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眼已是五年。
大周内外皆安,风调雨顺。
五年前那场来势汹汹的内忧外患虽凶险非常,却也一定意义上将大周皇室和朝中多年繁荣表象下积攒的毒害给一口气诱发并拔除了。
党派之争,停了。老族之祸,没了。外族之患,也暂时平息。
再有朱常哲上位后外松内紧,迅速将主要权利都抓在了手中,雷厉风行将一些顽固势力强压,并扶持了一大批心腹。在一连串举措之后,朝中终于渡过了乱后危机,慢慢步入平稳阶段。
朱常哲知道自己在朝中根基不深,所以他还是选择以仁君姿态治国。
收获颇丰。
先帝方面,其晚年对朱常哲一力相护,保他得了最重要的位置。他自是投桃报李,不能让皇室沦为笑话,做足了孝义姿态。不管是面子里子,如丧事上的面面俱到;以“孝”为名拖延立后;种种对先帝名声的维护;对各种流言的封口;对先帝心腹班子的善待……他基本都做好了。
太后那里,全权掌了他的后宫大权,而他从未一次质疑并说不;他雷打不动每日请安,大事小事都以太后为先,太后病痛亲自侍疾……他同样做到了毫无挑剔。
皇亲方面,他很尊敬唯一的皇叔逍遥王。后者做寿时,他不但亲手准备了厚礼,还亲临上门祝寿。新世子那里他也适当放权给了职务,并帮着赐婚,这主动表露的亲情有不管几分真假,都让众人对他的期望和评价又高了一段。
兄弟方面,他留下了先太子,也善待了几位年幼的皇弟。太子虽无自由,但至少衣食无忧。几位皇弟各自封王封地,打发了出去。有先帝曾经的雷厉风行手段做对比,朱常哲的“仁厚孝义”便更明显了几分。
顽固老族被拔除后,诸多大善于长远的改治也均被顺利推行。他几次减免税收促进生产的举措,收获了民间不少好感。朝廷不缺银子,他对战后的各项建设和修缮也毫不吝啬。只短短几个月,民间对他的拥戴声便一浪高过了一浪。
国事方面,是他大部分精力所在。朝中上下看得清楚,皇帝以身作则,下了朝也基本都待在御书房处理国事,这方面,比勤勉的先皇还有过之而无不及。
后宫那里,花团锦簇。可新皇坚持每月只入后宫那么寥寥几次,且还遵守着雨露均沾的祖宗告诫。一开始,众臣欣喜于新皇专注国事毫不受美色影响的心性。
但半年过去,在宫中又进了不少新鲜可人后,皇上依旧淡定着,众臣坐不住了。本以为皇上是做个姿态,哪知是玩真的?众臣操碎了心。
皇上不中意?皇上喜欢哪样的?难道不好女色?皇上正血气方刚时,怎定力这么好?劝!
朱常哲一月五入后宫改成了八回。
皇上还无子嗣呢!后宫去的少,哪来的孩子?劝!
八回成了十回。
皇上还无皇后呢!即便能怀上,不也是庶子?庶子为长,容易惹麻烦!劝!
这次劝的,又成了立后!
但皇上这次却不再退步,坚持先帝走了才半年,不是立后之时。
众臣见他态度坚决,询问何时才是合适之时。
他回:两年。
众臣一番劝诫,他终于退让,再等一年。
众臣说不出个不字,便这么定了下来。
而朱常哲的种种表现,事实在那些一直对他能力持观望态度的重臣眼里是满意的。就如立后和后宫方面,他既能坚持自己主张而不是懦弱听人摆布,却又能接受建议并做些适当的让步,这些都是一个明君必须的。
于是,见朱常哲的种种表现超出了预期,在先帝离世后,几位告老还乡或“抱恙”请辞,颇有名望和分量的重臣终于接受了新皇的几番诚挚相邀,回到了朝中继续发光发热。
班子稳固,政局平稳,朱常哲舒了口气。
这才是他要的。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小说推荐:《忍者记事》《汉风烈烈起南洋》【武林文学】《苟在修真世界》《轮回乐园》《和无数个我互相帮助》《四合院之车门已焊死》《洛杉矶之狼》《1978合成系文豪》【小蓝书】
白鹤看书【baiheks.com】第一时间更新《掌贵》最新章节。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