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谦予告发许连应还不到一炷香的时间,朝臣的言论换了又换。
张谦予铁青着脸,正欲开口被高晟捷足先登。
“陛下,许大人也是两朝元老,又是世家贵族,为国鞠躬尽瘁,不好太过于苛责,免得寒了旧臣的心。”
李玉灏便道:“既如此,便按照朕方才的话拟定旨意,随后张内监去许家宣读圣旨,小惩大诫即可。”
圣意如此,张谦予也无可奈何,只好另奏他事,许连应得意的退回去,岳兴棋怕太后借着江庭芜病重一事将她再次困在紫阳观中,也只能退回。
“陛下,臣听说齐王即将入朝,不知是真是假?”张谦予问出了高晟所在意的事情,无数耳朵都凑过来,要听一听这究竟是真是假。
李玉灏还没开口,高晟便道:“陛下三思,我朝的规矩,武将不得入朝,为的是朝堂稳固,以免有人居心叵测,利用军权把持朝廷,齐王被先帝流放到泰州,授予泰州领军一职,其为武将,怎能入朝,何况齐王身为泰州领军,回都城已是不妥,陛下,若要齐王名正言顺,就必须撤了他在泰州的一切职务。”
“这,”李玉灏犹豫了,“齐王毕竟是查出宁州贪污一案的功臣,若再将他驱逐到泰州,只怕是不行的。”
张谦予说道:“泰州是北夏与南越边境,齐王在泰州拥兵自重也不妥当,留在都城又要惹人非议,不如陛下调遣张锦为宁州刺史,命齐王前去暂时管理宁州,解决百姓的吃穿住行,到时选出合适的司州牧前去任职,到时陛下再召回齐王,也可令天下人信服。”
张锦上月处置了成县马贼,立下大功,调他去宁州,倒也合理,无人反对。
至于齐王管理宁州倒是惹来了争议,先前丞相和陛下有意让杜怀若去做这个司州牧,可杜怀若只是刚及弱冠的毛头小子,怎能坐得起司州牧的位置,陛下命其为廷尉右丞已令朝臣不满,两相对比下来,齐王虽说只比杜怀若大了几岁,但身份尊贵,也不是一个被驱逐出杜家的杜怀若可比。
“齐王暂时管理宁州,臣认可。”
“微臣也认可。”
高氏同党持反对意见,杜怀若自然是爬不起司州牧的位置,可眼下还得利用杜怀若来替他们挡住宁州事端的口诛笔伐,这时便定论,岂非前功尽弃。
“陛下先前说过,杜芳洲大人可堪重用,当之无愧,若是齐王去了,只怕不合适吧。”
闹一闹杜怀若,他既做不了这司州牧,也不能威胁到他们,还能令世人非议,可齐王是皇家血脉,那就不是闹一闹这么简单的事情。
“臣杜怀若,对江山社稷未有建树,能当上廷尉右丞已是圣上丞相抬爱,担不起这司州牧的位置,臣认为张御史所言有理,齐王是圣上的亲手足,由齐王出面解决,更能显现出陛下的诚意,也可早日平了宁州百姓的怒火。”
杜怀若平白无故的被高氏同党两次扔出来挡刀,不如自己亲自出面,让朝臣得知自己并无当上司州牧的可能。
李玉灏觉得杜怀若所言有理,齐王出面,则代表着天家威严,的确比杜怀若更为合适,况且高晟举荐杜怀若,不过是借杜怀若升官不合理来挡宁州对高晟的谩骂罢了,高氏一党接连出事,丞相什么手段都敢往上用。
岳兴棋也站出来认可齐王,为杜怀若解围,如若杜怀若做不了司州牧,那么就会有人提出他做不得廷尉右丞的位置,到时杜怀若被陷害是靠顾明川举荐,届时连顾明川都会被连累,不如推出齐王,一了百了。
李玉灏选了对自己有利的一边。
“那便命齐王暂去平息宁州漳河水患救济款一事。”
退朝后,杜怀若叫住了岳兴棋。
“岳大人,下官斗胆一问,沅兮娘子如何了?”
岳兴棋往四周看了看,发现高氏同党不在,才敢问道:“你怎么突然问起我女儿了?”
岳兴棋有些奇怪,杜怀若是受他举荐入仕,可他升为廷尉右丞可与自己无关,没道理对他上心到连自家女郎的事情都要过问。
杜怀若只回了三个字:“秋燕楼。”
岳兴棋把杜怀若带到一旁,低声问道:“你怎么知道那是我的女儿?”
“我当时也在陆家,见到顾将军急匆匆的走了,岳家又来了人,岳元成撞破了头,肯定不会出现在秋燕楼,明兮娘子不像是会查事儿的人,所以,在秋燕楼出事,还能让陆家和顾将军这么上心的,也就只有岳三娘子。”
岳兴棋倒也佩服杜芳洲的细心,不过终归是年轻了些,被李玉灏封为廷尉右丞推出去挡刀子,朝堂之上又被高晟推出去,可怜他满腹经纶,空有抱负。
“不过岳大人放心,只是下官最近得了个消息,说是皇后宫里传出来的,高相有意命高长胜前去岳家提亲,娶了沅兮娘子。”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白鹤看书【baiheks.com】第一时间更新《千山鹤归》最新章节。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