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 庙会
天才一秒记住【白鹤看书】地址:baiheks.com
江盼睡了不到三个时辰,就起来准备。
他先把装着酸梅汤的大桶提到溪边,放进溪水里冰着,盖好盖子,上面压个大石头,防止被水冲倒。
没有冰箱冰块只能如此保温。
再次感叹古代条件的不便利啊,唉!
他刚回来,就看林萍萍也起来了,“你再睡会儿,现在还用不到你,等会我再叫你。”
江盼是真心疼林萍萍。
才八岁的人,这段时间吃的好了点儿,脸上才长了肉,但个头依旧不高。
这大半夜的,就知道起来帮着他干活。
他心疼之余,也觉得心里暖暖的,不是一个人的感觉真好。
林萍萍揉着眼睛摇头,嘴里还打着哈欠:“不睡了,我帮哥哥。”
看林萍萍已经洗完脸生火,江盼也不再劝说,开始处理买来的两只鸡。
将鸡剔分开成鸡腿、鸡胸肉、鸡翅、鸡骨架、鸡爪、鸡胗、鸡肝等部件;其他部位冷水下锅,放入葱段,姜片,黄酒,花椒粒,大火炖煮约十分钟;除了鸡骨,其他部位捞出放凉,骨架继续小火慢炖。
另起一锅煮腊肉和猪大肠,江盼放一起煮了,还能给猪大肠增加点腊肉味儿。
将鸡腿上的肉剔成合适大小,再用竹签将鸡肉和鸡件分别串起来,放着备用。
开始处理河虾,剥虾壳,去虾线,一个竹签串两只河虾。
这时候开始烫蔬菜。
菜都是昨天串好的,清水煮开,锅里加少许盐;先烫绿叶蔬菜,再烫根茎类蔬菜,再是菌菇类,最后烫河虾仁。
等蔬菜都烫好放凉后,鸡汤也熬煮好了。过滤留汤,隔着汤盆放凉水里快速降温。
等鸡汤凉了后,将昨天准备好的辣椒料汁倒入混合均匀,再放入串好的鸡件和各类蔬菜。
一大盆冷串就做好了。
这时候林进宝也到了,江盼让他去溪边把酸梅汤提回来。
趁这空闲,他又切了点葱姜蒜末,单独放在碗里,要是喜欢可以免费添加。
接着他找出事先准备好的一个大木盆,倒入清水,加入适量之前在县城买来的硝石,然后把林进宝提回来的木桶搁置其中。
再给大木盆盖上之前就比着大小做的两半盆盖,刚好把装酸梅汤的桶卡住,还看不见木头里放了硝石的水。
既美观又保温。
用硝石制冰的法子降温,等中午天热时酸梅汤也冰冰凉凉的。
准备好这一切,天已经大亮,太阳都出来了。
几人简单吃了早饭,开始装车。
先将时远归做的长竹桌倒扣放在手推车里,再将酸梅汤和冷串放进去,各自盖上草编锅盖防灰尘。
竹筒按着酸梅汤和冷串的量,拿了两百个,装进箩筐里再放到推车上。
随后是用白色粗陶汤盆装的珍珠圆子和林萍萍用茉莉花做的手环,一起放到推车上。
锁门,出发!
--
林家村庙会在村南离着村尾三里路的地方,从江盼家走路过去要将近小半个时辰。
车上东西多,又都是怕颠的东西,一路走的比较慢。
从村里走过来,遇着好几拨去庙会的人。
有单纯赶庙会游玩的,也有背着箩筐,推着推车做小生意的。
江盼几人推着车混入其中,也不突兀,只是大家都好奇江盼卖什么,毕竟之前江盼可是大病了一场,而且病之前也唯唯诺诺不咋出挑。
林家村没有什么特产,不像附近其他村,有养蚕的,种果树的。村里人大多都是卖卖晒的野菜干,或者挖的菌子,还有手艺好的卖点竹编啥的。
一问江盼,做吃食卖,都很惊奇。
“酸梅汤,那是什么?听说你们前几天在山上摘了不少杨梅,是用杨梅做的?”
“乖乖,野杨梅那里面好多虫子哟,这做的有人买不?”
“那冷串又是啥?这天热一说冷的就感觉解暑,想吃。”
“江盼你还会做吃的啊,了不得了不得。”
“卖多少钱啊,好吃我们也尝尝呗。”
“太贵了太贵了,蔬菜一斤才三五文的,你一串就要买一文钱,这哪个会要嘛?”
--
跟同行的村人一路说着,很快就到地方。
此时人已经渐多,道路两旁摆满了小摊小贩,吃用茶饮都有。
江盼从头到尾走了一遍,看看物价和种类。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古代种田摆摊开店日常》转载请注明来源:白鹤看书baiheks.com,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