想着装一部电话机,那时就方便多了。但兰原县农林局只有坚学达局长和几个公司场站的“一把手”,报到县纪检委、监察局和财政局同意后,才拉上的。后来有些单位的副职,副科级领导干部也拉上了电话,说明了,就是公费报销了初装费,有些连带电话费也实报实销了。
还好,没过多久,县纪检委、监察局和财政局发了红头文件,进行了规范,明确了全县副科级以上的领导允许装电话,电话初装费可以报销,电话费规定县级干部各单位各部门“一把手”实报实销,打多少报多少,其它领导干部定额补贴,副职和副科级领导干部,局级的每月报销八十元,二级副科级领导干部每月报销五十元,多余部分电话费自己掏。
县上有统一的文件规定了,孔家旺在处理局里公文时,看到了副科级能装电话的红头文件,心里很高兴。找了机会,看坚学达局长在办公时,就乘送交一份局长讲话稿时,给坚学达局长说了自己想家里装个电话机,虽然有文件规定,先请坚学达局长批准,没有想到,坚学达局长爽快得的同意。
说装就装,他到邮局找来了工作人员,勘查线路,接线架线,只要掏钱,不到半天时间就装好了。第二天拿着拉电话的初装费发票,坚学达局长大笔一挥就给他批了,他兴奋地拿着签批的发票,找局出纳打字员就把钱给报销了。
又过了一年多,局里的职工们,家家户户都把私人电话陆续都拉上了。电话已不再是单位和领导干部享有的特权了,“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仿佛一夜之间,电话机就在这个小县城里全进入了普通干部职工之家了。
有了电话机,但你人不在家里时,还是没有办法接。外面出去,家里打来了电话,自己不知道,还是感觉有些不方便。又过了不到一年的时间,他发现了一个新玩意儿。他跟着坚学达局长到县委县政府大院去开会,走在路,可他听到了“唧唧唧”像鸟一样叫的响声,很清脆的声音。不对?分明就是从坚学达局长的身上发出来的,难不成坚学达局长的身上揣了一只鸟吗?他边走边用异样的眼光看着坚学达局长,打量着坚学达局长的身体上上下下。
坚学达局长没有理会他的猜测,从腰间的一个小皮包里,打开来掏出一个黑色的小方块,比我们通常见到的用过的火柴盒大了一些。他侧头转眼用眼睛的余光看着,黑色的塑料外壳,大的一面还有显示屏,有数字号码出现在长方形的小屏幕上。坚学达局长看完了,就让我先上统办楼,他找进一间办公室里去打电话了。
这是第一次见这奇怪的东西,听人们说它就叫传呼机,在人也叫洋气一些的名字是“bp机”,还有的人叫它“呼机”或者“扣机”等。坚学达局长戴的传呼机是“摩托罗拉”,美国牌子,汉显的,屏幕不但能显示电话号码数字,而且还具有显示汉字留言的功能,是最好最贵的传呼机了,从兰原县电信局买的,价格是一千五百多元,每月要交五十元的传呼费,单位全给坚学达局长报销了。
没有过多久,县上各部门各单位的领导们,甚至有些干部职工们都腰间挂上了传呼机。孔家旺也心里有点热,全县副科级领导干部也都戴上了bp机了,想找个机会和理由申请也买部传呼机。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