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照组她不拖后腿了》转载请注明来源:白鹤看书baiheks.com
一大早上孙安国就拿出自己很久没穿过的藏蓝色工服穿上,又往左口袋上别上自己的工牌,如果不是知道今天是去开厂子破产的会议,汤美蓉还以为和曾经千千万万个早晨一样,丈夫只是去上班。
孙安国看着围着他的妻儿,“我去了。”
汤美蓉上前帮丈夫把领口抚平,“不管发生什么我们一家人平平安安就行。”
丈夫虽然一直没说什么,但她知道昨晚上他一夜没睡。
孙安国知道瞒不过妻子,他握着起子的手说道:“你说得对,万事我都会三思而后行。”
孙敏婧上前拥抱了这个自从她来了之后就给她满满安全感的男人:“爸爸,相信你自己,你就是我心里最厉害的。”
孙敏清年纪小,他还不懂发生了什么,但他下意识的抱着爸爸的腿仰着头:“爸爸,我乖。”
孙安国摸着儿子的头,拦着妻子女儿,只感觉浑身充满了力量,“等我回来。”
看着丈夫的背影,汤美蓉想到了年轻时第一次见到丈夫,那时她站在公园里,看着一个高大的身影向自己慢慢走来,然后他成了自己的丈夫,他们有了两个可爱的孩子。
一路上,不少和孙安国一样参加会议的工人们不约而同的穿上了代表他们纺织厂的工服,当年他们以身上的工服为傲,如今让他们最后一次用这身衣服送走她。
孙安国到达会议室的时候才七点半,但凳子上已经坐了大半的人,各个都拿着本子准备等会儿记录会议内容。
找了个空位置坐下,孙安国刚放好自己的记录本,旁边的人问他:“小孙,你等会儿准备发言吗?”
说话的是吴青松师傅的朋友厂里的退休老职工王师傅,他手里没拿记录本,倒是带着一份报纸,他没回答,只是说:“我还不知道,等会儿看情况。”
王师傅是摊开手里的报纸,指着上面的一条新闻说:“咱们厂也不是第一个破产的国企了,啥事都按照流程来就行,你看人家,就办的很好。”
孙安国接过报纸仔细看了看,这则新闻是京市那边一个罐头厂破产的新闻,京市罐头厂因为效益问题,厂里欠款高达四百多万,最后买不起原料只能破产。新闻上详细写了京市罐头厂破产之后由京市领导组织引入私人投资,最后公私合并,厂子也救活了虽然卖掉了一半,现在京市罐头厂的工人还有一半留在厂里继续工作。
确实是个好办法,孙安国把报纸还给王师傅:“您说的这个新闻职工们也讨论过,但厂里的领导说不同的厂情况不同,不能一概而论。”
“领导们算个屁,要不是他们,厂子咋会倒闭,我听说现在仓库里还堆着一万多吨的布是不是真的?”
王师傅从来没想过厂里的东西居然有一天卖不出去,他叹了一口气说道:“如果把那些卖了给厂里的人发工资肯定是够的,你说我们就不能自己找人去卖吗?咱们以前一直求着供销社来售货,但是现在供销社不行了不是还有百货商场这些,听说生意好的很,怎么没去试试。”
孙安国不知道怎么和王师傅说,他叹气道:“厂里试过,对方要求我们降价销售,最后没谈拢。”
王师傅不知道还有这回事,死死的皱着眉头:“厂里那些领导干什么吃的,屎都到屁股眼了还不拉,非要憋死。降价就降价,只要货物流动起来,哪里能到这个地步。”
看王师傅这么生气,孙安国没敢说这个决定正是副厂长贾高廉下的,怕他等会儿当场砸人。
这些老师傅脾气躁辈分高,哪个在厂里没有几十个徒弟,所以他们说的话很有分量,加上本身就退休了,压根不怕得罪领导们。
其实当时厂里也有人抗议了,认为应该先降价卖一部分的货,等到资金回笼了再去找其他的销售渠道,但是被白伟大给闹回去了,对方坚持称提议的人不怀好意,肯定和百货商场有勾结,最后调查提议的人确实和百货商场的老板有来往,这事就不了了之了。
提这个意见的人也停薪留职下海创业去了。
这个人不是别人,之前孙安国遇见的千达海,谁也没想到既不是厂里食堂的员工从来也没听说过他会做菜,人家下海之后开了个小餐馆,不少厂里人去捧场,回来都说好吃,很快不到三年,小餐馆就变成了大饭店。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千湖湖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白鹤看书baiheks.com),接着再看更方便。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