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吴霸春秋》转载请注明来源:白鹤看书baiheks.com
毕竟沈尹戍说到底还是楚庄王的曾孙,楚国苗裔,又是战功赫赫的一代名将,在楚国颇有名望,人缘极好!
再加上,沈诸梁自己也是年少成名,被楚人寄予厚望的青年俊杰。
所以孟嬴左思右想,权衡利弊之后,还是觉得不问罪于沈诸梁,不追究沈尹戍的丧师辱国之罪!
吴人送来的沈尹戍遗体所在的棺椁,也已经被安葬于都城之外,草草下葬。
“沈诸梁请增派援兵于潜邑,以期大败来犯之吴军,不知二三子以为然否?”
孟嬴并没有选择乾纲独断,而是让一众公卿大夫一起商议。
闻言,陛台之下的大臣都纷纷交头接耳,窃窃私语起来。
不多时,令尹囊瓦首先出列道:“大王、国太,臣以为不可再大动干戈,增援潜邑。潜邑有兵马数千人,兵精粮足,足以守备潜邑无虞!”
“而沈诸梁所议增兵者,仓促之间,楚国何有多少兵马可增援潜邑?”
“吴军凶蛮,暂不可力敌,其父沈尹戍率众八万人,尚且尽数折于吴地,何况沈诸梁?他能坚守潜邑已经实属不易,何以贪功冒进?”
顿了顿,囊瓦又道:“再者说,吴军攻潜邑不克,定然疲乏势衰,自行退去,我楚国又何必损兵折将,为各家各户再添上缟素?”
“令尹之意,莫不是让楚国放弃舒地与沿江诸城邑?”
对于囊瓦的这种主张,子西大为不满。
“这倒不是。”
囊瓦摇摇头道:“本令尹只是认为楚国切不可急功近利!吴军久攻不下潜邑,势穷之时,当不战自溃,他们又岂能在舒地站稳脚跟?”
“待时机成熟,我楚国再集结大军,一举大败吴军,收复失地,岂不妙哉?”
一听这话,朝堂上的公卿大夫不由得微微颔首,表示赞同。
能不战而屈人之兵,最好不过!
能最大限度的减少楚军的伤亡,减少楚国在战争中的损耗,再好不过!
毕竟,每当楚国对外进行战争的时候,各地的封君都会出动兵员,粮秣辎重,不得不响应楚王的号召。
大家有钱出钱,有人出人!
若是战胜还好,一旦战败,封君们的兵马钱粮就跟打水漂一般,半点好处捞不到。
这让他们如何能干这种吃力不讨好的事情?
“令尹所言大缪!”
子西瞪着眼睛呵斥道:“殊不知兵贵神速?战机稍纵即逝!若不趁着吴军势穷之时,一举扑灭来犯之敌。”
“假以时日,吴国又增派援兵,楚吴生死国战,届时楚国何以自处?”
“申公子此言差矣!”
囊瓦冷笑一声,说道:“楚乃大国,霸主之国,便是丧师八万,又岂是区区的吴国可以相提并论的?”
“现在伐楚之吴军只是势穷,锐气仍盛,申公子却教唆大王、国太倾国之兵一战,让将士们白白流血送命,是何道理?”
“你!”
子西恨声道:“令尹,楚吴两国之国力,自然不可同日而语。然吴军凶悍,与我楚军交战多年,往往以少胜多,胜多负少,岂能不足为虑?”
“大王,国太!”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小说推荐:《从流民开始修仙》《[足球]安东绿茵日记》《火红年代,开局大学演讲》《从流浪地球开始的位面战争》【玄幻小说网】《这个武神太极端了》《穿到古埃及饲养法老》《地主家没有余粮啦》《灵能者不死于枪火》《穿成科举文里的嫡长孙》
迷惘的小羊羔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白鹤看书baiheks.com),接着再看更方便。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