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鹤看书【baiheks.com】第一时间更新《灵峰宗论》最新章节。

《灵峰宗论》导读。诸位法师,诸位同学,阿弥陀佛!(阿弥陀佛!)

请大家打开讲义第44面。

我们这次的《灵峰宗论》基本上是分五科,这五科就是发心、正见、持戒、止观跟净土。那么这五科我们基本上可以分成两个部分:

第一个部分是属于根本法门,这个根本法门就是说我们刚开始学习佛法,就是依止一念的信心,我们相信生死流转是痛苦的,相信涅槃寂静是安乐的;由这个信心发动了我们一个愿力,真为生死发菩提心,生起一种要成就佛道的愿力;由这个愿力的支持,我们进一步地学习佛法,明白生命的真实相,知道这一切法都是因缘生,不管生死的流转、不管涅槃的寂静都是如梦如幻的,从清净心的本性上观察都是毕竟空的,这个时候我们从一种信心愿力就生起了一种光明的智慧。

发菩提心跟正知见就是根本法门,就像一棵树的树干一样。那么有了树干是不够的,进一步要生起枝末的法门,从树干生起枝叶花果,就是从你的根本的发心跟正见当中,生起一种实践的行动。第一个行动就是持戒,这就是整个枝末法门的一个基础。基本上蕅益大师在发明持戒有两个部分,第一个赞叹持戒的功德,第二个说明持戒的方法,这两个部分。现在我们看第二科,就是别明的第二科,把持戒的功德,这个持戒在我们修行当中的一个重要性,作一个说明。先把论文念一遍,大家请合掌。

(二)四不坏信,尤从戒始。盖昏途宝炬,示人以何路可行,何路不可行;何路超生脱死,何路堕坑落堑。凡发心起行,亲师取友,择法眼目,看教指归,工夫要诀,巨细精粗,无不从学戒而辨。故从上佛祖,虽教观有偏圆权实,种种不同,未有不以戒为初基。以戒辨邪正者,清净明诲的是乐邦左券,此信不可坏也!

我们分成三段来说明,第一段是总标,

一、总标持戒的功德

四不坏性,尤从戒始。

这个“四”指的是佛、法、僧、戒,就是三宝的功德跟戒的功德。初果以上的圣人对于佛法僧戒生起了坚定不可破坏的信心,所以一个初果的圣人他能够把他身上仅有一碗饭布施给三宝,他宁可自己饿死,他知道三宝是广大的功德。一个初果的圣人他法尔不会犯戒,这是道共戒。所以初果圣人他的内心当中生起四种不可破坏的信心,这四个信心“尤从戒始”,是以戒作基础。

这个地方我们说明一下,三宝的功德其实根本还是法的功德,就是涅槃的功德,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这个涅槃的功德,是九界众生、十法界众生、包括佛的一个归依处。但是这种无相的境界我们不是能够马上能够悟入,所以刚开始一定是以戒作基础。换句话说,我们一定是从有相而悟入无相,你刚开始一定先从身口二业的正确的操作慢慢再趋向于无相的涅槃,从有相而步入无相,从有相的持戒进入到无相的涅槃。所以说这个四不坏信生起的次第,尤从戒始。这个观念,蕅益大师把戒是生起三宝功德的基础,把这个思想再开展出来:

盖昏途宝炬,示人于何路可行,何路不可行;何路超生脱死,何路堕坑落堑。

这个“昏途”就是在一个黑暗的道路当中没有光明的照射,比喻我们一个三界的众生道眼未开,我们不知道什么事该做,什么事不该做。这当中我们需要一个“宝炬”,戒的光明的指导就是宝炬,透过这个宝炬的引导,知道什么事可以做、什么事不该做;什么情况是会超生脱死、什么情况是堕落到三恶道去。

在律上,把戒法安立了一个专有的名词,叫作“圣法”。

这个圣法的意思,灵芝律师作了一个解释说:言戒法者,语法而谈,不局凡圣。戒法“不局凡圣”,不是说圣人才能够受戒,凡夫可以受戒,圣人也可以受戒。它为什么叫圣法呢?它的重点就是说——“直明此法必能轨成出离之道”。因为佛陀所说的戒法,能够“轨成出离之道”,它能够有一种正确的轨范引导我们趋向于圣道,它有这种功能。比如说我们今天从这个地方到台北,只要我们遵循高速公路,只要我们能够上得了高速公路,我们遵循高速公路的指导就能够直接到达台北。戒法亦复如是,它能够轨成出离之道,它这个轨范能够引导我们趋向于出离的圣道。

我们平常修行,我们也会有一些经验,就是说我们依止圣人的教诲,我们这一念散乱的心去观察真理——因缘所生法、我说即是空,何其自性本自清净——我们这念有所得的心依止这个圣言量的指导,我们也能够跟这些无漏的真理相应,但是我们从无漏真理出来的时候,从空出假,来到这个凡夫的尘劳世界的时候,我们会做一些事情。然后我们会发觉有些事情做了以后,它是随顺圣道,就是你这件事情做了以后对于你下一次的打坐是相随顺的,增上的;有些事情你做了以后,你再打坐就不相应了,障道了。我们从经验当中我们能够感觉得出来,我们的行为对我们的止观是会影响的,当然我们只能把我们过去的经验整理出一套轨范,但是佛陀的一切种智,他能够明白无量无边的缘起,他能够事先就告诉我们什么事该做、什么事不该做,什么事超生脱死、什么事情堕坑落堑。

古德有一句话说:根本智易开,后得智难明。观一切法空,这件事情不难,但是你要能够决择出一条明确的道路使令人能够解脱,这就不容易了。戒法能够在我们的修行当中扮演一个重要的角色,它能够明白地告诉我们何路可行、何路不可行。何路超生脱死、何路堕坑落堑,在黑暗当中引导我们一条光明的道路。这是总标持戒在我们的修行当中扮演一个重要的角色。再看第二段,

二、别明

凡发心起行,亲师取友,择法眼目,看教指归,功夫要诀,巨细精粗,无不从学戒而辨。

我们刚开始先成就我们的根本,就是菩提心跟正知见。有了菩提心之后就开始“亲师取友”,亲近善知识,我们会选择善知识。然后学习佛法,学习佛法有三个内涵:第一个“择法眼目”,就是选择一个正确的教法;“看教指归”,这个是讲理,理法,无量无边的教它有一个道理,或者空性的道理,或者真如的道理;“功夫要诀”,这是行法,各式各样修行的法门。

我们发心开始去修行的时候,不管我们亲近善知识,不管我们学习佛法,这当中有巨细精粗的差别,大功德的、大乘的广大功德,或者小乘的功德,或者这个功德是精致的或者是粗糙的,这当中都是以戒法来做判断标准。大小乘的判定,乃至于大乘当中它有精跟粗,大乘又分成通别圆,大乘三系。智者大师在判定的时候是以智慧,以智慧来判定。但是智慧不容易判定,一般人不容易从智慧去判定这个教法的浅深。就是判定的方法很多,但是最容易判断的就是持戒,从一个人的持戒看得出来。

比如小乘的戒法,小乘的戒法只强调誓断一切恶,它对于誓修一切善——佛菩萨一切无量无边的三昧陀罗尼、无量无边的功德、无量无边法门的学习不生好乐;对于誓度一切众生——无量无边的众生在生死中流转,他也不生悲悯,他但持断恶这个戒,所以这个功德就是比较小。大乘的菩萨不同,他能够断恶修善度众生。所以我们也可以很清楚地从一个持戒的角度来看出这个人或者这个法的巨细精粗,这是很容易了解的。这个判定标准,蕅益大师再把它发挥出来:

故从上佛祖,虽教观有偏圆权实,种种不同,未有不以戒为初基,以戒辨邪正者。

所以说从佛陀跟历代传承的祖师,当然这些大善知识都安排了一些教法跟观法来引导我们。把它作一个整理,它有偏圆权实的差别。这个“偏”就是它不合乎中道。说凡夫着有,凡夫的心情是有所得的;二乘偏空,二乘但是欢喜空性,对于积功累德、成熟众生、庄严净土不生好乐,这都是偏一边的;大乘的菩萨他能够观察即空即假即中,真俗双照,这个是“圆”。当然也有“权”跟“实”这个方便或者是究竟的功德。或者我们说偏、圆是约着因地的修学,这个权、实约果地的功德,也可以是这样讲。因地有偏、圆的不同,果地功德有权、实的差别。

这种诸佛菩萨跟圣人的抉择的教观,“未有不以戒为初基,以戒来判定邪正”,戒是一个所有法门的基础,而且它是一个邪正的判定标准。

《楞严经》讲五十阴魔,说有些法师末法时代他有种种的神通,他升法座以后能够一下子出现、一下子消失,一下子消失、一下子出现,乃至于能够小中变大、大中变小,显现种种的神变,但是他赞叹□□,说□□不是障道法,赞叹男女□□的功德。从这个地方,我们刚开始看见他显神通,我们不知道这个人是邪是正,他是一个大功德的或者是一个魔的境界我们很难判定,但是他讲话明确地违背了佛的戒法,违背佛的制教,那这个就清楚,这个就是邪。在《楞严经》佛陀是这样来判定的,就是他所说的话违背了佛陀的制教,那这个就是邪魔外道。所以说,在教法上虽然有一些偏圆权实的差别,但是这当中有一个基本的标准,就是戒,它是一个基础,它是一个判定邪正的标准。

所以蕅益大师作一个总结:清净明诲的是乐邦左券,此信不可坏也!

“清净明诲”是《楞严经》。《楞严经》它是修首楞严大定,这是一个圆顿止观,观一念心性即空即假即中,这是首楞严大定,这个是正行。助行有两个,一个是持戒,一个是持楞严咒,破障。这个持戒就是四种清净明诲。“清净”就是说,不杀生、不偷盗、不□□、不妄语这四个法门是一种无漏的法门,叫清净。“明诲”就是三世诸佛一个明白的教诲,换句话说,三世诸佛在不同的因缘之下,他在制戒的时候会有一些在遮戒上、微细戒上会有些差别,但是三世诸佛只要出世,他一定会制定不杀生、不偷盗、不□□、不妄语,这四个根本重戒是三世诸佛所共同制定的,这个是非常明白的教诲,这是叫四种清净明诲,这个是“乐邦左券”,通往五乘功德的一个保证书。古时候这个券,银行守住右券,一般人拿左券,左右一对就能够换钱。这个左券就是成就安乐的一个保证书,那么我们对于这种清净明诲的信心,“此信不可坏也”,就是刚开始修行的一个基本的信心。

这个事情是这样子的,我们在从凡夫到成佛,这是一条非常复杂的道路。返妄归真,这个是一个充满了陷阱、充满了障碍的一个成佛之道。当然我们今天生长在佛世,我们有什么问题——这件事该不该做、那件事该不该做,我们马上问佛陀,佛陀那种无障碍的正遍知,他马上为我们解答。问题是佛陀灭度以后,大智慧的善知识灭度以后,那么我们的行为的标准,我们就只好以戒为师,佛灭度后以戒为师。就是佛陀留下了这个戒法,告诉我们这件事该做、那件事不该做,这件事做了以后它随顺于圣道,这件事做了以后它障道,留下了一些教法,让我们有一个修行的指导。

这当中有个地方值得我们注意,现在有些人提出一个看法,他说我们现在的戒律是两千五百多年前佛陀制定的,这个时代改变了,很多因缘也就有一些差别,那么换句话说呢,他们认为说戒律应该稍微做一些修正。这个事情是这样,当然,四根本重戒那是四种清净明诲,三世诸佛共同制定的,这个是大家没有话讲。就是说虽然有些遮戒佛陀是一时的因缘而制定,但问题是谁有资格修正?这是个问题,谁有资格修正?

经通五人,律为佛说。我们讲经,有五个人可以说,佛、菩萨、诸天、阿罗汉都可以说法,但是为什么制戒只有佛能制戒?因为你要在事相上引导众生这件事不该做、那件事可以做,那你一定是通达一切的缘起,就是《华严经》说的,佛陀“二障永除,名正遍知”,佛陀的一念心当中每一个念头知一切法。那么等觉菩萨他还有一念的无明,生相无明,他对于缘起的观察还不能够完全透彻。等觉菩萨都不能够为我们抉择出这件事该做、那件事不该做,何况是凡夫呢!你今天修改了戒律,谁肯相信你呢?你能够保证我根据这样子做能够解脱,你敢保证?问题不是敢不敢,问题是有没有这个能力。缘起法甚深甚深。

所以蕅益大师强调,虽然我们今天有些戒我们不是马上做得到,但是我们保存了这样的传承,使令我们知道“佛世方规”。这个很重要。佛世的时候是什么因缘发生了什么事,佛陀制定什么戒,

起码保存了一个完整的传承。假设今天这一代改一下,那一代改一下,到最后我们不知道哪些戒是佛制的、哪些戒是后人交代下去的,到最后大家只好全部都不持。

因为戒法的特色:

它是佛所抉择出来的,他明白地指出何路可行、何路不可行,何路超生脱死,何路堕坑落堑,具足这样能力的只有佛陀。所以只有佛陀能够制戒,也只有佛陀能够修改戒律,我们只有完全地传承下来。

这就是“清净明诲的是乐邦左券,此信不可坏也!”佛在世的时候我们以佛为师,佛灭度以后我们只好以戒为师了,以这个当我们行为的判定标准,是这个意思。

这一段是把持戒在我们修行当中的重要性,有两个:第一个,它是一个基础,第二个,我们可以从戒法当中来判定这个人跟这个法的邪正,它是“以戒为初基,以戒辨邪正”。这个戒法在我们的修行当中扮演的一个基础的角色,也扮演一个判定邪正的角色,它是这两个功能。我们看下一段,我们先把它念一遍,大家请合掌。

(三)二死大海,戒为舟楫。欲受戒品,尤以发菩提心为本,盖菩提心正出世戒体,大小律仪则菩提心之相也。发出生死心,降伏爱见,是声闻戒体;发上求下化心,自调调他,是大乘戒体;发生佛体同平等普度心,是最上乘戒体。既发心已,专精护戒,微细无亏,即三乘正行也。持戒不发心,止得世间乐果;发心不持戒,难免三涂苦轮。故须本末兼举,始终一致,方能保任解脱,名波罗提木叉;不然,有目无足,有足无目,何能速到清凉池哉?

前面两篇的论文主要是说明持戒的功德,这以下是说明持戒的方法。我们先看第一段:

二死大海,戒为舟楫。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天才一秒记住【白鹤看书】地址:baiheks.com,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言情小说推荐阅读 More+
诡异世界,但建设蟠桃园

诡异世界,但建设蟠桃园

岐山娘
文案:恐怖世界而来的顶级BOSS——叶禄,一朝穿越,变作了一个诡异村庄的小小村民。这个世界神祇倒异、诡植啖血,凡人依附诡植苟活,借助诡植修炼的诡士同样举步维艰。无论怎么看,都是要活先疯的预兆。叶禄沉吟片刻,安详躺平:累了,先睡一觉吧。一觉睡醒,旁边多了两个同样从恐怖世界来的挚友。叶禄:“?”点击就送人手?又一觉醒来,旁边多出一把香气扑鼻、翠绿青葱的月桂树苗。叶禄:“??”点击就送诡植?又一觉醒来,
言情 连载 9万字
咸鱼世子妃

咸鱼世子妃

如满月
【正文完结】沈芙是个苟且偷生混吃等死的,能嫁进高门显贵的安王府纯属是捡漏。与世子爷定亲的大姐姐突发恶疾,就让在沈家过得谨小慎微的沈芙赶着了。世子心里没有她,沈芙非常明白。她心里也没有他。这世子爷虽位高权重,却也是京城出了名的暴虐杀神,她才不喜欢呢。世子疏离森冷,新婚夜便离开,婚后更是几乎看不到人影,沈芙一点也不在意。她忙着讨好公婆,忙着享受王府的富贵,根本没有时间管那个对她冷漠无视的丈夫。她的要求
言情 全本 8万字
CS:才16岁,让我老登逆袭?

CS:才16岁,让我老登逆袭?

地精咖啡
《CS:才16岁,让我老登逆袭?》刚刚考上大学的江阳因选错专业问题而苦恼着,正思考着未来的道路,老登逆袭系统突然就来了。【三十岁,你职业成绩惨淡,被同时期的天才少年打得道心破碎,终日以直播圈米为生。......
言情 连载 33万字
神农道君

神农道君

神威校尉
【国风游戏】【全新设定】一觉醒来,你成为了玄幻游戏中的【司农】官。【王朝鼎盛】版本:你苦修《节气令》,从【风调雨顺】到【呼风唤雨】、从【五谷丰登】到【万物生长】、号令四季,默默发育。你小有成就,随军出征、掌《四农书》,冰封千里大河,为大军开道,《瘴气》杀敌,《雾影》阻万军,立不世战功,位居大司农,窃王朝命数,尽归吾身。【灵气复苏】版本:你养育【山精野怪】:双生并蒂莲使你水火不侵,七星剑竹一剑光寒十
言情 连载 85万字
当万人嫌开始忘记以后

当万人嫌开始忘记以后

山枕月
【全文完】【推推基友超可爱的萌宠预收:《和前男友分手的代价是变成猫咪》by与鹤眠,一句话对我x冷淡的男友分手后竟沉迷猫耳play?】【我的预收《事已至此,先吃饭吧!》一句话留学留得每天两眼一睁就开始写遗书,一月能写六十封T∧T文案在最下面↓求收藏★】———★—————本文文案—————★—在家,陆虞上有一位能力出众的兄长,有一位品学兼优的长姐,下有一位活泼讨喜的弟弟,毫无疑问,才貌不出众又沉默寡言
言情 全本 9万字
猎户家的乖软小夫郎

猎户家的乖软小夫郎

折酒三钱
【全文订阅只需一杯蜜雪冰城钱,请支持正版!看完的宝宝可以帮我评个分吗!】顾柳是顾家村人见人夸的哥儿,家中活计一把好手性子也乖巧,然而他那黑心后娘为了点银钱,竟要将他嫁给邻村的泼皮癞子做妾。百般反抗无果,顾柳万念俱灰,寻了一条白布入山欲要轻生,却被一个猎户救下。那猎户生的高大魁梧,那一身狰狞的伤痕更是看的顾柳直发怵,谁料那猎户在听了他的事以后竟愿意出钱娶他!顾柳抹了泪,红着脸看向那高大的猎户:他这么
言情 全本 3万字