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打开《附表第十一》——圆教宗之戒体。戒体是所有戒行的一个依止处,换句话说,我们这个不杀生、不偷盗、不□□、不妄语有很多很多的戒行,这个无量无边的戒行它有一个根本的依止处,它有一个中心思想,就是我们内心跟境界接触的时候,就是断恶、修善、度众生,心境接触就出现了三种的愿力。就是说我们虽然比丘戒有两百五十条戒,但是戒有一个会归处。就是你为什么持不杀生呢?你主要是要会归到断恶修善度众生,朝着这个目标去前进,而这个不杀生是你要断恶修善度众生一个前进下手的方便,你真正的目的是要达到这个目标,是要断恶修善度众生。这叫作戒体,它是无量无边的戒法的一个依止处。

前面我们讲到戒体的意义,这以下我们讲出它的功德。这功德我们分两部分,第一个是说明现生的功德,就是你受完戒以后,你当下的生命有什么功德;第二个是讲究竟的功德,你未来的生命会因为你持戒的因缘得到什么利益。首先我们看现生的功德:

三、功益

(一)现生的功德

《业疏》云:“由有本种熏心,故力有常,能牵后习,起功用故,于诸过境,能忆能持能防,随心动用,还熏本识,如是辗转,能静妄源。”

刚开始由有本种熏心,这个“本种”就是你最初的那个善种子,就是你当初在戒坛的时候,你缘境发心,面对十法界有情无情的境界,发下的誓断一切恶、誓修一切善、誓度一切众生所成就的种子。这个时候这个种子就会起现行,这个时候又再熏习你的内心。而种子生起现行这种功能是怎么回事?故力有常,这个“常”就是二六时中相续不断的,乃至于睡觉,这个戒体都能够发挥功能。

我们说明一下,说这个戒体的种子为什么会在二六时中常起现行呢?

这个种子要起现行要有境界。唯识学上说“渊深七浪境为风”,说我们的种子有善种子、有恶种子,就像大海一样,大海的海水有污浊的水、有干净的水,但这个水要变成波浪,这波浪就是现行,它是怎么样呢?“境为风”,就是境界的风要吹,这个大海才能变成波浪,就是种子要生起现行要有境界的刺激。因为你当初在缘境的时候是面对十法界的有情无情,包括一切的境界,所以说你任何一个境界接触,你都是有情无情的境界,所以你一定会去刺激你的断恶修善度众生的业力起现行,因为你所面对的境界没有离开十法界有情无情的境界,所以说乃至于你在梦中,你的所缘境还是不离开十法界的有情无情。所以说他那种断恶修善度众生的功能就不断起现行,“故力有常”。

这种不断的串习,它有什么好处呢?能牵后习,起功用故,它能够牵引后来的种子,前前引生后后,生起一种强大的功用。什么功用呢?这当中讲出了三个功用:

一、于诸过境,能忆能持能防。

我们内心当中跟境界一接触,特别是跟染污的境界接触的时候,这个时候你当初的戒体会发挥出三个强大的功能。第一个、能忆。你忆念,诶不可以!我现在已经是在三宝的面前发愿,我要断恶修善度众生,我不能违背我的誓愿,这个时候你忆念你当初的愿力、当初的戒体,二六时中不忘。灵芝律师说什么叫能忆呢?就是“时中不忘”。第二个、能持,“持守不失”。这个时候就能够把持住你的身口二业,使令它不犯。第三、能防,“尘缘不入”。这种染污的境界就不能干扰你。它由能忆,从忆念戒体,然后持守不失,最后能够防止这个罪业的产生。

二、随心动用,还熏本识。

你一次一次的持戒,这个时候又加强你的戒体,你由戒体生起防非止恶的功能。由这个防非止恶功能的造作,又再加强你的戒体…

三、如是辗转,能静妄源。

把你心中烦恼的势力一次一次给消灭掉。

这个戒体,这个戒字,我们看这个戒律的意思,我们应该要赞叹佛陀的善巧。就是说我们凡夫的心情遇到烦恼是一点办法都没有,烦恼要你做,你就一定要做,烦恼要你做那件事,你就一定要做,我们对烦恼没有抗拒性。这怎么办呢?佛陀给我们一个善巧方便,他引导我们,好,你先不要考虑你做得到做不到,你很认真地思惟生死的过患、涅槃的功德,然后你很真诚地发愿,那么你一发愿以后,你心中产生一种力量,这个力量的推动它就能产生一个清净的行为,这清净的行为又加强你当初的力量,这个下一次又发动更强大的清净的行为,如是辗转,能静妄源。

就是佛陀知道我们内心当中要抗拒烦恼的困难,他在我们心中先栽培一个无漏的种子,先把这个种子种下去,然后这个种子就慢慢地扩散,慢慢地扩散…如是地辗转,能静妄源,他是这样的办法。所以我们如果没有受过戒的人,在抗拒烦恼就有困难,因为你没有戒体的帮助,受过戒的人占了便宜,因为受过戒的人曾经真诚地发愿,你有防非止恶的功能。

所以阿难尊者在《楞严经》上说,阿难尊者当初是个凡夫,遇到摩登伽女的时候,她用这个咒术把阿难尊者给迷惑了。但是他不毁犯他的戒行,他的戒体发动功能,这个时候他在过去冥冥当中曾经很认真地发愿断恶修善度众生的那个戒体现前:不可以!这个时候他才能够守住他最后的一关,他忆念“世尊大慈,宁不救护?”他其实他那个时候是戒体发挥出来在保护他。乃至于我们临命终的时候,第六意识开始模糊了,昏昧了,但是为什么他这个人他对烦恼还有对治力呢?就是戒体。因为它是第八识的善种子。

我们不要忽略了戒体,它不断地在保护我们,防非、止恶!

所以说你有受过戒和没有受过戒的人就不同,冥冥当中多了一层保护的力量。它怎么样呢?“于诸过境,能忆能持能防”,它有这种力量出现,你没有受戒你就没有这种力量,所以这个地方有差别。这个地方是讲现生的功德,其次我们讲

(二)究竟的功德:

《济缘》云:“揽无边圣法,蕴有待凡躯,五分基成,三身体俱,超凡鄙秽流,入圣众宝位者,其斯之谓乎。”

受戒以后,这是什么意思呢?揽无边之圣法就是领纳无量无边的圣法,十法界的妙善戒法,这个是讲戒体。从这个戒体发动了一种清净的戒行:蕴有待凡躯——你受戒就是在这个无量无边的污泥当中先栽培一个莲花的种子,这个时候你还要不断地慢慢地栽培它,“蕴”就是培育,使令这个戒体的力量慢慢地扩大,慢慢地加强,这有待你的凡夫的身心世界好好地去努力地持戒。所以这个戒体它是“揽无边之圣法”,但是你后来持戒的行为是“蕴有待凡躯”,不断地栽培。

总之,五分基成,三身体俱,超凡鄙之秽流,入圣众宝位者,其斯之谓乎。你受了戒以后,佛的无量无边的功德,五分法身,还有法身、报身、应化身三身这种三身的功德在你内心当中已经开始成就。“超凡鄙秽流,入圣众宝位者,其斯之谓乎。”

这意思就是说,当然你受了戒,你心中许下了誓愿:断恶修善度众生,但是你可什么都没做。什么都没做,但是你的生命有一点变化,就是说你未来成佛以后那个三十二相、八十种好、无量无边的功德庄严就从你这个时候开始慢慢成就。假设你没有发下这个愿,没有这个种子,你连起步都不可能有起步,就是说起码你从现在开始已经跨出第一步了。在无量无边的功德当中,从你这个时候,“五分基成”,五分法身的基础、还有三身的体性已经具足,就从受戒的时候正式开始,正式地成就。

在律上讲一个公案:[莲花色比丘尼]

莲花色比丘尼她长得很美貌,所以叫莲花色。她嫁给大富长者,结果大富长者有了外遇,她很伤心,就离家出走了,就堕落到□□,就是风尘女郎。做了□□一段时间以后,她觉得□□是痛苦的,厌恶这个职业,她就发心出家了。出家没多久证得阿罗汉果,她是整个比丘尼里面第一个证得阿罗汉果。这个时候惊动了很多在家出家的居士,这个莲花色比丘尼是一个□□出家,怎么能够证得阿罗汉果呢?就请教佛陀。

佛陀说,莲花色比丘尼在生命当中第一次跟三宝结缘是怎么回事呢?她是一个戏女,是一个演戏的女孩子。因缘很凑巧,她是演一个比丘尼,她第一次穿上了袈裟。为了把这个戏演好,她很认真地去揣测一个比丘尼的心态,然后穿袈裟,因为穿袈裟的因缘跟这个揣测出家众的心情,哦,第一次跟三宝结缘了。当然什么事情诸法因缘生,佛种从缘起。她后面的生命就慢慢慢慢地遇到有佛法的住世,就不断地栽培善根,一直到迦叶佛正式出家。但是善根是栽培了,烦恼还是粗重,在迦叶佛时代破戒,破戒以后就堕落到三恶道去了。但是有善根的人毕竟不同,她跟苦的境界接触的时候刺激她的善根,佛在世的时候,释迦牟尼佛出世的时候,她就得到人身,这个时候善根成熟了,跟释迦牟尼佛出家,就证得阿罗汉果。

我过去读佛学院的时候,我们的院长海公长老讲一个观念,他说从一个究竟义来说,我们宁可受戒、破戒而堕落,而不要不受戒修善而生天。这句话我们乍听之下有一些疑惑,但是从究竟意义上来说,虽然这个人破戒了,由罪业的力量到三恶道去了,但是他曾经很认真地发愿,很认真地纳受戒体,他内心当中那个菩提心的善种子你还不能小看他,你没有受过戒的人你还没有资格来批评他的。那么这个人他从来就没有受过戒,他根本就没有栽培一个成佛的因种,他虽然一时地生天,但是他迟早会堕落,在流转当中遇到恶因缘的刺激他迟早堕落,他就很难有得度的因缘。

所以这个地方讲,“五分基成,三身体俱,超凡鄙之秽流,入圣众之宝位。”就是说,我们也可以讲出一个譬喻,说王子坠地尊超群臣,这个王子他生长在王家,虽然他还什么功德都没有做,对国家没有什么贡献,但是你不要忽略他是一个王种,以后继承王位的是他,而不是宰相。虽然宰相一生为公为众,但是你不是王种,你毕竟不能继承王位。只要这个王子不要中途死亡,不要中途退失道心,他迟早要继承王位的。

就是说我们今天发了菩提心,这个时候内心当中已经成就一个佛的因种,所以叫“五分基成,三身体俱,超凡鄙之秽流,入圣众宝位者,其斯之谓乎。”就是你受了戒以后,在你未来的生命当中你已经规划出一条成佛之道,你往这个大方向在前进,当然这当中你可能还是跌跌撞撞的,但是你大方向已经确认了,是这个意思。这个是讲到戒体的一个功德。

我们回到讲义。这样子我们就能够理解,持戒是菩提心,是出世的戒体,它是一个所有戒法的依止处。从这个自体发动出来,大小乘的律仪是菩提心随顺因缘所表现的作用。我们看第二段:

发出生死心,降伏爱见,是声闻戒体;发上求下化心,自调调他,是大乘戒体;发生佛体同平等普度心,是最上乘戒体。既发心已,专精护戒,微细无亏,即三乘正行也。

蕅益大师就把持戒的体跟用的一个内涵把它详细地说明出来。我们先看“体”。体有三种的自体:

第一个、发出生死心降伏爱见,是声闻戒体。如果你当初在发愿的时候你只是发出离心,你只是愿意断除一切恶,对无量无边的善法、对无量无边的众生没有好乐,那么这样子是声闻戒体,这个自体的力量是引生你阿罗汉二乘的果位。

第二个、发上求下化心,自调调他,是大乘戒体。这个大乘戒体又包括了修善,也包括了度众生,对于无量无边的善法、对无量无边众生的度化,他这个时候他都具足。

诸位以后受了比丘戒你会发觉,比丘戒对于一个比丘的贪治得很重,他对一个比丘的生活的资具——衣、钵、卧具——有种种的限制,但是这个比丘不学习佛法,在声闻戒它不管制的,但是菩萨戒不是。菩萨戒有人说法,你没有去听,那这个治得很重,因为修善是菩萨一个很重要的课题,你不但是断恶,你还得修善,所有的善当中智慧是最重要的。说有众生向你请法,你今天菩萨以轻慢心不为众生说法,这个也治得很重,嗔心不说法、嗔心不受悔。所以说大乘的戒体一定是上求下化、自调调他,他具足三聚净戒,他一方面能够上求,一方面下化。

第三个、发生佛体同平等普度心,是最上乘戒体。前面的大乘戒体它的心是有所得,这个最上乘戒体它是有般若波罗蜜的智慧。这个智慧是怎么生起的呢?他应该是先观照一念的心性。我们刚开始观心,会先观察到我们一念心的差别,从假入空,先看到假相,我们这一念心有时候起善、有时候起恶,有时候起恶、有时候起善,各式各样的差别。这个时候从假当中我们把这些善恶的因缘把它拨开来,就看到内在的本来面目——就是清净心:这个时候我们能够感觉到,无量无边的众生的苦恼的境界,还有诸佛万德庄严的境界,从本性上观察是没有差别的,这个时候你从无差别的体性当中生起了上求下化的心。

所以这个清净心是一个根本,你一定先悟入了清净心,在清净心的观察,佛也不可得、众生也不可得,但是你一动,从清净心里面一动,那就有相了,就有佛的境界、有众生的境界,这个时候就上求下化,但是你基本上那个上求下化是从一念的清净的无分别心所发动的。这样的戒体最圆满,最上乘的戒体,那是直接趋向于佛道,一佛乘。

这个意思就是说,我们不管受五戒、八戒、比丘戒乃至于菩萨戒,就是说这个戒法本身产生的力量是不决定的,就看你的发心。

在经典上说,说过去有一个度一切如来出世,这个度一切如来领着弟子去托钵。这个时候大富长者有三个兄弟,三个兄弟就去外面玩,看到佛陀跟弟子们在托钵,起欢喜心。三个兄弟就把身上的宝珠拿出来,供养给佛陀。供养佛陀的时候三个兄弟许下了不同的誓愿,最小的弟弟说我希望我以后我布施的功德就像佛陀右边的那个一样,第二个弟弟认为说,我以后布施的因缘就像佛陀左边的这个人,这个大哥他就发愿,他志向广大,我希望像中间这个佛陀。这三个兄弟同样做一个布施,发下不同的愿力,那么在生命当中就产生了三个结果。后来这个大哥就是变成了释迦牟尼佛,他就做中间。那个过去发愿做左边的就变成了舍利弗尊者,发愿做右边的就是目犍连尊者。

所以古德说“法性量等虚空,众生发心自小。”就是说每一个法的功德,从一佛乘、从《法华经》开权显实,每个佛、每一个法都有力量引导你成佛,乃至于五戒,只要你发菩提心他就能够成佛,法性量等虚空,法的本质是量等虚空。那么为什么这个法在他的力量产生大、在你产生小——众生发心自小。你的发心不同,使令这个法它表现在你的身口意的力量就不一样。不过这个地方我们要简别一下,我们也不能执理废事。

在律上有人问灵芝律师说,说既然道宣律祖他以法华涅槃一佛乘的思想来判定戒体,圆教中的戒体是菩提心,所以中国佛教的传承,不管你受五戒、八戒、菩萨戒,都是发菩提心。那么这有什么差别呢?你受五戒也发菩提心,你受比丘戒也发菩提心,那这两个有没有差别?

灵芝律师说,这两个是体同缘别。从根本的自体来说呢,是相同的,都是成佛的正因,但是因缘不同。就是说你的因缘是持比丘戒,当然这个戒法的力量大,虽然本质是成佛,但是你成佛快;你受五戒那就慢,虽然你也是成佛的因,但是你栽培的力量薄弱。这个因缘有差别,增上的因缘有差别,就差在这个地方,但是你只要发了菩提心,你的本质都是趋向于佛道,这个体是无差别的,所以体同缘别,这个值得我们注意。

那么这个地方蕅益大师把这个戒体开出三重的不同,这当中的果位也就不同。

既发心已,专精护戒,微细无亏,即三乘正行也。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白鹤看书【baiheks.com】第一时间更新《灵峰宗论》最新章节。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言情小说推荐阅读 More+
探花郎他今天后悔了吗

探花郎他今天后悔了吗

袖侧
简介:殷莳的婚姻人人称羡——婆母是亲姑姑;丈夫是新科及第的探花郎:娘家富庶,夫家清贵。唯一美中不足的就是探花郎还有个红颜知己的小妾。岂不知,当初准备订亲时,探花......
言情 连载 42万字
治疗满级,团宠小肥啾

治疗满级,团宠小肥啾

云劫
简介:【公告:7.17日入V,更1w字~】云宥清穿到了魔法世界。末世凭借治疗系异能爬上基地高层的他一朝穿成了小动物,是一只巴掌大的小鸟。兽贩将它装入宠物箱,在市场贩卖,丑萌丑萌......
言情 连载 9万字
穿越当县令

穿越当县令

桃花白茶
纪楚一朝穿越,穿成即将上任的小县令。他出身耕读人家,全家十几口人供他念书,念到如今已经二十载。不好再给家人添麻烦,原身考上功名便匆匆参与遴选。无根基无人脉的原身被派往匪乱频生的边关任职。本以为此生再也......
言情 连载 6万字
宫斗从选秀开始

宫斗从选秀开始

折秋簪花
简介:姜羲从五岁起便一直在做一个梦,梦里她十三岁失孤,家产被远房叔叔霸占,竹马一家退避三舍,她为了安葬爹娘只能当街卖身。适逢德安侯世子当街打马而过,一眼认出她那张与生母分外肖似的脸,将她带......
言情 连载 8万字
我行让我来[电竞]

我行让我来[电竞]

酱子贝
LOL某场比赛,某知名气人主播正在解说并转播。主播:这辅助,真下饭。主播:打野如果是我队友,我现在已经挂在泉水为他弹钢琴了。主播:我建议这位选手回去好好练练他的补兵。观众:口嗨个p!你行你上啊!主播:你爹我还真行。观众:嗯嗯嗯:)你行我头砍下来给你踢。几个月后,LPL老牌战队TTC公布新中单选手,染着张扬蓝发的男生出现在观众的视野里,一手劫玩得出神入化,谁见谁死,女粉们纷纷在爬墙的边缘试探。MVP
言情 连载 95万字
我夫郎是恶毒男配

我夫郎是恶毒男配

端瑜
郑山辞穿书了,他穿成了恶毒男配虞澜意的炮灰丈夫。原主因缘巧合和恶毒男配虞澜意成亲,在奔赴小县城后虞澜意处处讽刺看不起丈夫,丈夫最后受不了联合蓝颜知己把虞澜意杀了。现在他在宴会上被人抓住和虞澜意同处一室,在大庭广众之下私会,虞澜意本想让男主和自己关在一起结果关错人了,现在他用袖子遮挡着脸,对着郑山辞怒目而视。面对众人的指责,郑山辞咬牙:“我娶。”郑山辞嘴里发苦,这人完全就是一个作精,侯府娇养的嫡哥儿
言情 全本 8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