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7. 第四十七章 (第1/2页)
一夏青秋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白鹤看书baiheks.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拔秧、插秧的第一天结束,林薇终于熬不住,捶着腰,同意了自家弟弟盒饭摊子停业一天的提议。
有了他的加入,剩下的基本在一天之内插完,林薇在第三日收一下尾。
至此,水稻的种植就告了一段落,只需后期灌溉、除草、防虫等等,保证水稻的生长和发育就成。
休息了两天,林薇和林文浩他们一起去镇上,卖完盒饭后,他们去买菜,林薇去买大豆种子。
虽说最开始育的玉米苗也还需要两日才能栽种,但林薇并没有在家闲等着,而是拿起锄头开挖栽种玉米苗需要的窝子。
两日正好挖了两亩,也能让后面不那么慌忙。
栽种玉米苗时,林薇隔段距离就会在靠地埂不远,以及玉米苗行与行的空隙处,栽种上一根南瓜苗,也就是金瓜苗。
待四亩地都栽种完,留下的一亩,除去要栽种辣椒苗的三分,剩余的七分,林薇不再是只种玉米苗。
而是采用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也就是栽种两行玉米苗,再种三行大豆,二加三的模式种植。
玉米苗株与株之间的间距比前四亩地更密集了一些,同样,大豆的间距也比以往更密集。
这是她的试验地,大豆具有固氮能力,可以将吸收的氮元素转化为玉米和大豆生长所需的氮肥,且两种混合种植,对作物群体之间的竞争力有所提高,能更好地抵御病虫害的发生。
林薇想看看在这没有化肥的古代,这样种植换算下来,能不能真的增加产量?
当然,林薇并没有让村民们跟着她这样试验,而是打算自己先这样种植,等收成看了结果,再决定他们明年要不要一起?
所以当一些婶子经过问林薇时,她也只是说自家想种点大豆,至于为啥不是单独划地来种的问题?也是随意的说这样以后看着好看。
后一个回答,婶子们面面相觑表示不理解,可个个张了张嘴还是什么都没说,齐齐心想:行吧,你自家的地,你自己说了算!
三月十七,林薇家最后一根辣椒苗栽完,休息一天,三月十九,菜地里最新一批蔬菜也种完。
又是两日后,随着村里最后一家忙完,今年热火朝天的春种就此结束。
闲下来的村民们开始考虑起了养猪的事,才一个早上,林薇就见了十拨人,都是来询问捉猪崽的事。
不知是不是大家私下讨论过,来的每一个人都说,要是他们村的人集体朝外捉猪崽,附近的猪崽不够不说,肯定也会让有猪崽的人家提价,问林薇有没有什么好办法?
林薇没有,但她这两日有想过这个问题,让大家都先别急着找上这些人家,等她去打探一下情况再说!
随即吃了中午饭,就去镇上找了张来春。
一见面,林薇一番问候后,直接说明来意,“张叔,你可知在哪儿可以买到大量的猪崽?上百只的那种。”
正月初几头,林薇和林文浩来送腊肉给张来春,三人聊到赵钰时,为了称呼上不占赵钰的便宜,林薇就提议换称呼。
原本想着就喊张掌柜,可还没开口,张来春就让他们喊他张叔,林薇和林文浩自然没意见,当场喊了人后,也让张来春以后也唤他们“小薇”“文浩”就好。
张来春一愣,随即震惊的看向林薇,“你们买那么多猪崽干嘛?”
“不是,是我们村里家家户户都准备要养猪,而周边有的猪崽不够,又担心他们抬价,所以我才来向张叔打探一番。”林薇解释。
家家户户都要养?养大了自家吃?还是卖出去?可这么多猪能卖出去吗?张来春心中全是疑问。
犹豫了一下,还是朝林薇提醒道:“小薇,养那么多猪可不好卖出去,别到时辛辛苦苦一番,只得到了肉。”
若是富贵人家,得了肉也没什么不好,可他们这是底层的百姓家,饭都不是顿顿饱,谁家会愿意拿着那一时的口腹之欲?
很清楚的张来春,不是没想过林薇他们已经考虑过了这个问题,但他还是忍不住劝她...不,应该是想让她劝劝他们村的人。
知道张来春这是想劝他们谨慎,林薇也不太隐瞒,“多谢张叔劝诫,村里的猪,我都有把握帮他们卖出去,至于怎么卖出去?以后叔就知道了。”
话说到这个地步,即便再怎么好奇,张来春也不得不咽下想询问的话。
轻咳一声,“行,既然你有把握,那叔就不多说了,至于能买到大量猪崽的地方,你们可以去青石县的玉平镇问问,听说那里有一个村子除了种地外,还靠养母猪下崽为生。”
青石县?林薇搜索脑中的记忆,可什么都没有。
“是兴州府的县城吗?”
对于林薇不知道青石县这事,张来春一点都不惊讶,抬起杯子喝了一口茶后,侧重点回:“嗯,兴州府更南边一点的县城,也是兴州府唯二有矿山的县城。”
说完,看林薇皱眉沉思,张来春也不打扰,待她点头道谢后,才开口询问心中的猜测:
“小薇,容叔多问一句,你是打算收了你们村家家户户的银子后,带着几人去帮他们买?还是打算自个儿买回来后再卖给他们?”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