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6章

头一次,他们有,宝玉没有

贾政一听这话,气得一佛出世,眼见宝玉快步从屋子里跑了出来,而一个明眸皓齿的丫鬟,手里提着一个精致的小竹篮子跟在后面,喊道,“二爷,慢些……”

她话未说完,便一头撞在了突然停下脚步的宝玉背上,正要埋怨一句,察觉不对,宝玉就跟呆了一样,一尊雕像般地看着前面。

院子门口,贾政如门神一般立着,正与宝玉面对面,父子四目相对,一魂飞魄散,一二佛升天,良久,宝玉终于动了,低下了头,知今日不能善了,却也心头不怵,因为此时此刻,他并不在前院,而是在后院,这里乃是老太太的地盘。

果然,瞬间功夫,就听见了凌乱的脚步声响起,贾母和王夫人分别领着丫鬟婆子媳妇们,浩浩荡荡一队儿地过来了。

贾母还未来得及说话,王夫人已是上前求道,“老爷,秋干物躁,别为了这孽畜把身子气出个好歹来……“

王夫人要扶贾政,谁知,贾政不待她近身,便将她一把推开,道,“你放心,从此以后我都不会再管这孽障,任他上天下地!他既不孝,我又何必认他这个儿子?

今日,琮哥儿也说了,若是过了六岁还不进书院,便无资格祭祖,正好,我也羞于让祖宗们看到我养了这等不孝的东西!“

说完,贾政朝贾母行了个礼,转身便去了。

而王夫人被贾政推了个趔趄,幸好被丫鬟们扶住了,否则,说不准还摔个屁股墩儿,本觉着失了颜面,心里头气苦,听了贾政此言,又慌张了起来,贾政竟是不认宝玉这个儿子了吗?

王夫人追出两步,凄苦地喊道,“老爷!”

而贾政竟是毫不理会,王夫人扭头看向宝玉,见其臊眉耷眼,虽已如此,却也看不出不快来,神色间甚至还隐藏着一些欢喜,王夫人的心头极为复杂。

宝玉此时心头确实欢喜极了,老爷以后都不管他了,他怎能不欢喜?至于说,不参与祭祖,宝玉也不觉得有何不妥,横竖,他也不想对着一张张影像拜来拜去,祖宗在哪里,他从未见过,不知其是美是丑,是善是恶,只举得无趣极了。

次日,是书院的休沐日,一大早,贾府的下人们便去了贾家书院,将贾环和贾兰接了回来,叔侄二人到家的时候,贾政正在书房里与清客相公们说话,管家来报,说是环三爷和兰哥儿回来了,要来给老爷请安。

“让他们进来见我!”贾政对清客相公们道,“且看我贾家书院教得如何?”

贾家的私塾没办了之后,族里对其资助也停了,贾代儒爷孙二人想去贾家书院谋个差事,被贾琮给拒了,这些日子,贾代儒没少过来他这里诉苦。

“必是有大长进的!”其中一人道。

说话间,贾环和贾兰便进来了,见二人礼数周到,举止落落大方,身上气质大变,连素来形容猥琐的贾环,都有着一股端肃大气来,贾政心头已是喜了。

“你二人上学,这半个月来,都念了些什么书?”贾政依旧板着张脸道。

许是因为肚子里有了些货,贾环也不怕在贾政跟前回话了,他抬头挺胸,一股淡淡的浩然正气支撑着他,令他脸上神采焕发,声音清朗,道,“回父亲的话,书院分外舍、内舍和上舍三等,外舍现在只有两百人,内舍五十五人,上舍十人。

儿子和兰哥儿因为学问不够,分在外舍的诚意班,先生让我们这半个月把《诗》背完了,明日上课后开始通讲。“

贾政一听,甚是高兴,这进展是很神速的,却道,“你说伱们都背完了,且背给我听一听。”

说着,贾政从书架上拿下一本《诗》来,随便一翻,翻到了《魏风.园有桃》一节,点了点道,“你就背这《园有桃》。”

也不说魏风。

他话音方落,便见贾环双手背后,昂起头来,目光似乎看向了屋上的承尘,朗朗道,“魏风,园有桃,园有桃,其实之。心之忧,我歌且谣。不知我者,谓我士也骄。彼人是哉,子曰何其?……”

一篇背完了,流利,一字不差,吐词清楚,最关键的是贾环流露出来的那种自信之光,几乎戳瞎了贾政的眼睛,若非亲自验核,他着实难以相信贾环竟然取得了如此大的进步。

以防万一,贾政又连着抽了两篇,一篇是《羔裘》,一篇是《蜉蝣》,这两篇不像“关关雎鸠”,贾政自己一句都诵不上来,却见贾环气都不停一下地一口气背了下来,咬字准确,抑扬顿挫,听起来令人身心舒坦,真正是悦耳动听极了。

清客相公们都是面面相觑,他们在荣国府也有年头了,知道贾家的几个孩子都是什么样儿,这贾环并非是那种聪明灵秀的,短短时日,变化竟如此之大。

贾政心头虽狂喜,面儿上却并没有表现出来,见贾兰在一旁跃跃欲试,他便问道,“难不成,你也把《诗》都背完了?”

贾兰忙道,“回老爷的话,堪堪背完,只是没有环三叔这般流利,还请老爷抽背。”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贾政赞赏点头,便随手又抽了三篇,贾兰背诵并不比贾环差,只是适才为何说得如此谦逊?

贾政问道,“你不是说堪堪背完,没有环儿这般流利吗?”

贾兰不紧不慢地道,“回老爷的话,非我说谎,先生说了,时人喜用《易经》算卦卜吉凶,殊不知八八六十四卦里头,唯有一卦乃是平平吉吉,便是地山谦;先生还说,老子有言,‘我有三宝:曰慈,曰俭,曰不敢为天下先’,先生说,为学之前先为人。环三叔年长于我,乃我长辈,我不敢居环三叔之前。”

此时此刻,贾政如同饮了一盏甘茶醇酒一般,浑身舒泰,他自得地拈起颌下的胡须,看着眼前这对叔侄,问贾环道,“环儿,你怎么说?”

“回老爷的话,儿子从前不曾好好读书,将来当奋起直追!”说完,他朝贾兰挑衅地看了一眼,似乎在说,贾兰想要超过他,做梦!

贾兰则不甘示弱地回看了贾环一眼,又垂下了头,双拳紧握,心底也是鼓足了劲,不能让贾环超过自己,他要给娘挣诰命!

“半个月的时间,背熟了整本《诗》这着实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其中一个姓郑的相公道。

贾环从前还是觉得,父亲请来的这些相公们都是颇有本事的,眼下去了书院,见识过两榜进士,给他们授课的都是秀才,将来他们的举业老师最起码都是举人,眼下这些童生清客们自然不被他看在眼里了。

“这算什么,先生说我们不算资质好的,有人过目成诵,连先生当年背《诗》都只用了不到十天时间,半个月算长的了。”

贾政心头虽喜,也不能让贾环这般骄狂了去,呵斥道,“背得了几篇诗,就自以为了不得,待进了学再说!还不快退下!”

贾环便忙与贾兰一块儿行礼退下,才走到门口,听贾政吩咐人道,“把我前儿得的墨和那纸给环儿和兰哥儿一人一些。”

这就是奖励了!

贾环和贾兰心里美滋滋的,这是头一次,他们有,宝玉没有。

贾环捧着贾政的赏赐,乐颠颠地回到了赵姨娘住的院子,他是庶出,一向不得贾母的欢喜,时常还被王夫人磋磨,做些抄佛经之类的苦差事,说是修身养性,这般好事,却为何不是宝玉在做?

王夫人便是个面甜心苦之人。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白鹤看书【baiheks.com】第一时间更新《红楼之庶子无双》最新章节。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历史小说推荐阅读 More+
湛二姑娘的幸福生活

湛二姑娘的幸福生活

温一言
湛二姑娘出身于一般官宦之家,但是耐不住有个当娘娘的姐姐,一家自此得道升天举家扎根在了大周帝都。好在爹娘给力,哥哥也厉害,家族地位稳步上升!她自己更是凭着细致体贴,聪慧能干俘获了一个天之骄子的心,让他认定了非她不可!祁王给我做个荷包。湛允好!祁王给我做件袍子。湛允好!祁王给我做盘点心。湛允好!祁王给我生个孩子。湛允你确定只要一个???这就是一个美貌姑娘凭着生活智慧赢取幸福生活的故事!本文甜宠文属性,
历史 连载 31万字
汉风烈烈起南洋

汉风烈烈起南洋

人到中年纸老虎
1765年,周子布来到大幕将要拉开的南洋,他穿越成了河仙鄚家的子弟。在这风云激荡的前夜,他该如何整合纷乱的华人势力、对抗欧洲殖民者的压榨?甚至北望故国,神州陆沉的悲剧何时结束。嗯,不如定个小目标,先从娶华人英雄吞武里大帝郑信的女儿开始吧!
历史 连载 117万字
苟在明末当宗室

苟在明末当宗室

夜深
朱慎锥来到大明成了宗室宗室实在不好混,俸禄克扣还要拖欠,家里吃了上顿没下顿更要命萨尔浒明军大败,万历也没多少活头了,乱世将至,躺平就是死,总得搏一搏吧?
历史 连载 257万字
红楼:我是贾琏

红楼:我是贾琏

断刃天涯
可以的话,其实我是想躺着过完这富贵的一生。奈何群芳谢尽的结局,令人不忍,只好稍稍努力那么一点点,不能再多了。
历史 连载 236万字
崇祯重振大明

崇祯重振大明

凤凰北斗
一个现代人穿越成为大明崇祯皇帝,重振大明朝的努力。以《崇祯长编》《崇祯实录》《酌中志》等为准,前期按真实历史上的时间线写。
历史 连载 138万字
万亿军火之王

万亿军火之王

柯基丶
被大学死党拉来非洲搞军火创业,周正要面临的头一个重大考验是“如何不让公司破产”。凭着销售出身的三寸不烂之舌,以及满满当当7仓库的军火,直奔“万亿销售额”而去的周正,在动荡不安的世界慢慢改变着目标。待到一切尘埃落定,坐拥防务承包、军火销售、情报支持,一切与之相关配套产业的周正这才想起。自己最初的目标,好像也只是“混出人样”而已。——————————硬核向装备与现代战争文,有军火买卖更有拉开架势干仗,
历史 连载 24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