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 第二十三章
《人上人获取指南(科举)》转载请注明来源:白鹤看书baiheks.com
安三嫂子疲惫的脸上抹出了些笑意:“正是!嫂子知你是个灵的!”
“我不便见你娘就是怕人知道了多想,要叫人知道我与你出这主意,和你们连户的几家还不得恨死我!哥儿是个灵的,哎,可惜了这命!咱拗不过!行了,我也不得空与你多说了,快快家去,和你娘早些拿下主意,时候可紧着了!”
说完安三嫂子轻推了一把王景禹,叫他头前先走。
她自己又候了一会儿,才转出了篱笆墙,抹了把沉重的眼皮,拖着疲累的身子,重新坐回了织机旁。
恰巧安家大嫂二嫂并侄女取了才绞成的线出来,安三嫂子佯作无事的接了线,架到机上。
沉重的劳作,使得一家人除了配合着做活,也没有任何说闲的心情,只默默的扯着布,土墙木篱的小院当中,除了嘎吱嘎吱的织机声,再无其他。
日子一天天过去,气氛也一日紧过一日。
安三嫂子能想到的,村里其他人也想得到,多数村民都以为王老大家怕是只有逃了这一条活路。
与王家连户的,少不得要忧心。
虽说到底一个村子的,也希望这王老大家能活下人。且的确如安家嫂子所言,王老大这四口女小,在与不在,王家那几个事儿,都照样是一样都解决不了。
可他们到底是与王家连了一大户,要担着干系。
毕竟,谁也说不好到时候,乡里县里会如何拿处这件事。
可,让所有人意想不到的是。
牛二照样日日去巡看王家的地,那认真的样儿一点也不像不打算要这块地了。
王老大家日日三次炊烟不断,还新添了几只鸡养了起来。
更稀奇的是,王家大郎照样每日过了晌午就去老村正家——
读书!
安三嫂子再次急切的眼神示意,提醒王家大郎她那日说的话。
可那王家大郎却只会意点头,之后照旧无任何响动,叫安三嫂子那眼都白瞪了。
几次下来,她也搁下了,毕竟他们自己家也难顾。
其他人,有的私下摇头叹息,有的空落落的庆幸。
俱是无论如何也想不通这王家,究竟是何打算。可除了疑问,也没人会真个来问。
这日,王景禹到了老村正处,三人在西屋方学了半个时辰,隔着木窗,只听老村正家的那方小院中,人声嘈杂了起来。
显然来人不少。
王景禹心下一动。
想是催征队,今儿个就到双满村了。
果然,老村正支开了窗户向外看,只见是他们双满村的大保长刘原,带着几个户长、一名乡书手并一队轮值的壮丁进来了。
大儿子李立田提前得了信儿,这几日都没有出活儿。
连着两三日,都在院里的桌案上摆了炒豆和大枣,另烧了一壶大麦茶备着。
此时见人来了,便迎了上去:“刘保长来了,先坐下歇会。”
刘保长虽然是双满村的大保长,但并不是双满村人,而是大里村的。只因双满村户口少,不足一保,由他直接兼任了。
李立田倒也是分管了双满村十几户的户长,因此刘保长同李立田熟,不客气的坐下了。
同来的几个户长,却并没接李立田的让,不正面接话,也都没坐下。
一个个的只手抓了些豆子枣子站在一旁,有一搭没一搭的吃着。
李立田扫视一圈,毕竟同为户长,今儿来的人他都不算生分,可如今这气氛……
似是有些不对劲。
王景禹也看了一眼,只见同来的人里,刘满户也在其列。
李立田不再推让,刘保长也适时开口:“前几日已使人同你讲过了,轮到双满村就在这三五日里。”
“是,都通知过了,在家等着呢。”
李立田应和了一句,又说:“今年这夏税,倒是提早了半个多月。”
“没法子啊,立田老哥。”
刘保长喝了口麦茶:“咱们东乡这形势一年不似一年,上中等的富户也一年少于一年,可咱要解往朝廷去的税数,可是一年比一年多!咱们即着落了这催征的担子,肩膀上就连着干系。不早些开征,怕误了上解的时候哇!”
这番话下来,场面上无可挑剔,李立田便无话可说。
至于,为什么东乡乃至临南县的富户们,明明越来越富,但县衙户头上登记的上等户越来越少,户等评定的田亩和家财等级越来越低,就不是他李立田能挑明了说的了。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佰戈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白鹤看书baiheks.com),接着再看更方便。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